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立獨行的特朗普貿易政策
特朗普上臺以來,其貿易政策備受關注,被廣泛認為奉行貿易保護主義。與此同時,中美經貿關系也越發緊張,甚或被普遍認為有爆發貿易戰的風險。那么,如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世界大背景下看待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年,也就是2017年,是否更多實施了貿易保護措施?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判斷特朗普貿易政策是否特立獨行?
為量化分析全球以及美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需要較為系統的數據庫作支撐。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2009年6月創建的全球貿易預警(Global Trade Alert,GTA)對此有專門的統計,統計了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實施的影響外國商業的貿易保護和促進措施,包括對貨物和服務貿易、對外投資、勞動力流動的影響。這一數據庫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為"對各種類型的貿易促進和貿易歧視措施做了最全面的覆蓋"。下面,我們基于該數據庫進行分析。
從全球范圍來看,受金融危機影響,貿易保護措施確實在逐年增加,2013年最多,達到1347起;但是從2013/2014年,貿易保護措施在逐年下降,2017年僅689起。其中,美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明顯高于其他國家。2009-2017年,美國共實施貿易保護措施1392起,占全球總額的14%,平均每年高達154起。德國、印度、俄羅斯、阿根廷、巴西、日本、英國、意大利、中國等分列第二到第十位。這些國家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均多于300起,平均每年超過30起。

中國是最大的受害國,平均每年就有500多起貿易保護措施針對中國。德國是僅次于中國的受害國。這兩個國家恰好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順差國。從產業來看,鋼鐵產品是被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最多的行業。
美國作為世界上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最多的國家,貿易保護趨勢從金融危機到2016年經歷了和全球同樣的軌跡。2009-2012年,美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逐年增加,從2009年的128起增加到2012年的215起;隨后呈現下降態勢。但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年,也就是2017年,美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又重新增加,從2016年的112起增加到2017年的141起。但是和奧巴馬第二任期,也就是2013-2016年的平均貿易保護措施相比(147起),特朗普政府并沒有實施更多的貿易保護措施。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的針對國家中,頗令人意外的是,中國并不是最大的受害國。加拿大是美國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最多的國家,明顯高于第二名的中國。德國、日本、意大利、法國、英國、韓國、墨西哥、印度等國也是主要受害國。這說明,不只是中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均受到美國貿易保護的負面影響。從產業來看,電力能源和鋼鐵類產品是美國發起貿易保護最多的產業。
特朗普上臺后,其實施貿易保護措施確實有一些新特點。2017年,其針對的國家中,中國超過加拿大成為最大的受害國。墨西哥也成為排名更靠前的受害國。這說明,中國和墨西哥開始成為特朗普政府重點針對的對象。從產業來看,鋼鐵產品成為發起貿易保護措施排名第一的產業。
具體到中美經貿關系,奧巴馬第一任期,美國對中國發起的貿易保護措施每年差不多,中美經貿摩擦總體較為穩定;奧巴馬第二任期的第一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明顯減少,但第二和第三年又增加;奧巴馬任期最后一年,貿易保護措施又下降。2017年作為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年,對中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并沒有比2016年增加,這兩年的措施數量均為83起。而且,還比奧巴馬8年任期的平均數量(84起)少。這至少從貿易保護措施數量的角度說明,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年,在中美經貿關系上,并沒有表現出更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總結起來看,全球金融危機后的幾年中,世界范圍內都表現出較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其中,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最強,發起的貿易保護措施最多。中國和德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順差國,是最大的兩個受害國。美國在奧巴馬第二任期的貿易保護措施呈現下降趨勢,但特朗普扭轉了這一趨勢,使得2017年美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又在增加。但特朗普政府并沒有表現出比奧巴馬政府更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當然,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也有新特點,那就是對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家的針對性更強。具體到中美經貿關系,2017年,特朗普政府相比前任政府并沒有對中國發起更多的貿易保護措施。總體而言,從貿易保護措施的數量來看,特朗普并非特立獨行。
那么,為何特朗普政府會讓我們覺得更偏向貿易保護呢?特朗普政府必然也有其特立獨行之處。究其原因,主要是特朗普政府祭出許多"怪招"和"新招",表現出和前任諸多不同之處。比如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大談"對等貿易",甚至不惜得罪同盟國等。這種種言行讓特朗普政府給人反對貿易自由化的印象。也即,盡管從傳統的貿易保護措施數量來評價特朗普政府,并不能得出其更偏愛貿易保護的結論,但從結構性的角度來看,因為特朗普政府使用了不少不同過往的手段,很容易給人以偏愛貿易保護的印象。
對于中美經貿關系也是如此。特朗普上臺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就變得緊張起來。其不少動作都表明,中美經貿關系將遭遇重大挑戰。比如,特朗普指示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華發起20多年來已經很少動用的"301調查";2017年11月28日,美國商務部對從中國進口的通用鋁合金板自主發起雙反調查。這是25年來,美國商務部第一次自主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盡管從貿易保護措施的數量來看特朗普執政第一年并未針對中國表現出更強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但其耍了不少"新花招",貿易理念相比前任也更加偏向貿易保護主義,況且今年是特朗普執政的第二年,貿易保護傾向很可能會增強,中美貿易沖突升級的風險也在加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