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線上讀書會|語文也可以這么有趣、豐富、燒腦而深邃!

夢歌之“夢”——范靜嘩、臧棣解析貝里曼《夢歌77首》暨新書發布
時間:9月23日(周五)20:00-22:00
地點:新浪微博@雅眾文化
嘉賓:范靜嘩(詩人、譯者)、臧棣(詩人、批評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夢歌77首》是美國自白派詩人約翰·貝里曼的代表作。9月23日晚,我們邀請本書譯者、詩人范靜嘩和詩人、批評家臧棣來對談《夢歌77首》,重歷貝里曼詩歌世界中的荒誕現實和奇異夢境。

說不盡的歌德:紀念歌德逝世190周年研討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9:00-17:30
地點:騰訊會議(ID:900948089,密碼:123456)
嘉賓:李永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谷裕(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吳建廣(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教授)等
為紀念歌德逝世190周年,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德語文學分會主辦的本次學術研討會,將邀請多位學者分別以歌德的“人”、歌德晚年組詩、《浮士德》、歌德與中國女詩人“開元”等主題進行探討。

北京大學第六屆“文學與圖像”學術論壇
時間:9月24-25日
地點:騰訊會議(ID:485983287、340384385)
古往今來,文學與圖像相依相生,從文學直視圖像,或從圖像反觀文學,揭示文圖關系與知識生產,對文學史、藝術史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論壇主題為“跨文化、跨學科的圖像:文學及其他”,將聚焦跨文化美術史研究,探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藝術互動及其與文學、宗教、社會等不同領域之間的交互影響,尤其是為跨文化語境下文學與圖像的關系研究,探索新的路徑和方法。

民間信仰與明清時期西南社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9:00-18:30
地點:騰訊會議(ID:926448155、168667574)
嘉賓:楊煜達(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黃瑜(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研究員)等
西南學探索工作坊第八期,將邀請復旦大學楊煜達教授做專家講座:明代西南的白銀生產及相關問題,并有中山大學黃瑜等人的專題報告。

科幻新浪潮:她科幻
時間:9月24日(周六)9:30-11:30
地點:騰訊會議(ID:662717325)
主講人:宋明煒(美國威爾斯利學院東亞系漢學講座教授)
東南大學百廿校慶人文高端系列講座,本次邀請宋明煒老師為大家主講科幻新浪潮:她科幻。

蔡氏近體詩格律解釋法
時間:9月24日(周六)9:30-11:30
地點:ZOOM會議(ID: 9870415883,密碼: 243786)
主講人:蔡宗齊(香港嶺南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學習掌握近體詩格律,歷來很大程度上要靠死記硬背,先記住首句有平起仄起之別,然后記住句末又有不入韻和入韻之別,得出格律四式,最后再看著平仄圖表來背誦四式的格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講者在課堂上聽到導師高友工先生總結出建構近體律句、律聯、律絕、律詩的三項原則,茅塞頓開,發現原來四種格律都可以用分析方法推演出來。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講者不斷對這三項原則加以細化,發現了其他相關規律,并將格律四式簡化為兩式,從而發展出一個頗為系統的近體詩解釋法,運用于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課程,效果甚好。講者認為,較之傳統格律四式,此解釋法更為精簡準確,分析性強,引入中文世界詩歌教學或許也有同樣的效果。此法介紹完畢,講者將從比較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和杜甫《春望》入手,探討中英格式的形式和內容如何折射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以及思維方式。作為結語,講者將超越文學話題,暢談這兩種不同世界觀如何影響中國現代歷史進程乃至當今的國際政治和外交。
文學分析師的使命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
地點:嗶哩嗶哩·上海圖書館
主講人:金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和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雙聘教授)
文學評論和研究是文學中比較邊緣的工作領域,優秀的文學作品離不開批評者的助推力量,文學作品正是由創作者、讀者和批評者共同完成的。文學分析師的使命就是,在文本中看到普通讀者看不到的東西。本場講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何謂文學解讀,說明“專業讀者”的解讀有何與眾不同,又應該如何向“普通讀者”學習,主要提到的文本包括《百年孤獨》、《李爾王》、《堂吉訶德》。

