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文局首發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更多拼音進入英語
央視網消息,2月17日,中國外文局首次發布《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報告對8個主要英語圈國家進行問卷調查,并統計了300多個中國話語詞條在英語國家主流媒體的網絡平臺報道量。結果顯示:海外民眾對中國話語的認知度、理解度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以漢語拼音進入英語話語體系的中文詞不斷增加。


在認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國詞中,文化類的詞語所占比重還是最大的,像春節、重陽等中國傳統節日悉數上榜。
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以漢語拼音形式在國外出現的中國話語,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傳統文化的范疇。
在政治領域的榜單中,就有大量代表中國實力的新詞出現在此次榜單中:比如說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這兩個詞匯的排名就相當靠前。
經濟類的詞匯也不少,“人民幣”、“元”、“央行”在國外民眾中的知曉度最高,而被外國網友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支付寶”等新興詞匯也入選榜單。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代表中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詞匯上榜。比如讓外國人紛紛點贊的中國高鐵就登上了科技類詞匯的榜單,再比如代表中國航空航天實力的嫦娥探月等詞匯,也被國外民眾所熟知。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王剛毅:“不僅反映我們傳統的文化當中軟的那一方面,同時我們在科技、在經濟、在政治領域的一些概念,也以漢語拼音的表現形式擱到了國外的這些有關中國的話語當中?!?/p>
不僅上榜的中國詞的數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大,梳理榜單我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過去很多英文翻譯的中國詞,也開始被漢語拼音替代,比如:餃子,過去老外給它取了個洋名dumpling,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直接叫它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語詞典》也把拼音“JIAOZI”收錄進去。
(原題為《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餃子終于擁有了“中國名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