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養貓兩年,我花掉兩個LV
原創 楊梅 商業人物

作者:楊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壹
江湖上有個大名鼎鼎的笑話。有一天,王思聰發了一條帶著自己的阿拉斯加犬乘坐飛機回北京的朋友圈,360總裁周鴻祎在下面留言“坐飛機讓帶狗么”,王思聰答“讓”,周鴻祎繼續問“買兒童票么”,王思聰答“不知道,我是私人飛機”。

看完這則笑話,該傻笑呢還是苦笑,至今沒想好。自嘲倒是可以:王思聰和周鴻祎沒工夫知道的事情,我一清二楚。
可以明確告訴王思聰和周鴻祎的是,貓狗乘坐飛機不需要買兒童票,可以選擇隨機托運。按照某度上的說法,托運的價格是每公斤為全額票價的1.5%。換算一下,我家有兩只貓,大的7.5公斤,小的6公斤,拿票價一千元來算,倆貓共需要大幾百來塊錢。
當然,這只是個籠統的算法。詳細來說,需要在預定機票前先咨詢航空公司的客服,是否設有托運小動物的有氧艙,然后準備一個符合規定的專用航空艙,辦理檢疫證,繳納托運費和打包費。
手續繁瑣的是不是讓你直撓頭?去年7月份,我朋友小K選擇找了一家寵物托運公司代辦,從上海飛廣州,一只木偶貓收費650元。小K算是幸運的,小貓一路順風。但去年9月份,《紅星新聞》報道的一位夏女士,則就倒霉了,她托運的小貓9天后因貓瘟死亡了。她懷疑,托運公司用自己的寵物冒充客戶的寵物違規辦理檢疫證,導致部分患病寵物沒有被發現,在運輸途中對小貓造成了病毒感染。最終托運公司賠償了她3500塊錢,剛夠托運費和診療費。
不想冒險的情況下,倒是可以選擇給貓狗買機票的方式,向王思聰看齊。今年的9月20日,海南航空率先恢復了客艙寵物運輸服務,經濟艙每只寵物1399元/航段,每只寵物和寵物箱的合計重量不得超過5kg(含)……弱弱的問一句,到底有誰敢把貓主子餓的不到5kg?

再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就是尋找“托寵師”給留守的貓咪上門服務了。今年的五一節,我試了一次,倒是不貴,喂食換水+清理貓砂,每次50元/只(多一只加20)。但說好的消費降級呢?眼看著財經新聞里,別的年輕人拼命搞錢,喂貓一周賺5千,自己一周卻消耗大幾百,心里不舒適。
說來說去,有貓狗的人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最省錢!國慶節這樣的長假,我因為和小貓一起省錢,已經報廢掉了兩個。別人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不需要浪費時間,我能花時間省一點兒錢就多花一點兒時間。
貳
出行只是寵物消費的一個小頭,更大頭的還在日常的吃喝和就診。
我養貓兩年多,算是從小白到初級選手的階段。整個進階過程,就是心甘情愿一步步交智商稅的過程。
第一只貓,是從小區花叢里撿到的,不足巴掌大的一只流浪小橘貓。毫無經驗的我,本著最樸素的同情心,買了幾根火腿腸、兩包牛奶,便開啟了我的貓奴生涯。但悲催的是,不到兩天,小貓便開始腹瀉不止。抱到寵物醫院一問,才知貓咪大多乳糖不耐受,只能喝羊奶,不能喝牛奶。
雖然醫生推測的原因是如此,但基本的貓瘟測驗不能少。從檢查到輸液,花了將近一千塊,才總算保住了小貓的性命。后經寵物醫生一頓輸出,方知我小時候的農村見聞里,貓咪吃點人類剩飯就能養活的觀念有多落伍。在醫生的傾情推薦下,羊奶粉買了、幼貓奶糕買了、營養膏買了、貓三聯疫苗的錢交了、貓咪益生菌買了、貓砂盆、貓窩、逗貓棒統統買了,林林總總算下來,又是一千多。腦子一熱,干脆充值三千塊辦理了會員卡一張。
可憐我這34歲之前,一直幻想著做瀟灑丁克、有錢只給自己花的人,養貓不到一周,就花掉了順產一個孩子的錢。我給這只小橘貓取名元寶,真金白銀換來的啊。