《白鹿原》:一個民族的秘史
時間:9月24日(周六)15:00-17:30
地點:騰訊會議(ID:296700742)
主講人:楊素秋(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
9月24日,群學書院聯袂梅園經典共讀小組,將以線上講座的方式,在陜西科技大學楊素秋老師的講述和南京大學的陸遠老師的評議中帶領大家進入陳忠實《白鹿原》的文學現場,在特殊的地域文化和社會情境中尋得一份共同的鄉愁。

朱光潛與德國古典悲劇理論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騰訊會議(ID:46616164009)、嗶哩嗶哩(房間號:22476856)
主講人:丁爾蘇(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特聘教授)
朱光潛是我國最早從事悲劇理論建構的學者之一。上世紀30年代,他以博士論文的形式與德國古典悲劇美學展開一場對話,提出不少至今仍然很有價值的見解。總的來說,朱先生既不欣賞黑格爾過于樂觀的“永恒正義”之說,也不認同叔本華過于悲觀的“退讓”理論。無論在人生哲學還是美學觀念上,他都傾向于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尼采。可惜尼采的悲劇死亡論與史實相去甚遠,導致朱光潛在同一問題上出現偏差。盡管如此,尼采和朱光潛都努力將悲劇與文化背景進行連接,這一點值得后人借鑒。

拉美現代文學的獨立宣言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豆瓣APP(搜索“光啟拉美”)
嘉賓:魏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范曄(北京大學西葡意語系主任)、蔡瀟潔(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19世紀開始,拉美各國獲得政治獨立后,怎樣實現“文學獨立”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如何用西班牙學來的語言說出自己的話語?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找到屬于自己的表達?在“歐洲主義”和“本土主義”之間如何取舍?佩德羅·恩里克斯·烏雷尼亞為拉美文學創立自己的典范標準,是“新大陸”尋求自我表達的初試啼聲。他是多米尼加國寶級的文學家,也是博爾赫斯所嘆服的博學大師,流亡一生,寫下拉美現代文學的獨立宣言。本場活動,邀請“拉美思想譯叢”主編之一魏然、北京大學西葡意語系主任范曄與《尋找我們的表達》譯者蔡瀟潔,一起聊聊這位“新大陸”的傳奇人物,分享翻譯過程以及譯叢背后的故事。

我們都是馬克洛爾:用不斷的失敗把人生過得波瀾壯闊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中信出版集團微信視頻號、單讀微信視頻號、上海圖書館信使微信視頻號
嘉賓:趙松(作家)、金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與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聯聘教授)、張引弘(譯者、編輯)
9月,中信出版x上海圖書館x單向空間將聯合從哥倫比亞作家阿爾瓦羅·穆蒂斯與他的由七個部分組成的小說群《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運》出發,聊聊我們自身和時代,大海和森林,以及并不魔幻的拉丁美洲,跟隨主人公馬克洛爾去往世界的每一個港口,用不斷的失敗把人生過得波瀾壯闊。9月24日,作家、評論家趙松和學者、譯者金雯以及法語譯者、編輯張引弘將以“我們都是馬克洛爾”開啟本次文學月的首場沙龍,讓為現實拼搏的人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勇于探險,即使不斷失敗也能擁有波瀾壯闊的人生。

我的書房之旅——對話作家綠茶
時間:9月24日(周六)19:30
地點:冰川思享號微信視頻號
主講人:綠茶(書評人、作家、插畫師)
綠茶的《所幸藏書房》終于在全網登陸了。這是他歷時三年多“畫書房之旅”階段性作品,共收錄120間資深讀書人的書房,所以這不單單是他的作品,還是120位書房主人共同參與構成的圖文集。本周六,冰川將通過視頻號直播的方式,邀請綠茶介紹他所參觀過的書房以及他的畫作。

動物史研究的源流與旨趣
時間:9月25日(周日)10:00
地點:騰訊會議(ID:336397548,密碼:121000)
主講人:陳懷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哲學、宗教學院與國際語言文化學院合聘副教授)
陳懷宇老師的研究領域包括中國中古史、絲綢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與美術,代表作有《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等。本次講座,我們邀請他來談談動物史研究的源流與旨趣。

