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聯邦,墻倒眾人推
原創 小米桶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2319-英聯邦前途未卜
作者:小米桶
校稿:朝乾 / 編輯:蛾
革命之云翻涌著,民眾高呼著“結束帝制、走向共和”的口號,欲將一個延續千年的王朝推進歷史。
“廢除君主制!”
(圖:thenational.scot)▼

這一幕,可曾有些相識。我們總說歷史和現今都有驚人的相似。
如今的英聯邦內部,大有風雨欲來之勢
三王之年
伊麗莎白二世確實是一位百年不遇的長壽君主,她能穩定發揮70年,也確實幫助英國社會度過許多動蕩。讓世人幾乎忘記,過去的君王若不盡責任,也有會被炒魷魚的時候。上一個灰溜溜卸任的國王,正是伊麗莎白二世的大伯父——愛德華八世。
奈何,這愛德華八世是一個情種(圖:wiki)▼

1936年1月20日,英王喬治五世駕崩,長子愛德華八世即位。那時的英國,剛剛度過最鼎盛的時代,開始快速衰落。
民眾本來期待新上任的愛德華八世能夠重振國力,沒想到的是,愛德華八世即位后就和美國名流辛普森夫人愛的轟轟烈烈,愛美人不愛江山,引發了英國社會的反感和政壇的危機,最后只得黯然結束了326天的統治,于1936年12月10日退位。
若為愛情故,王位便可拋(圖:wiki)▼

鑒于愛德華七世沒有子嗣,其弟喬治六世12月11日登基,伊麗莎白成為王儲。
因此,1936年也成了少見的“三王輪替之年”。英國國王不能娶離婚的女子,這在現代視角看起來當然是匪夷所思。不過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英國君主的言行,若是不符合當時社會的主流標準,也會面臨出局的一天。
父兄的王位,輾轉傳給了喬治六世(圖:wiki)▼

這位任性大伯父的短暫統治,幾乎對英國王室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給伊麗莎白二世非常大的影響。她從此恪守謹言慎行的準則,讓自己成為“政治不粘鍋”,避免引發任何不利于王室延續的沖突。這一信念,她確實成功的堅守了一生。
從伊麗莎白戴上王冠的那一刻起
履行王權賦予的職責,便成為她的首要任務
(圖:電視劇《王冠》)▼

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圖:Flickr)▼

一位英國電視臺的名嘴,就在直播伊麗莎白二世移靈的路途中,反復強調,即便是反王室的人,都會因為伊麗莎白二世的人格魅力而愛戴她。
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時,英國是什么樣子?那時,人們在重建因戰爭而堆滿瓦礫的城市,艾倫·圖靈正因他的同性戀傾向而被定罪,英國社會對有色人種的歧視甚高,許多公共場所禁止有色人種進入。
而2022年,伊麗莎白二世去世時,一個離過婚的女性可以成為英國王后,伊麗莎白的王族堂弟已公開出柜,覓得佳婿共度人生。少數族裔空前活躍,甚至進入內閣身負重任。
比如前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左一),就是印度裔
(圖:Flickr)▼

這段時代的進步,因伊麗莎白二世運氣很好的長壽,讓時代被倒影成了她的臉孔,兩者就一同被浪漫化成“伊麗莎白的光輝時代”。
九十六載人生路,從少女到白頭
她和她所象征的時代,成為歷史
天時加地利,伊麗莎白二世也很努力。因此,反英國王室的聲浪,雖說從未間斷過,但是聲浪始終都沒有太高。
墻倒眾人推
伊麗莎白二世穩定而和善的面孔,掩蓋了英聯邦下的暗潮洶涌。1931年成立,成員遍布五大洲的英聯邦,地理上占地球面積的四分之一,涵蓋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以英聯邦形式盡量保留曾經英國的共主地位,
確實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各國大都是被大英帝國納入旗下的殖民地,引入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君主立憲政體,因此即便是跨越不同文化與種族,彼此尚可柔性合作,名義上推舉英國王室為聯邦元首,實際事務還是由輪值的秘書長管理。
英聯邦舉行會議(圖:commonwealth)▼

成員國原本都要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1949年,英聯邦于經歷一次重要的去殖民化。重新洗牌后,現在56個成員國中,逐漸瓦解至只有15個國家還尊奉英國君主。其中有5個國家,文萊、湯加、斯威士蘭、萊索托和馬來西亞有自己的君主。其余36個國家則全部都采取共和制。
除了馬來西亞,剩下的四個國家都很小。
英聯邦中許多國家,都與過去的大英帝國,有百年殖民統治的怨恨。56國聯邦本來就是用鐵血槍炮強綁在一起,如今不少成員已宣稱共和,國力不強也未跳出小圈子,還要依靠英國的余威來照顧,因此常被反對者諷刺為“后殖民地俱樂部”。
為了照顧這些隨時會翻臉的友邦,英國王室每年都要花費巨資去巡訪,努力展現親民的姿態,用高頻率的出鏡,增加在這些國家的印象分。
然而,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
(圖:twitter @nicolehondo)▼

