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或成精神疾病治療新靶點
·10月10日是第31個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今年的主題是“營造良好環(huán)境,共助心理健康”。“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是由世界精神衛(wèi)生聯盟于1992年發(fā)起,旨在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wèi)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wèi)生知識和技能。
·腸道菌群—大腦交流在大腦發(fā)育、行為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已經顯現,已經有一些研究者嘗試將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和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的臨床前發(fā)現轉化為臨床,展現了腸道菌群—大腦交流的潛力。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衛(wèi)生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約有9.7億人患有精神疾病。該報告認為,COVID-19對人們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大流行的第一年,抑郁癥和焦慮癥等常見疾病的發(fā)病率增加了25%。
由于精神疾病的病理機制十分復雜,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更加有效的療法。今年5月,《科學》(Science)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Modulating brain function with microbiota”的文章,作者簡·福斯特(Jane A. Foster)認為,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可能成為精神疾病治療的新靶點。
簡·福斯特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系的教授,也是第一個將腸道微生物和“焦慮”聯系起來的人。她在文章中表示,腸道菌群—大腦交流在大腦發(fā)育、行為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已經顯現,已經有一些研究者嘗試將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和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的臨床前發(fā)現轉化為臨床,展現了腸道菌群—大腦交流的潛力。
2021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綜合生物學與生理學系的古麗斯坦·阿吉爾曼(Gulistan Agirman)和伊萊恩· 蕭(Elaine Y. Hsiao)曾在《細胞》(Cell)期刊發(fā)文,揭示了腸道微生物和大腦之間信號傳導的三個通路:免疫、內分泌和系統(tǒng)、神經。
在此背景下,簡·福斯特表示,在尋找將腸道微生物群與大腦聯系的直接機制的過程中,微生物代謝的潛在作用顯而易見。
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或可改善ALS癥狀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免疫學家埃蘭·埃利納夫(Eran Elinav)等人的研究發(fā)現,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在調節(jié)小鼠ALS中具有潛在作用,2019年7月,該研究被發(fā)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ALS小鼠和同窩小鼠的腸道細菌,發(fā)現了幾種可能與ALS相關的微生物,通過微生物移植,鑒定出一個可以使ALS癥狀好轉的微生物物種,以及兩個可以使ALS癥狀惡化的微生物物種。
研究團隊猜測,腸道菌群能夠影響一種集中于腦的疾病,可能是微生物代謝物造成的。微生物代謝物是指由微生物產生的小分子,它們可以進入血液循環(huán),在全身運行。經過分析,研究團隊給容易患上ALS的小鼠注射了煙酰胺(NAM)分子(也稱維生素B3),發(fā)現小鼠的ALS癥狀改善。
最后,為了將小鼠實驗與人類初步聯系起來,該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小規(guī)模的人類觀察實驗,收集了37名ALS患者和29名健康人士的糞便樣本,對其進行檢測,結果顯示,ALS患者體內的NAM較少。
這表明,改變ALS患者體內的NAM或可改善ALS癥狀。但研究團隊也指出,他們的人類數據是初步的和觀察性的,無法構成對ALS的治療建議,其中是否蘊含因果機制,還需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研究。
4-EPS影響焦慮的機制被發(fā)現,或成為ASD治療靶點
簡·福斯特在《科學》雜志的文章中介紹,“大量臨床前和臨床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ASD中發(fā)揮作用”。早在2013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薩基斯·馬茲曼尼安(Sarkis K. Mazmanian)團隊就發(fā)現,微生物代謝物 4-乙基苯基硫酸鹽 (4-EPS)對 ASD 母體免疫激活小鼠模型和 ASD 個體的行為具有病理生理學影響,但當時未發(fā)現其影響機制。
多年后,薩基斯·馬茲曼尼安及其團隊找到了答案。今年2月,他們撰寫的論文 “A gut-derived metabolite alters brain activity and anxiety behaviour in mice”被發(fā)表于《自然》雜志。該研究發(fā)現,腸道微生物可以將膳食酪氨酸轉化為4-EPS,而4-EPS可以通過影響少突膠質細胞和髓鞘形成來影響焦慮樣行為。
通過小鼠試驗,研究人員觀察發(fā)現,具有4-EPS的小鼠焦慮水平更高,并且其腦部一些與恐懼和焦慮相關的區(qū)域更活躍。觀察這些區(qū)域的腦細胞,他們發(fā)現,少突膠質細胞發(fā)生了改變。少突膠質細胞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形成保護神經元和神經纖維的髓鞘。為了確定4-EPS對少突膠質細胞的影響是否有助于改變行為,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可以促進少突膠質細胞成熟的藥物,結果顯示,4-EPS引起的焦慮樣行為改變被阻止了。
薩基斯·馬茲曼尼安的另一個團隊將4-EPS確定為一種可操作的靶點,證明其在臨床中的潛力。他們發(fā)現一種高表面積球形碳吸附劑AB-2004(也叫做AST-120),它可以經過腸道,吸附相關物質而不被機體吸收。
通過小鼠實驗,研究團隊首先證明了AB-2004 可以有效降低 4-EPS 的全身水平,并防止 4-EPS 誘導的焦慮樣行為。隨后,他們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開展了開放標簽的1b/2a臨床試驗。試驗表明,口服 AB-2004 在青少年ASD患者中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并且可以減少焦慮和易怒。
簡·福斯特認為,這項初步觀察性試驗表明了腸道衍生代謝物在ASD治療中的潛力。
參考資料:
1. Blacher, E., Bashiardes, S., Shapiro, H. et al. Potential roles of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tes in modulating ALS in mice.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443-5.
2. Gulistan Agirman, Elaine Y. Hsiao, SnapShot: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Cell(2021).DOI: 10.1016/j.cell.2021.03.022.
3. Jane A. Foster, Modulating brain function with microbiota,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o4220.
4. Needham, B.D., Funabashi, M., Adame, M.D. et al. A gut-derived metabolite alters brain activity and anxiety behaviour in mice. Nature (2022). DOI:10.1038/s41586-022-04396-8.
5. Stewart Campbell, A., Needham, B.D., Meyer, C.R. et al. Safety and target engagement of an oral small-molecule sequestrant in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 open-label phase 1b/2a trial. Nature Medicine (2022). DOI:10.1038/s41591-022-01683-9.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