胡適撰寫《白話文學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從1920年代胡適對梁啟超關于《孔雀東南飛》與佛典關系的批評說起
時間:9月28日(周三)19:30-21:30
地點:ZOOM會議(ID:92100721718,密碼:163038)
主講人:朱慶之(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講座教授)
由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主辦的人文講座系列,本期邀請朱慶之教授從1920年代胡適對梁啟超關于《孔雀東南飛》與佛典關系的批評說起,談談胡適撰寫《白話文學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早期中國及羅馬帝國的法律與道德
時間:9月29日(周四)21:30-23:30
地點:ZOOM會議
嘉賓:白彤東(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Benjamin Straumann(瑞士蘇黎世大學歐洲研究會研究委員會歷史教授、美國紐約大學古典研究教授)
“大分流:法律、正義和帝國的比較研究”講座系列,本場的兩位主講嘉賓——白彤東教授將討論法家對儒家以道德為精英政制的基礎的批判,與此同時,Benjamin Straumann教授將探討道德、法律在羅馬政治倫理中的角色。Loubna El Amine博士將就兩位講者的觀點進行深入討論。
附:線下活動預告

北京|新時代與新的文學: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主題論壇
時間:9月24日(周六)10:00-12:00
地點:西城區東濱河路18號十月文學院
嘉賓:邱華棟(作家)、何向陽(評論家)、喬葉(作家)、張莉(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楊慶祥(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等
文學的新可能和新天地正在我們面前展開,廣大青年文學工作者如何用自己的才華與努力,去探索新可能、開拓新天地,使文學持續獲得自己全新的題材領域、想象方式乃至表達語法?9月24日,十月文學院,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新時代與新的文學”主題論壇,邱華棟、何向陽、張莉、楊慶祥、石一楓、鄭在歡等二十余位批評家、作家、文學編輯,與首屆“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計劃”入選作家展開討論。

北京|講述每一代人的青春故事——《世界上所有的沙子》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北京坊東區PAGEONE書店3F
嘉賓:賈行家(作家)、東東槍(作家)
新書《世界上所有的沙子》用雜文的形態構建九場有關歷史、文化、社會、文學和藝術的對話。本周六,東東槍和本書作者賈行家準備與各位來客交流: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都有什么樣的青春故事?那些故事在書頁上講述,在熒屏和銀幕上顯影,在收音機磁帶和播放器里播放時,呈現出了什么色彩?你又會為我們帶來自己的什么故事呢?

北京|《藝術史的另一半: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新書分享活動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廣渠路3號競園圖片產業園區12C刺魚書店
嘉賓:李君棠(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比較文學專業碩士)、垂垂(插畫師、繪本作者)
50年前,第一代女性主義藝術史家琳達·諾克林用一篇《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發出了女性主義藝術史這個領域的先聲。日前,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全新的藝術史科普漫畫《藝術史的另一半: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作者借用了琳達·諾克林的題目,以漫畫形式為我們呈現了一部輕松易讀的、從女藝術家視角寫就的藝術史。科普作品的創作,同樣是在參與塑造“常識”。作者如何從女性藝術家的角度,重新想象一種藝術敘事中的“常識”?

北京|法律人真的理解法律嗎?——人類制度文明與法律的未來
時間:9月24日(周六)14:3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嘉賓:蘇力(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鄭戈(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張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員)、桑本謙(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教授)、戴昕(北京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勞佳琦(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法律最古老的源頭應該是個最簡單的算法,即“返還法則”,它是人類制度文明的邏輯起點,也是民法和刑法的共同源頭。桑本謙的《法律簡史》一書講述了從返還法則到復雜法律制度的演化史,以此呈現法律的深層邏輯,打破部門法的界限,以聯結思維取代割據思維,把不同門類的法律知識點重新組合,進而實現法學內部及法學和其他學科的融會貫通。

北京|如何重返民國文學現場——《陶庵回想錄》讀書沙龍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西街51號雍和宮壹中心B座一層雍和書庭
嘉賓:止庵(作家、學者)、謝其章(藏書家、現代文學史料專家)、史航(編劇、策劃人)、袁一丹(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宋希於(文史研究者)
陶亢德,浙江紹興人,早年在蘇州當學徒,曾去東北謀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因受鄒韜奮賞識而任《生活》周刊編輯,后協助林語堂編輯《論語》《人間世》。1935年創辦人間書屋,與林語堂合作創辦《宇宙風》雜志。后創辦亢德書房,主持太平書局。1949年后,曾先后在革新書店、上海群聯出版社、新知識出版社、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任編輯。《陶庵回想錄》是陶亢德的回憶錄,撰寫于上世紀80年代初,一直沒有公開發表。9月24日晚,我們將邀請作家、學者止庵,藏書家、現代文學史料專家謝其章,編劇、策劃人史航,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袁一丹,文史研究者、也是本書特約編輯宋希於來到雍和書庭,共同走近陶亢德的歷史回憶,重返民國文學現場。