既然是以最黑暗、最壓迫的過往作為連結紐帶,借著伊麗莎白二世的離世,這段血腥歷史就被重新喚醒。
非洲的人民可不開心了。上世紀50年代,為結束英國在肯亞的殖民統治而舉事的“茅茅起義”,遭到英國政府的鎮壓。肯亞人權委員會調查,茅茅起義中,約有9萬人被殺害,16萬遭到非人道迫害。
偽裝得再好,真面目還是殖民帝國
(抓捕拘禁一條龍,圖:twitter @HistoryKE)▼

上世紀60年代,尼日利亞發生了比夫拉戰爭。尼日利亞政府收到英國及前蘇聯等國外援武器,雖贏得了內戰,卻造成百萬人面臨饑荒等嚴重惡果。
還有南非曾經贈送給英國王室的,世界上最大的鉆石“庫里南”。這顆價值4億美元的鉆石,現在正鑲嵌在英國王室的權杖上,另外一顆“庫里南二號”則閃耀在王冠上。這些鉆石在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上熠熠生輝,而看在南非人民眼里卻非常刺眼。
英國殖民者欠被殖民地人民的,何止幾塊寶石?
(圖:Flickr)▼

1956年的塞浦路斯緊急狀態、1967年的亞丁危機,都是在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發生的殖民暴政。
加勒比海國家也有話說。島國巴巴多斯開了第一槍,2021年正式宣布廢除英國王室在該國的元首地位。安提瓜和巴布達,則將于三年后表示公投,要持續推動共和制。
巴巴多斯領導人梅森就此事發表講話(圖:wiki)▼

貝里斯、牙買加、格林納達和巴哈馬也連續跟進,不但表示未來會廢除君主制,并要求英國為過去的殖民統治道歉賠償。
加勒比海這幾個國家雖小,但是這一次五、六個國家都想跳船,反映出英聯邦已無力照顧加勒比海地區。
自己日子都難過,顧不上一幫小老弟了。
就連大國也看不下去。印度人民剛剛慶祝了自家擺脫英國殖民統治75周年,一聽到伊麗莎白二世去世,旋即就有呼聲,要求英國王室歸還原產自印度的鉆石“光明之山”,現在這顆鉆石正被鑲嵌在王室皇冠之上。
不要說歸還,真品連看都不給看(圖:wiki)▼

新西蘭總理阿爾登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后,表示未來新西蘭會向共和制邁進。而澳大利亞則是早就露出反骨,聲言有計劃脫離英聯邦,實現真正的獨立自主是早晚的事。
除了這些天涯海角的國家,比鄰而居的北愛爾蘭,也有親共和的勢力在積極推動改制。就連英國內部的蘇格蘭,也掀起脫離聲浪,公投時間就定在明年。
如果沒了蘇格蘭和北愛,也沒資格叫聯合王國了▼

這樹倒猢猻散的局面,才是伊麗莎白二世留給后世最大的考驗。
走向共和的時機
“不管查爾斯三世是誰的國王,他不是我的國王”。如今的英聯邦中,大家竊竊私語流出內心話,本來英聯邦元首,就不應該是個世襲的位置。
伊麗莎白二世憑借她盡責的表現,成功的壓制了共和派長達70年。而現在查爾斯三世得以繼續坐在聯邦首腦的位置上,還是她在世時力爭,讓各國政府給她面子才換來的。
面子都是老娘掙來的,跟自己無關(圖:Flickr)▼

如今,共和派暫時的偃旗息鼓,也是看在伊麗莎白二世剛剛入土為安,多數國民尚在哀悼期,此時此刻鬧起事來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時機什么時候會來?且看英國經濟和國際形勢,這兩把高懸在英國新政府和新君主頭上的利劍。
英國面臨的問題不會因舊王已逝而消失
新王和新首相要應對的難題不少(圖:壹圖網)▼

第一危機當屬現在英國的經濟衰退,讓其余本想背靠資深發達國家好乘涼的小國,必須另覓依靠。英國國力的衰退不是空穴來風,通貨膨脹壓力前所未見,又有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更有脫歐后的未知變數。
而后來居上的印度,很快,可能就是明年,便會取代英國大哥的位置,成為英聯邦第一經濟體,加拿大也緊隨其后。這也使得未來非洲與加勒比海兩個區域的經濟整合,英國也會越來越沒有插手的能力。
這回,印度人民將迎來揚眉吐氣的一天
(圖:shutterstock)▼

第二就是當查爾斯三世表現不佳,就會淪為別國跳船的借口。英聯邦的維系之一,本來依靠的就是上一代人對于英國文化和歷史的遺念,這些羈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世代的更替會漸漸消失。
如今,代替英國君主巡視加勒比海地區的王子公主們,遇到的不再是諂媚的歡迎隊伍,而是如影隨形的抗議。要求英國為過去的殖民暴政道歉賠償。
此一時,彼一時,出來混,總要還的
(圖:twitter @JamaicaObserver)▼

因此,查爾斯三世必須比他母親做的更多更好,去修復英國殖民統治對別國造成的情感傷害。如果他不是一個稱職的表率,連英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又何德何能,賴在英聯邦中充當首腦?
兩把利劍,或許是經濟主導權易手,或許是英王人設崩塌,無論哪一個先斬下來,都會把英聯邦推向更危險的漩渦。
最后: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原標題:《英聯邦,墻倒眾人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