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控槍新辯|美國佛州槍擊案沖擊華人社區:一場無效的爭論?
對于美國佛州瑪喬麗·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的3300多名學生來說,2018年2月14日是他們永生難忘的日子——17名師生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停留在了那一天。
其中,遇難者中包括了15歲的華人少年王孟杰,他抵住房門幫助其他師生逃生,自己卻倒在了行兇者的槍下。也正因為他,讓“控槍”這個曾經一度被認為遠離華人視野的話題,一下子逼近到了眼前。
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陳靜在事發后,和女兒一起參加了控槍游行,還一改過去“冷淡”的態度,積極與擁槍派展開辯論?!伴L久以來,我們只滿足于自己的小家安穩,但是這次事情打破了我們的想法,必須要做出改變了?!彼蚺炫刃侣劊╳ww.kxwhcb.com)坦言,這次槍擊案對華人群體的沖擊是巨大的……
“英雄少年”遇難震驚華人社區
噩耗傳來的時候,正是西方最浪漫的節日——情人節的下午。4點剛過,陳靜收到正在學校上課的女兒發來的短消息:媽媽,你知道嗎?道格拉斯高中發生了槍擊!
“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震驚,馬上打開電視看新聞,同時給丈夫打電話,一開始聽說只有兩個人傷亡,以為只是一個小規模事件,后來事態迅速升級,我的心情也從悲傷轉為了憤怒?!标愳o回憶道。
陳靜居住的地方離道格拉斯高中并不遠,這所學校是當地兩所最好的中學之一,盡管18歲的大女兒在另一所高中就讀,但女兒的許多好友都在事發高中。
幾乎同時,正在當地一家餐館吃飯的唐華也收到了在道格拉斯高中讀書的兒子發來的消息。
“當時我馬上想要沖去學校接他回來,但是兒子說現在學校全部戒嚴了,出不去也進不來,他說自己很安全,讓我不用擔心?!钡迫A事后得知,兒子的一個同學當時正去另一個教室上選修課,在走廊里被流彈擊中頭部,當場死亡。
在此次襲擊中不幸遇難的15歲華人少年王孟杰,一年半前剛跟隨家人從紐約州搬到佛羅里達,就住在唐華家附近,事發一周前,唐華還在朋友的生日聚會上見到過這個少年。
14日晚上,焦急等候兒子歸來的王孟杰母親和一些家長們一起被學校召集到附近的一家酒店中待至深夜,學校后來向其索要兒子的照片,并最終證實王孟杰不幸遇難。
事發后第二天,唐華和社區的華人一同前往王家探望,王孟杰的母親哭得傷心欲絕。她抽泣著告訴唐華,兒子本來有逃生的機會,是為了替同學和老師擋住門,爭取逃離的時間而不幸被槍手擊中的。而唐華女兒一名同學的姐姐就是被王孟杰救下的學生之一。
槍擊案沖擊著華人社區的同時,也把這些華人聯系到了一起。和王孟杰一家一樣,陳靜也來自福建,她也參與了同鄉會為王孟杰舉辦的追悼紀念活動。兩周來,她和當地華人不斷地在一個又一個的追悼會和紀念活動上見面,大家互相安慰。死去的少年們和這些華人的孩子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陳靜一邊開導孩子,一邊也在努力讓自己從巨大的精神壓力中走出來。
“這件事對我們華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不是發生在治安不好的‘壞區域’,事發的學校遠近聞名,許多華人家長慕名特地將孩子送到這里讀書。我意識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自己女兒的學校,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所學校?!标愳o說。
“許多華人千辛萬苦來到美國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現在連生命安全都受到直接威脅,這是我們絕對無法接受的?!彼f。
從反思、抗議到參與大討論
和不少華人一樣,“(我以前)只關心柴米油鹽的小家生活,看到新聞里的槍擊事件也會憤怒,可是(覺得)和我無關。然而這次就發生在自己身邊,感受完全不一樣,我現在有時候連飯都沒心思燒?!标愳o說話時,略顯激動,“我尚且如此,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更可想而知?!?/p>
在陳靜看來,這17個無辜生命逝去的背后,震撼了許多像她們家一樣期望能夠在美國安居樂業的普通華人家庭。