北京|邊喝邊寫,邊喝邊讀——布考斯基新書發布酒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北街6號院15號樓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張健(譯者)、里所(詩人)
《邊喝邊寫:布考斯基詩文集》收錄了布考斯基的眾多“酒鬼杰作”,形式眾多,有詩歌、訪談、散文和小說。這些作品是布考斯基的底層生活和寫作現場的實錄。經此,我們有機會看見布考斯基的靈魂。

北京|我的枕邊書——《破產書商札記》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4樓SKP RENDEZ-VOUS
嘉賓:王強(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董強(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院長)
《破產書商札記》以破產書商的第一人稱視角,一面呈現了書商日常生活方式的種種細節,另一面也講述了關于書籍札記的內容。《破產書商札記》這本小書魅力何在?作為藏書家的王強老師有這么多選擇,這本書究竟有什么魔力成為他的枕邊書,讓他在人生的諸多時刻常常翻閱?并且還將第一次翻譯也獻給了本書?書名中的“破產”一詞又隱喻和投射了什么?9月25日,我們邀請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老師與北京大學燕京學堂院長、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老師一起做客SKP,與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

北京|《寧靜時光的小船:簡·肯庸詩全集》新書分享暨讀詩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廣渠路3號競園圖片產業園區12C刺魚書店
嘉賓:張慧君(詩人、譯者)、阿西(詩人)、袁恬(詩人)
簡·肯庸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女詩人之一,是20世紀美國詩歌史上的重要詩人。《寧靜時光的小船:簡·肯庸詩全集》收錄了美國著名女詩人簡·肯庸的畢生詩作,此中譯本是漢語語境里對簡·肯庸詩歌作品的首次完整譯介。周日下午,我們邀請張慧君、阿西、袁恬三位詩人一起來分享簡·肯庸的詩歌。

北京|兩小時讓你愛上《紅樓夢》——《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4:30-16:3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西街51號雍和宮壹中心B座一層雍和書庭
嘉賓:劉曉蕾(作家、大學教師)、楊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莊秋水(作家、制作人)
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入門就是讀《紅樓夢》。讀過和沒有讀過《紅樓夢》,生命中有些東西是不一樣的。但《紅樓夢》這樣的經典巨著想要整本啃下來,無疑是阻隔在讀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幾次拿起,前五回都讀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進入紅樓世界?北京理工大學“最受歡迎的公選課教師”劉曉蕾攜新書《劉曉蕾<紅樓夢>十二講》做客雍和書庭,與作家楊早、莊秋水共話紅樓,兩小時讓你愛上《紅樓夢》。

北京|無需定義,允許一切發生——《不負熱愛:活出發光的自己》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東城區王府井大街138號APM4層PAGEONE書店
嘉賓:黃瀾(制片人)、吳越(演員)
我們相信,每一個女性都應該是不被束縛、不被塑造、不被定義的,允許一切發生:這次我們邀請到了金牌電視劇制片人、《非誠勿擾》點評嘉賓黃瀾和知名影視演員吳越。這個周日的午后,和黃瀾、吳越一起,聊一聊“無需定義”的生活態度吧。

北京|學術的溫度——影視教育和影視藝術研究之路暨《胡智鋒學術小品集》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6號SKP-S購物中心2樓SKP RENDEZ-VOUS
嘉賓:路英勇(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頤武(北京大學教授)、王一川(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顧亞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胡智鋒,作為一個有溫度的學者,他用自己的學術熱情深耕影視藝術研究、影視教育研究,見證了中國影視的發展,為打造中國特色的文藝評論話語和深入中國特色的影視研究提供了鮮活的經驗。其新書《胡智鋒學術小品集》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9月25日下午, 路英勇、張頤武、王一川、顧亞奇,楊乘虎,以及作者胡智鋒齊聚一堂,做客SKP-S展開對談,與我們分享《胡智鋒學術小品集》,感受“學術的溫度”。

