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年前殺人懸案終告破:只有指紋和血跡,無視頻無目擊者
“尊敬的公安廳領導,我叫吳某文,來自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今年57歲。我的父親多年前慘遭殺害,至今兇手仍然逍遙法外,案件多年懸而未決。希望廣東省公安廳能夠重啟偵破程序,抓獲犯罪分子,將兇手繩之以法。”
2021年11月13日,廣東省公安廳“平安廳”信箱收到一封群眾來信,來信人吳某文反映:其父親吳某球于2002年2月的一個夜晚,在平潭鎮自家開設的旅館中遭遇歹徒殘忍殺害,請求公安機關核查偵破,緝拿兇手。
讓群眾在每一封來信處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接到來信,廣東省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王志忠高度重視,省公安廳將該案列為廳督辦案件,市、區兩級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多警種全力協作配合、強化合成作戰,誓要揭開迷霧,緝拿兇手,給受害人家屬一個交代。
20年前的2002年2月26日凌晨1時許,平潭派出所曾接到報案,稱吳某球家中進了歹徒。民警立即奔赴現場,發現受害人倒在3樓房間的地上,雙腳被膠帶捆綁,長褲口袋外翻,頭部有一攤血跡,已經沒有生命體征。當時的惠陽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派出所民警報告后,立即組織專業力量趕赴現場勘查,提取保留了大量關鍵物證。
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明心理介紹,這宗案件之所以久偵未破,有幾大難點:首先是案件發生在凌晨,現場及周邊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公共視頻,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體貌特征不明;其次,平潭鎮內工廠較多,轄區人員情況復雜,且案發地位于國道邊,位置開放,給排查工作帶來極大困難;第三是當年刑偵技術手段比較落后,盡管提取到指紋和血跡,但無法據此快速精準比對出嫌疑人。
當時辦案民警推斷省外流竄人員或本地劣跡人員侵財作案的可能性比較大,多年來做了大量的摸排工作,但每次都是抱憾而歸。
20年前的惠陽市成了如今的惠陽區,辦案民警也從青絲熬成白頭,換了一批又一批,這宗積案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每一名跟辦民警的心頭,從未被遺忘。“當年現場勘查提取的物證、指紋在這20年來都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我們堅信總有一天會將兇手繩之以法。”明心理說。
“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平安廳’信箱開通,而且助破了類似的案件,我就想能不能也去試一下,或許能解開這個心結。”受害人的孫子吳某國說。2021年11月,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代叔叔吳某文向“平安廳”信箱寫信,希望警方能夠重啟此案。
讓吳先生一家沒想到的是,寫信沒多久,平潭派出所民警就上門走訪,了解情況。隨后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分局刑警陸續來訪,介紹當前的案件進展情況,并表示十多年來,警方一直在努力偵辦該起案件,沒有放棄也不會放棄。惠州市區兩級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火速成立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惠陽區分局主要領導掛帥的專案組。省廳刑偵局專家和市局刑警支隊骨干也多次到惠陽指導偵辦、“把脈開方”。
經過對該案遺留線索、痕跡物證等進行細致排查,同時全面深入開展現場勘查、走訪調查等工作,反復分析梳理受害人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網,專案組判斷,這宗案件性質為搶劫殺人案,作案人數約兩到三人,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通過三樓與西側樓之間的電線逃離現場。
其間,一個細節引起了專案組民警的注意,旅店臺賬上登記的最后一名旅客王某,未填寫入住日期,身份證號不全,且其居住的302房正是案發現場。經過大數據研判,專案組排查出王某的真實身份,然而經過比對,王某的作案嫌疑被排除,一切又重新回到起點。
正當案件再次陷入僵局時,指紋比對技術的更新迭代為專案組帶來了希望。
“新一代技術的比對效率和識別準確率有了大幅提升。”專案組民警張幫志介紹,利用新偵查手段和傳統偵查經驗相結合,不斷深入研判排查,2022年6月,一個名叫鐘某榮的男子進入警方視野。
“案發現場提取到的一枚血指印疑似比中了醉駕男子鐘某榮的指紋,同時,大量的證據線索也都指向他。”張幫志說。2022年6月8日,專案組在惠城區鐘某榮家中將其抓獲。經審查,鐘某榮供述了其當年伙同鐘某平、黃某民搶劫殺害吳某球的犯罪事實。專案組乘勝追擊,3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至此,歷時20年的命案積案成功告破。
(原標題:20年前殺人懸案終告破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