就像是愛上一個人一樣,到底是因為你投入太多了才更愛這個人,還是因為你愛這個人才決定投入更多,永遠無解。我與元寶之間也是。
度過腹瀉危機之后,元寶平穩的長大了,等它長到三四個月的時候,我發自內心的喜愛上它。說不清原因,全是點點滴滴的驚喜。比如,有一天它突然就從沙發那頭一點點的試探,慢慢爬到了我的腿上睡著了,真是驚喜到一動不敢動;比如,我外出歸家,它竟然開始次次跑到門口迎接我回家了。
吃飯、睡覺、洗臉,它的每一個動作統統讓人看不夠,只覺它圓圓的腦袋和身體,本身就足夠治愈,就值得喜愛;它沖你喵喵叫,強行趴在你的胸口,舔舐你的臉龐,就是無與倫比的信任和親昵;甚至它理所當然在這個家里閑庭信步,在你的床上亂跳,撓損你的沙發和榻榻米,你都覺得它是多么松弛和自信,多么令你羨慕。

有了非理性的愛之后,就有了非理性的消費。我終于理解所有盲目而瘋狂的新手媽媽,為何費盡心思代購羊奶粉、不惜成本給小孩打進口疫苗了。元寶最初吃的是國產幼貓糧,貓砂用的也是普通的貓砂,一月到寵物醫院驅蟲一次,原本月消費也就兩三百塊錢左右。
可自打我迷上它之后,一旦聽聞有國產毒貓糧的新聞就心驚膽戰,各大社交平臺上關于貓糧成分分析的帖子,又讓我眼花繚亂。評估來評估去,最后做出的選擇是:越貴越安心。貓糧換成了六百多塊錢一袋的進口糧;貓罐頭選30塊錢一盒的進口罐頭;驅蟲藥用一百來塊錢一盒的進口藥;貓砂、貓零食亦然。至于生骨肉也嘗試,不過人家不愛吃。
叁
更甚至,我懷疑我的腦丘體是被某種催產素影響了,時不時就冒出古怪的念頭,如:都怪我之前不會做貓奴,讓它的幼年有過太多缺失;以前我真無知,竟不曉得小貓還需要吃濕貓糧,錯過了它發腮的最佳時期;在它的成長期,我竟然當著它的面和伴侶爭吵,肯定給它造成了童年創傷。
一股瘋狂的力量支配著我,我開始不斷幻想:再度收養一只小貓,彌補所有的缺憾,讓它得到最全然、最完整的愛,長成一只最完滿、最松弛的貓。于是去年的7月份,我又收養了通寶,一只來自菜市場的、剛出生35天的流浪小貍貓。

我懷疑,人類的二胎是不是都是這么來的?如此一來,兩只貓每個月算下來,最少花掉我一千塊。再加上絕育、購買貓爬架、貓咪飲水機等等,養貓兩年,我至少花掉了兩個LV。哎,可憐我工作十幾年,從還沒舍得給自己買過一只名牌包呢。
由小見大,寵物經濟應該是多大的一塊市場呢?我查詢了一下資料,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寵物(貓犬)主達6844萬人,全年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則達到2490億元。另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以及一些財經媒體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寵物行業共發生42起融資,披露的融資金額超過31億元,預計到2023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928億元。
真是一塊大蛋糕。本著財經寫作者的自覺,查詢如何讓貓主子增加營養的同時,我也不自覺的關注著各大互聯網公司在寵物業務這一塊的布局,還真別說,從百度、京東、阿里到抖音、B站、小紅書、網易,沒有漏網之魚,有做寵物電商的、有玩寵物內容的、有做寵物醫療的、還有做寵物服務的,吃、用、病、葬安排得明明白白。
寵物醫療方面的龍頭股,毛利率更是不得了。像是專注于獸藥領域的瑞普生物,2021年總營收20.07億元,實現凈利潤4.13億,同比增長3.66%,近三年復合增長為45.73%,毛利率51.8%。

為貓主子花了這么多錢的我,也忍不住開始琢磨,既然市場這么大,該怎么從貓身上賺錢呢?做貓咪的短視頻?趁著假期給別家的小貓鏟屎?如果我家貓主子同意的話,也許行。
原標題:《養貓兩年,我花掉兩個LV》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