北京|給這個堅硬世界的一點溫柔——笛安《親愛的蜂蜜》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9:00-21:00
地點: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北京坊東區PAGEONE書店3F
嘉賓:笛安(作家)、張莉(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石一楓(作家)、丁丁張(編劇、作家、媒體人)
《親愛的蜂蜜》以單身媽媽崔蓮一與熊漠北的愛情發展為線索,以熊漠北與崔蓮一的女兒成蜂蜜的互動為基調,探尋成年人的心靈與情感世界的維度。9月25日晚,我們誠邀各位讀者朋友與《親愛的蜂蜜》一起,展寄溫柔。

上海|聲音與記憶——諾獎作家石黑一雄作品誦讀會
時間:9月23日(周五)19:00-20:3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
嘉賓:黃德海(《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葉沙(電臺主持人)
《石黑一雄訪談錄》記錄了石黑一雄自我認知的演變和思想的豐富層次,收錄了石黑一雄的18篇精選訪談。9月23日晚,我們邀請《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黃德海和《子夜書社》創辦人葉沙來到思南書局,由《石黑一雄訪談錄》展開,共談石黑一雄的創作與思想,并與讀者一同回顧他過往的經典作品。

上海|中央銀行400年:如何制造與拯救金融危機
時間:9月23日(周五)19:00-20:3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云書院
嘉賓:徐瑾(財經觀察家、作家)、陳季冰(評論員、專欄作家)
現代金融的主角是中央銀行。400年來,各國的中央銀行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在《貨幣王者》一書中,青年學者徐瑾立足于金融常識,通過一系列財經事件和人物,描繪了17世紀以來的中央銀行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9月23日晚,知名青年學者徐瑾與資深媒體人陳季冰將來到朵云書院·旗艦店,從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下境況出發,結合《貨幣王者》一書,深入解讀金融危機、經濟變遷等話題。

上海|夜讀:鮑威爾回憶錄——《我在中國二十五年》新書發布會
時間:9月23日(周五)19:3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624號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嘉賓:邢建榕(上海市檔案局副局長、上海市檔案館副館長)、薛明揚(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蘇智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廖大偉(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偉長特聘教授)、王向韜(紀錄片導演)
他是著名的西方觀察家和評論家,是《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約翰·本杰明·鮑威爾,首位連載《毛澤東訪問記》的西方報人。他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寫下了這本他眼中的近代中國回憶錄(1917-1942)。一位美國記者筆下的近代中國,記錄著那段跌宕的歲月,歷史變遷和社會的進步悉數躍然紙上娓娓道來,戰爭的漫長歲月和職業的奇特經歷,甚至是對于中國未來的思考,都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周五晚,我們邀請本書的兩位譯者——邢建榕、薛明揚,以及蘇智良、廖大偉、王向韜三位嘉賓,與大家一起共讀這本書。

上海|改變語文——和倪文尖一起上課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皋蘭路16號思南書局·詩歌店
嘉賓:羅崗(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毛尖(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授)、倪文尖(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背影》里“我”和父親的關系究竟怎樣?《祝福》中到底是誰害死了祥林嫂?《圍城》究竟是誰圍住了誰?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我們真的都讀懂了嗎?文學閱讀有沒有方法?語文學習如何才能擺脫乏味和教條?國家統編版語文教材編寫者之一的倪文尖老師,將帶著他的新書《倪文尖語文課》,通過重讀古今中外文學名篇,向大家呈現文本精讀的趣味和魅力。本次活動還特別邀請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尖、羅崗兩位老師,和倪文尖一起上課,期盼有更多的語文教師與廣大文學研究者乃至大學、中學的學生們,一起愛上語文,一起改變語文!

上海|如何過上有意義的現代生活——《大歡喜:論語章句評唱》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馬當路458弄1號恒基·旭輝天地LG1二酉書店
嘉賓:李永晶(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許紀霖(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歷史系教授)、劉擎(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
在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沖擊下,儒學似乎正在遠離人們的生活世界。這究竟為何?又意味著什么?如何在物質豐富但生活卻充滿內卷的時代,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儒學對于建構心靈和社會秩序,還有價值嗎?在2022年的今天,我們該如何閱讀《論語》及其他古典著作?9月24日,我們邀請《大歡喜》作者李永晶副教授,知名學者許紀霖教授和劉擎教授,一起在二酉書店(恒基旭輝天地店),與我們聊一聊儒學思想在現代的發展,其所處的時代位置,以及它與人們現代生活的關系。