陳靜當初也是靠著自己的打拼來到美國的。1999年,從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后,陳靜來到美國深造,結識了同樣從國內來的丈夫。來美國近20年,她說,在佛州生活了超過10年,“聽聞”過大大小小各種槍擊事件,然而沒有一次可以比擬這次事件對她造成的影響。
從最初激憤的情緒中慢慢平靜下來后,陳靜開始對自己和華人群體一貫對待美國社會的態度進行了反思。
陳靜承認,美國華人的一大特點是以自己的小家為主,雖然在經濟上許多華人家庭已經比較富有,但是在政治意識和公共事務的參與上卻顯得比較貧乏。這次事件之后,她開始花更多時間關注相關的議題。
這起案件在美國社會引發的震動同樣巨大。事發后,美國的一些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Never Again”(“不再發生”)控槍運動;道格拉斯高中的一眾青年學生們來到佛州州議會大樓抗議議會否決一項槍支禁令,并連日舉辦各項演講和公共活動呼吁“控槍”……
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邀請道格拉斯高中的師生和家屬代表赴白宮參加“聆聽會”,會上學生與家屬言辭激烈;次日,CNN組織了一場火花四射的控槍討論會,各方代表就相關議題展開激烈辯論。
陳靜和女兒也一起參加了當地高中生組織的游行示威。在這些尚未滿18歲的學生身上,陳靜看到的“不僅是激情,更有理性,以及對美國憲法的了解和充分的準備”。
不局限于現實世界,兩周以來,全美各地許多從未謀面的華人紛紛在網絡上“聚集”,就槍支問題展開一場又一場激烈的討論。
“因為媒體對王孟杰事跡的廣泛報道,許多華人都感覺這是離自己最近的一次,再加上這次控槍運動由高中生發起,不帶有任何利益成分,很多成人都被學生們的熱情所感動,甚至羞愧自己的行動力不如高中生,所以參與的熱情也高了很多?!标愳o說,這一切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控槍之辯在華人群體中展開
過去兩周,陳曉鳴組建的“保護孩子,支持控槍”微信群幾乎每天都有人在加入,幾天之內,群成員就接近了兩百人。
陳曉鳴向澎湃新聞直言,他建立群的目的是希望打造一個控槍的信息分享和協調行動的平臺,希望參加者是已經對控槍政策有足夠認識和認同的人。
針對許多新入群的華人對槍支問題比較陌生的問題,平日里在一家知名硅谷企業上班的他,利用業余時間專門整理了上萬字的各種與控槍相關的詳細資料,制作成答問錄在群里分享,幫助新朋友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盡快“掃盲”。
但由于美國槍支問題涉及每個人對美國憲法、歷史、文化的不同理解,更是長期以來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爭論的焦點政治議題,涉及錯綜復雜的利益團體,這導致這一議題長期以來被視為不斷“撕裂”美國社會,尤其是在大選年。
此番華人群體加入其中,分歧不斷加劇也在所難免。
長期關注槍支問題的美國華人朱三思告訴澎湃新聞,“傳統上多數的華人是支持買槍自衛的,但是對控槍的討論很少。這次華人總體上討論控槍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是站出來反對控槍的華人也很多,討論變得特別激烈?!?/p>

據美國亞裔美國人司法公正促進會(Asian American Justice Center)在2014年和2016聯合其他幾大主要亞裔組織針對美國亞裔注冊選民的相關調查顯示:控槍問題已經成為亞裔群體高度關注的一項議題,整體上,77%的美國亞裔贊成更嚴格的控槍政策,僅有17%反對。而具體到華裔,72%表示支持,22%表示反對。
陳靜本人便加入了好幾個不同的美國華人槍支問題討論群,不斷積極發言,和其他控槍派成員討論如何行動的同時,也“舌戰”擁槍派。
“那些買沖鋒槍的,你相信他們是為了自衛?”陳靜的態度很明了,反對任何個人攜帶攻擊性武器。
“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有這么強的證據顯示槍支擁有率和犯罪率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他們卻看不見?”夏練告訴澎湃新聞說,十年前在國內拿到博士學位的他來到波士頓一所醫學院做博士后,他坦言自己對于槍支的看法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
