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身價碾壓董明珠,她是中國最強打工妹

【1】
你每天都在用的充電器背后,竟然藏著一家市值3000億的科技巨頭!
這家企業(yè)叫立訊精密。
2020年,總營收925億,比肩南方航空和萬達集團!
它的主打產品,既不是飛機,也不是房子,而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連接器和連接線。
靠著這些不起眼的小配件,立訊精密一路超越富士康,成了蘋果公司的御用供應商,還在2022年入股奇瑞,高調進軍造車領域。
而它的掌門人王來春,人生經(jīng)歷更是極具傳奇色彩。
從一名流水線上的車間女工,到今天福布斯和胡潤富豪榜上的常客,王來春的逆襲人生,是從一次離經(jīng)叛道開始的。
“你就讓我去一年,要是賺不下這筆錢,我就回來,讓我嫁誰都成!”這是電視劇《外來妹》里的橋段,也是王來春人生的真實寫照。
1988年,21歲的王來春離開汕頭農村,進入一家名為“深圳海洋”的工廠,這是富士康在大陸開的第一家工廠。
然而剛到深圳,她就被現(xiàn)實狠狠打擊了。
想象里,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是俊男靚女、燈紅酒綠的地方;可現(xiàn)實里,王來春面對的,卻是100多人的大通鋪,上廁所要按秒計時,半夜里要爬起來趕工。
結果不出3個月,100多個工人,就跑掉了70多個!
不過,王來春沒走。
因為在這里,她目睹了老板郭臺銘的風采,也見識了一種與種地務農、結婚生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2】
能與鳳凰同飛的,必是俊鳥!
想留在深圳,就得承受別人吃不了的苦。
在流水線上,員工們通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到下班時間,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往外跑,而王來春,卻主動留下來加班。
因為太勤奮了,王來春一邊受到組長表揚,一邊又常常被其他工友嘲笑。畢竟,不管在哪個年代,帶頭內卷都會讓同事感到不適。
為了跟工友們打成一片,王來春只好假裝消極怠工,到了深夜再偷偷溜回去加班!
而正是在偷偷加班的過程中,王來春試過了流水線上的所有工位,也為日后獨立辦廠,沉淀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
1998年,王來春已經(jīng)做到了富士康大陸地區(qū)的最高主管。
然而,跟早已聲名海外的老板相比,自己不過是一只能力稍強的小麻雀。
為了趕上鳳凰,1999年,王來春毅然決定:離開富士康,辭職創(chuàng)業(yè)!
而且,她還做出一個更大膽的決定:找老板借錢!
沒想到,老板郭臺銘不但沒反對,還答應借給她錢、分給她訂單!
于是,1999年,拿著從老板和哥哥手里借到的錢,王來春買下香港立訊,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
兩千年初,全球電子消費品市場迅速崛起。光是靠富士康消化不掉的訂單,王來春就實現(xiàn)了10個億的營收!
然而,對想要跟鳳凰同飛的王來春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成立了“立訊精密”。
【3】
為了趕上郭臺銘,接下來的幾年里,富士康去哪建廠,王來春就把廠開到哪;富士康看不上的訂單,王來春就全部接下來,而且保質保量。
于是,在外界看來,立訊精密就成了“富士康的富士康”,代工廠的代工廠。
2008年,轉折之年來了。
受到國際金融海嘯的沖擊,富士康年利潤銳減83%,立訊精密的營收也受到重創(chuàng)。
不過,就在此前一年,王來春悄悄布局了臺式機連接線的自主品牌,成為了聯(lián)想和華碩的供應商。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同一年,王來春終止了對富士康的代加工業(yè)務。
此后,借著資本的力量,王來春開啟了購物狂魔的模式。
2011年,收購昆山聯(lián)滔,切入蘋果供應鏈;同年,收購科爾通實業(yè),成為華為供應商;2013年,收購德國SUK,進軍汽車領域;2016年,收購蘇州美特,并在第二年擠掉英業(yè)達,成為蘋果耳機的獨家供應商;2020年,收購昆山緯創(chuàng)旗下裝配廠,開始為蘋果造手機;2022年,又砸下100億收購奇瑞,入局新能源造車。
一頓“買買買”之后,蘋果、華為、三星,谷歌、索尼、微軟,戴爾、惠普、聯(lián)想,都成了王來春的客戶。
2021年,王來春身價飆升到605億,位列“福布斯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第一名,把董明珠甩到了身后!
這一刻,昔日不起眼的小麻雀,終于成了展翅翱翔的俊鳥!
而那個曾經(jīng)高不可攀的鳳凰(富士康),卻似乎,掉隊了。
——END——
歡迎關注【創(chuàng)牌者】,品牌引領價值創(chuàng)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