上海|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薩莉·魯尼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早見hayami(獨立撰稿人)、彭倫(群島圖書出版人)
今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攜手群島圖書出版了當紅女作家薩莉·魯尼的第三部長篇小說《美麗的世界,你在哪里》,小說聚焦后疫情時代下,經濟、政治、生態環境惡化,年輕人的迷茫和挫敗感。魯尼被譽為當代青年的代言人:沒有哪個年輕作家,能像薩莉·魯尼這樣纖毫畢現地展現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直擊我們的內心!活動邀請到本書的策劃人彭倫和獨立撰稿人早見Hayami一起聊聊薩莉·魯尼筆下的年輕人和我們這個時代的關系。

上海|書信里上海人的紙短情長
時間:9月24日(周六) 14:00-16: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張樂天(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在個人感性欲望與情感被當作資產階級思想批判的年代,書信是可以用作“談情說愛”的特殊載體,因此,人們會利用寫信的機會,珍惜那一方小小的信箋,努力在其上傾注豐沛的“兒女情長”。9月24日,建投書局邀請到復旦大學張樂天教授,與讀者們共同閱讀五組“真實”的書信,共同體會書信里上海人的紙短情長。

上海|霧島,起航——栗鹿《致電蜃景島》新書首發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栗鹿(作家)、吳越(評論家、《收獲》雜志編輯)、胡桑(詩人、譯者)、王蘇辛(作家)
栗鹿在崇明島出生、長大。在小說《致電蜃景島》中,她稱她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叫“霧島”的地方。過去和未來,夢境和記憶,如潮水般沖刷著這座島嶼,人心的不安像細小的沙石落入海中,最終裸露出巖石般的真相與力量。

上海|幾許清氣——紀念章汝奭先生新書發布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5:30-17: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一樓
嘉賓:車鵬飛(原上海畫院副院長)、石建邦(藝術評論家)、李天揚(《新民晚報》文體中心副總監)、邵琦(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顧邨言(藝術評論家)、羅剛(篆刻家)
章汝奭(1927-2017),蘇州人,學貫中西,譯著等身,兼擅詩詞古文及書法,并有《晚晴閣詩文集》《晚晴閣詩文續集》等問世。其書法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9月24日,藝術書坊將舉辦“幾許清氣——紀念章汝奭先生新書發布會”。活動中,車鵬飛、石建邦、李天揚、邵琦、顧邨言、羅剛等嘉賓,將帶來新書《章汝奭詩文集》和《幾許清氣:章汝奭先生紀念文集》,與讀者共同追憶、感悟章太炎先生侄孫,廣告學泰斗,詩詞、書法名家章汝奭的點滴往事和藝術造詣。

上海|重現古爾德的邊園——古爾德九十周年誕辰紀念暨《樂之邊園:格倫·古爾德文集》新書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8:30-20:3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莊加遜(作家、譯者)
9月25日是加拿大鋼琴家格倫·古爾德誕辰90周年紀念日。9月24日,我們將舉辦古爾德九十周年誕辰紀念暨《樂之邊園:格倫·古爾德文集》新書分享會,本書譯者莊加遜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書中精彩內容,觀賞聆聽古爾德影音片段,暢談自己對古爾德音樂、人生、思想、文字的理解。

上海|歷史學家的時代預言——《人類的明天會怎樣?:湯因比回思錄》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主講人:吳冠軍(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城市擁堵、教育焦慮、人工智能、核武器威脅……身處加速變革的時代,每一個關心人類命運的人都會發出疑問:我們該怎么辦?而“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半個世紀前就預言了今天的許多現實。他目睹和親歷了20世紀的人類世界巨變,以凡人之軀求索人類命運,在不斷地回望中追問明天。本次活動,我們邀請知名學者吳冠軍,為讀者分享《人類的明天會怎樣?:湯因比回思錄》,介紹湯因比對人類命運的關懷、湯因比給后世留下的思想財富,以及今天的我們應當如何在不斷加劇的變化中思考和面對現實問題。

上海|語言、家宅和星座——博納富瓦詩集《仍在一起》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21:00
地點:黃浦區皋蘭路16號思南書局·詩歌店
嘉賓:韓博(詩人、藝術家)、田嘉偉(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比較文學系教師)、秦三澍(復旦大學中文系講師)、陳慶(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后)
《仍在一起》是法國著名詩人博納富瓦生前最后一部詩集,也是詩人寫給他的親人、朋友和讀者的自白。本次活動邀請了著名詩人韓博、法語文學研究者田嘉偉以及本書的譯者秦三澍、陳慶,他們將會和大家一起聊聊博納富瓦的晚年寫作。