夏練表示自己完全可以理解華人對佛州槍擊案的反應,但也強調許多“實打實的數據”讓他消除了以前對持槍的偏見。
理性對話之難,“聽不進彼此的話”
但是無論控槍派還是擁槍派,他們都認為如何進行理性對話是一件困難的事。
“談槍支問題這么多年來,最苦惱的事情就是很難找到可以一起理性聊聊的對象。許多控槍派對槍支有很多誤解,也聽不進別人的話,還把我們當壞人?!毕木氄f。
擁槍派一份子鄭佐明也有這樣的經歷。他被拉進一些討論控槍的微信群中,開始的時候嘗試著對一些控槍的言論盡量表現出“理性的支持”,后來很快被人發現“態度不對、動機不純”,立馬被踢出了群。
“事實上擁槍派既不肯理性分析憲法修正案的時代背景和具體含義,又拒絕睜眼了解相關的犯罪學數據和跨國槍支政策對比,”支持控槍的美國華人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林垚有著自己的觀察,他告訴澎湃新聞說。
前述控槍群群主陳曉鳴表示,在他們群成立初期,受到了很多擁槍者的沖擊、搗亂、刷屏、改群名等,甚至還有賣槍行為,被逼之下才建立了嚴格的群規?!拔覀儾幌氪蚩谒?,也不認為微信群是一個辯論的好地方,如果是真心認同控槍,但對一些基本問題有疑問的朋友,我們會邀請至另一過渡群解答?!?/p>
夏練的幾個朋友也想出一招:建立一個表面上看上去像是討論控槍的群,自己先進去臥底,隱藏自己的立場,靜待許多控槍派加入,期待他們不會一見是擁槍派就在心理上抗拒,也不會出現被踢出群的問題。
這個名為“理性控槍北美討論群”隨即成為了兩派激辯的主戰場,人數在幾天內迅速過百,每天討論的消息留言都在百條以上。
“能不能先把槍的問題放一邊,談談其他的問題,例如,像這次的一個受害者的父親倡議的那樣,先把校園安保加強起來?但是許多控槍派真正的目的是完全的‘禁槍’,”夏練說,“這樣就完全沒有對話的空間了。而禁槍無論在現實操作層面,還是政治上都是幾乎不可能的?!?/p>
但他認為,盡管對話不易,甚至屢受挫折,還是應該堅持下去?!捌鋵嵍鄶等耸窃陟o靜地看著,你不問是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的,只有在行動的時候才知道。這些人可能是中間派?!?/p>
改變政策要靠“地方包圍中央”?
對于這場爭論的走向及可能帶來的改變,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林垚認為,佛州槍擊事件短期內不會帶來槍支政策的變化。畢竟共和黨目前還大權在握,擁槍派的勢力仍然沒被撼動。表面上看年輕人的控槍運動搞得風生水起,在網上也得到很多響應。但共和黨的選民本來就以中老年為主,不太上網,只是投票。所以網上聲勢大,未必能反映到選舉。
“當然,一切要看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結果如何,如果這波控槍運動的聲勢能夠幫助民主黨拿下中期,這樣的話未來可期,但真正出成果肯定也要等到特朗普任滿之后了?!绷謭愓f。
長期關注美國社會的華人學者華建平也認為,要實現在聯邦層面的大改變目前來看比較困難,但如果美國學生們像此前的LGBT運動一樣,走各地的“底層路線”,在各州引發州層面的改變,最后是否能倒逼聯邦層面的改變也尚未知。
“共和黨那邊支持槍多犯罪少,民主黨則支持槍少犯罪少,而誰對誰錯,根據這次的事件還不好說。但是民主黨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他們提議的一系列立法措施或許并不能直接避免類似的槍擊案,這也是立法和現實存在的錯位,但是很多時候要推動立法,是需要這樣的契機的。”華建平告訴澎湃新聞。
對于這次槍擊案引發的控槍運動是否會對美國社會和華人群體帶來持久的影響,作為參與者的陳靜表示樂觀,她認為這次的事情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今天發達的社交媒體使得整個事件的傳播廣度和深度都遠勝于之前的槍擊事件;雖然佛州目前共和黨在總體上占優,但是事發地帕克蘭卻是民主黨的大本營;而事發高中的學生們在慘案發生后的表現很成熟,并且他們馬上就要進入投票的年紀。
“華人要反思,我們不能只習慣于‘罵’,卻不愿意真正地參與到其中,只有參與,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而一切,才剛剛開始?!标愳o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唐華、陳靜、夏練為化名;沈馨妍對本文亦有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