- +1
藍劍突擊隊里的女特警:通信專業畢業,首次打靶5槍46環
在北京市公安局內有這樣一支精英隊伍,他們臨危不懼、英勇果斷,他們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他們是反恐怖和特警總隊藍劍突擊隊。歷經多年發展,“藍劍”的名字響徹國內外。7年前,有一個剛從地方大學通信專業畢業的普通女孩,來到了這里,她叫李楊,當時她不知道這里還有個藍劍突擊隊。
從通信技術員到特警隊員 她很興奮
2011年,李楊從武漢工程大學通信專業畢業,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了北京市公安局,通過統一分配,來到了總隊。“上大學時,我以為畢業后會到通訊公司做技術人員或者產品銷售,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特警隊員。”李楊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不可思議。
所有進入總隊的新警,都要經過一年的基礎訓練,再按照個人成績和特長,分配到各個專業隊,或者被淘汰,離開總隊。剛進入總隊的李楊,一下子便被高強度的專業訓練累懵了。在地方大學時,僅上過體育課,畢業考試最多測試800米、仰臥起坐等常規項目,在總隊,起步就是3000米。
“剛開始的前三個月,我完全跟不上節奏,跑步經常被‘套圈’,別人都跑完休息了,我還差一圈。”李楊說,“但我當時整個人都非常的興奮,對這里的一切,我都很好奇,就憑著這股勁,我撐了下來”。
“追唄,能咋辦。”規定時間完不成,先把距離跑完;搏擊散打跟不上,先當活靶子,把技術技巧學會……每天高強度的訓練,把她的手機依賴癥都戒掉了,每天訓練結束回到宿舍,手機就放在枕邊,她根本沒有心思去刷朋友圈、看微博,滿腦子都是白天訓練的內容。

新警訓練過半,李楊已經能跟上大家的訓練節奏。訓練內容也逐漸轉變,增加了高低墻、彩虹橋、跳繩等技巧訓練,李楊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直到有一天,第一堂射擊課,她火了。
第一次射擊,95突擊步槍,50米,5發子彈,46環,當時大家的反應是“運氣好”,這個沒上過警校、體校的地方大學畢業的女孩,第一次摸槍,肯定是運氣好。“休息一會后,第二次射擊,我打了49環,”李楊回想著這個改變她命運的轉折點,“我也無法解釋,當時我在新警隊伍內就火了。”
發現李楊的這個特長后,總隊便重點培養,直到現在其他隊員都開玩笑說“這是老天爺賞飯吃”。從那一天起,李楊有了新目標。
小目標:進入藍劍突擊隊,證明自己
在李楊發現自己的特長之后,便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去最優秀的藍劍突擊隊,要證明自己。經過更加嚴格的訓練和選拔之后,2012年8月,李楊帶著自己的特長,進入了“王牌軍”藍劍突擊隊。
進隊后,自己又成了新人,按照藍劍的要求,重新訓練,而且是綜合訓練。射擊訓練的內容也更難了,92手槍、50米、35發。“我第一次訓練這個項目,就超過了300環,”李楊說。在射擊項目中,50米是室內的最長距離,水平一般的隊員,隊長都不會讓他去嘗試。
“50米外,巴掌大小的靶紙,一般眼神不好的人都找不到靶紙。”李楊說。300環是個坎兒,但這個坎兒,有很多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邁過去。
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現在的李楊,已經成長為一名“老隊員”,而且已經開始帶隊訓練,隊友們也不太能將現在的她與之前的那個文弱女孩畫上等號。但李楊的成長,也并非一帆風順,突然有一天,她脫靶了。

2013年年底的一天,李楊突然脫靶了,所有人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包括她自己。“那之前的射擊都是憑著感覺打,但我知道老天爺賞的飯,遲早要吃完,當時我就想這一天終于來了,我必須走出去。”李楊并沒有放棄,開始找原因,改變自己的訓練方式,增加自己的訓練時間。通過認真思考,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沒多久李楊從低谷走了出來,再也不是憑著天賦和感覺的射擊手,這是她的第一次質變,她更加的有信心。
之后,李楊開始參加比賽,但比賽并不單純的射擊,跑步、游泳等一系列綜合項目后,再射擊。2014年9月份,她又脫靶了。所有人開始幫她找原因,也有人勸她放棄。“當時,射擊是我的強項,自由泳是我的弱項,訓練時游泳練的比較多,但一次與游泳教練交流時才明白脫靶的原因”,她說,“射擊時要求必須鎖肩,而游泳正好相反。”找到原因后,神槍手又回來了,這是她的第二次質變。
每一次走出低谷,能力就會有一次提升,現在的李楊,不再害怕脫靶,更不會輕易放棄。
全局唯一一對藍劍夫妻
李楊和愛人是雙警家庭,但不一樣的是他倆是全局唯一一對藍劍夫妻。李楊的愛人在藍劍突擊隊的犬隊工作,雖然都在藍劍,由于不在一個隊,還是聚少散多。“平時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務,每天只有在吃晚飯的時候才能見一面,晚上能休息了,我倆就相約操場跑跑步。”李楊回想起婚后的日子,很少像其他女孩那樣去商場逛街,出去游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訓練和執行任務。
由于倆人都在藍劍,隊里其他隊員經常開玩笑讓他倆打一場,看誰能贏。其實,術業有專攻,倆人的專業特長不一樣,訓練側重點也不一樣,隊友們的玩笑也僅僅是玩笑。“我愛人平時對我要求比較嚴格,可能是為了讓我更快的從一名社會大學畢業生,轉變為一名特警隊員的原因,他平時對我說話會比較嚴厲,一開始我還有點小性子,現在的我更符合一名藍劍特警的性格”,李楊說“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我非常喜歡現在的我。”

但在這個隊伍里,需要女性特殊的一面。
進入藍劍突擊隊之前,李楊就做好了各種準備,為了實戰她剪了一頭短發。但讓李楊意外的是,隊里并沒有要求女生必須是短發。雖然日常訓練內容不分性別,但在一些突發現場中,女警可以起到男警起不到的作用,就這樣李楊把長發又留出來。
“我比女生膽大,比男生心細。”李楊這樣總結自己的優勢。幾年前,在配合刑偵部門的一次集中抓捕行動中,第一名嫌犯落網后,李楊和幾名隊員留下看守,其他人繼續抓捕,“當時給他上的背拷,蹲在墻角,但我發現他手上有一些細微的動作,似乎在擦拭什么,強行掰開后發現手掌上是一個電話號碼。”李楊說。
系繩扣、200米折返跑、200個跳繩、搬25公斤的杠鈴片折返跑、爬樓梯、下滑、到地面后、停頓、組裝槍、然后測試首發命中……這是藍劍突擊隊日常的訓練,不分男女。下滑前,還要口算一個簡單的算術題,結果的數字就是下滑后需要射擊的靶位,這要求隊員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剛開始訓練的時候,特別是搬完杠鈴片后在組裝槍階段,手會非常抖,似乎我就是有這個天賦,在開槍的那一刻,我不抖,第一次訓練我就首發命中。”李楊平淡的說。
在李楊和隊員們的心中都明白,日常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等待有可能的那一天,在那一天的那一槍,必須首發命中。“雖然我們有信心一擊必中,但我們都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來,那一槍永遠不開。”她說。
(原標題:《藍劍女特警:希望那一槍 永遠不會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