上海|談真憶舊賦深情:王水照先生的學術世界
時間:9月25日(周日)13:00-14:3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一樓
嘉賓:侯體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長)
王水照先生是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席教授,著名學者。學界同仁、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曾用“三個一”來贊美王水照先生的成就與貢獻:所謂“一代之學”,是指他在宋代文學研究中取得的開拓性、典范性成就;“一個方面之學”,是指他在中國文章學方面所做的篳路藍縷、奠基性工作;“一以貫之之學”,則是對其從未消退的學術熱情、從未鈍去的學術敏感最好的描述。9月25日,王水照先生的弟子、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侯體健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長高克勤,將在上海古籍書店一樓舉辦講座暨簽售會。活動中,兩位嘉賓將以對談的方式追憶王門問學往事,分享王水照先生的學術歷程、學術門徑和學術追求,帶領讀者走近王水照先生的學術世界。

上海|手卷中的山水畫之美
時間:9月25日(周日)13:00-14:3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三樓
主講人:邵仄炯(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9月25日,藝術書坊將舉辦“手卷中的山水畫之美”主題講座。講座中,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邵仄炯將以山水畫手卷欣賞為主題,圍繞力作《讀懂中國畫:畫家眼中的五十幅傳世名作》,通過不同的視角,結合自身的創作經驗,帶領讀者體會歷代山水畫手卷的藝術敘事。

上海|《風行水上》新書發布會暨書畫藝術翰墨緣創作談
時間:9月25日(周日)13:30-15: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一樓
主講人:徐建融(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9月25日,著名書畫家,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建融,將在藝術書坊舉辦“《風行水上》新書發布會暨書畫藝術翰墨緣創作談”。活動中,徐建融先生將攜新書《風行水上:徐建融隨筆集》,與讀者一起縱論書畫、暢談藝術、懷師憶友,并為購書讀者簽名、鈐印、題上款。

上海|離散的人,尋著故事回家: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作品上海首發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孫甘露(作家)、小白(作家)、毛尖(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作家)
2022年9月,距古爾納摘得諾獎桂冠不到一年時間,古爾納作品第一輯的5部代表作——《天堂》《來世》《贊美沉默》《最后的禮物》《海邊》終于與讀者順利見面,這也是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到國內,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古爾納作品的譯介引進。9月25日,我們邀請著名作家孫甘露、毛尖、小白,及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黃昱寧,與讀者們走進這位新晉諾獎作家古爾納的文學世界。

上海|從《獨樂園》到《清明上河》——仇英與司馬光、張擇端跨越時空的對話
時間:9月25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金哲為(自由撰稿人)、石帥帥(圖書編輯)
北宋熙寧六年,賦閑洛陽的司馬光在尊賢坊北關買田二十畝,親自設計建園。一反孟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司馬光別有用意地將建成后的新園命名為“獨樂園”,并在那里度過了十三年辛苦著書(《資治通鑒》)卻無世俗之累的悠悠歲月。建成沒多久,“獨樂園”就已聲名遠播,后世也毫無懸念地成為無數士人的夢中園林。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以之為題入畫,一卷近四米長的手卷將園中種種描摹入微,卷后文徵明的手書更為之增色。在這幅堪稱現今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的中國畫里,蘊藏了司馬光怎么樣的設計理念?和沈周、文徵明、唐伯虎齊名的繪畫大師仇英又是如何用畫筆轉譯司馬光的精神?他又在哪些方面自出機杼,讓繪畫掙脫出歷史記載——文字的限制,和四百多年前的北宋大賢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他仿北宋張擇端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里,仇英又是如何再次實現這一象外之意,達到毫不遜色甚至青出于藍的境界?

