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吉安市長:江西探索跨行政區劃試驗區建設,助力區域融合發展
兩個月前,即2018年1月11日,江西省發改委印發《新宜吉六縣跨行政區轉型合作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進新余、宜春、吉安的渝水區、分宜縣、樟樹市、上高縣、新干縣、峽江縣等六縣(市、區)開展跨行政區域轉型合作。
上述試驗區的版圖是以新余渝水區為中心,將半徑五六十公里以內的五個縣市區納入其中。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吉安市市長王少玄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專訪時說,吉安所轄新干、峽江兩縣納入到了試驗區的建設,江西開展探索跨行政區域轉型合作試驗區建設有一定的現實需要。
“以前的發展都是各自發展各自的,現在發展理念講究的是融合發展,跨區域之間也需要融合發展,互相取長補短,將市場半徑、人才半徑做大,各種資源要素打通,特別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王少玄在采訪中說道。
他進一步舉例,新余建了一個日處理600噸的垃圾發電廠,但新余只有兩個縣,生產不了那么多垃圾,就希望能夠將市場半徑內峽江縣的垃圾運到新余垃圾發電廠去處理。但是吉安在新干縣也規劃要建垃圾發電廠,這種背景下就需要在省級層面區域統籌。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方案》下發后,跨行政區轉型合作試驗區建設仍處于調研座談階段,目前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
王少玄介紹,試驗區的建設主要是探索以經濟為手段,打破行政區域壁壘,推進區域戰略協同、基礎設施聯通、資源要素配置、產業互補發展、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等區域合作新機制、新模式。
“新干縣下高速口地界不歸吉安管,是新余市管轄的土地,新干縣要擴建高速服務站,需要跟新余商量;過去基礎設施建設都是哪邊重視哪邊修得好一點,有了協同發展后,在基礎設施的布局上就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在日常管理上也便于協調。”王少玄認為,這些現實因素都需要打破行政區域壁壘。
此外,王少玄認為試驗區的建設推進也有利于地下資源的統籌開發。
“新干、樟樹地下鹽業資源是相通的,以往的開采都是相互跨界,你挖到我地界,我挖到你地界,不過隨著試驗區的建設深入,新干和樟樹的地下鹽業資源就可以整合在一起,成立一個鹽業集團,稅收和利益按比例分成。” 王少玄認為,這樣協同發展可以避免跨界開采的矛盾,既能統籌資源的有序開發,也能把鹽業企業做大做強,實現資源價值利益最大化。
江西探索跨行政區域轉型合作,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亦是福音。
“新干縣的龍溪河,發源于新干,流經樟樹,最后又回到新干地界匯入贛江,流入贛江的水超標了,被省里查到是劣五類水。”王少玄舉例說,為了查找原因,我們就在新干流入樟樹的邊界建監測站,在樟樹又流入新干地界的地方建監測站,后來發現問題在各自流域內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劇,這種情況下只有協同一起才能將河水治理好。
《方案》稱,“新宜吉”六縣是江西全省區域發展的重要板塊。渝水區、分宜縣、樟樹市、上高縣、新干縣、峽江縣,區域總面積8354平方公里、總人口271萬人,2016年生產總值1696.3億元、財政收入241.1億元,以全省約5.0%的國土面積、5.9%的人口,貢獻了全省9.2%的經濟總量。
《方案》還提出,到2020年,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共建共享的基礎設施框架體系初步形成,產業對接合作初見成效。試驗區內的經濟增幅達到全省前列,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展望2025年,試驗區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進一步提高,成為全省跨行政區開放合作典范地區。
江西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江西日報》采訪時介紹,探索跨行政區轉型合作,不僅在江西省沒有先例,在全國也比較少見,因此,試驗區要成為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示范區。
對于跨行政區轉型合作探索的價值,王少玄認為,“任何探索都是有意義的,作為作為,有作才有為,何況這種探索是符合區域融合發展方向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