上海|《海派》有看頭名家簽售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4:0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624號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嘉賓:陳子善(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 張偉(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鄭有慧(鄭逸梅女孫)、鄭源(鄭振鐸之孫)、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王金聲(收藏家)
本周日下午,值《海派(第2輯)》新書出版之際,我們邀請6位名家(海派大家、名家后人、知名學者)齊聚市中心繁華地帶淮海中路舉辦《海派》簽售會,與讀者一起暢聊海派。

上海|跟著“大家”通識經典——《中華經典通識》讀者見面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5:30-17: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一樓
嘉賓:陳引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詹丹(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郭永秉(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國剛(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竺洪波(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中華傳統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和命脈,是我們中國人的必讀書。但是,如何快速而準確地了解流傳了千年的中華經典,如何一本書讀通、讀懂一部經典,是普通讀者面臨的難題。9月25日,復旦大學教授陳引馳、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國剛、復旦大學教授郭永秉、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竺洪波、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詹丹等嘉賓,將在上海古籍書店舉辦“跟著‘大家’通識經典——《中華經典通識》讀者見面會”。活動中,嘉賓將以三位線下、兩位線上遠程聯動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帶讀者讀通《莊子》《資治通鑒》《老子》《西游記》《紅樓夢》等中華傳統經典。

上海|重讀陶淵明
時間:9月27日(周二)14:00-15:3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一樓
嘉賓:楊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劉奕(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我們真的了解陶淵明嗎?陶淵明的詩文平易清淺,似乎無待細究就能理解,但為何偏偏是陶淵明,影響了中國千年來的文學審美?9月27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焄和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劉奕,將以對談的形式,結合《尋幽殊未歇:從古典詩文到現代學人》這部學術隨筆集,在上海古籍書店舉辦“重讀陶淵明”主題講座,講述中古時期特殊文化背景下陶詩平淡背后的深意。

廣州|希望已達之后的不安——芥川文庫分享會
時間:9月25日(周日)15:00-17:00
地點: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負一層MU35號方所
嘉賓:Midori(圖書編輯)、汐和(設計師)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某阿呆、短命鬼才、中二偶像、短篇小說之神、深深悲哀的人,都是他——芥川龍之介。芥川所凝聚的是那個時代的自由精神和懷疑主義。恰逢芥川龍之介誕辰130周年,9月25日,我們邀請一頁芥川文庫系列責編Midori、獨立設計師汐和到方所廣州店,與大家一起聊一聊當下閱讀芥川的意義所在以及一頁芥川文庫的誕生始末。
南京|商務印書館×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術論壇
時間:9月24日(周六)10:00-17:00
地點:棲霞區仙林大學城杉湖東路9號負二層可一書店·仙林藝術中心
嘉賓:宋亞輝(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翟學偉(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周曉虹(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教授)等
2022年適值商務印書館成立125周年,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特舉辦社會科學學術論壇,邀請南京大學知名學者就新近推出的幾種優秀學術著作展開討論和對話。論壇共分三個主題分享,分別就四本新書進行探討:《超越公私二分:風險領域的公私法合作理論》、《中國人的社會信任:關系向度上的考察》和“新中國工業建設口述史”系列的兩本。

南京|身心修煉:成人的智慧——《身心修煉:儒家傳統的功夫論》首發式
時間: 9月24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嘉賓:彭國翔(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求是特聘教授)、白欲曉(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卞紹斌(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科學系教授)
哲學講的是人與世界的關系。在中國傳統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國哲學骨子里就是安身立命的智慧。“鬧市中的哲學課”第四期,我們在南京萬象書坊討論身心修煉:成人的智慧。這次活動的主講嘉賓是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求是特聘教授彭國翔老師,他的新書《身心修煉:儒家傳統的功夫論》剛剛出版,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白欲曉、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科學系教授卞紹斌、將作為對談嘉賓,和讀者一起交流中國哲學問題。

南京|悲傷,或永生——《韓東四十年詩選》新書發布暨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韓東(詩人、小說家)、蘇童(作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毛焰(藝術家)、小海(詩人、《蘇州雜志》主編)、傅元峰(南京大學教授)、馬鈴薯兄弟(詩人、圖書策劃人)
《悲傷或永生:韓東四十年詩選:1982-2021》是當代漢語文學重要的詩人、小說家,“第三代詩歌”標志性人物韓東四十年詩歌寫作作品集萃,由詩人親自編選。9月24日,《悲傷或永生》作者韓東將與作家蘇童、藝術家毛焰、詩人小海、南京大學教授傅元峰、詩人馬鈴薯兄弟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大家聊一聊自己的詩歌創作。

南京|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小海四十年詩選分享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9: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小海(詩人、《蘇州雜志》主編)、葉兆言(作家)、韓東(詩人、小說家)、李黎(詩人、小說家)、馬鈴薯兄弟(詩人、圖書策劃人)
作為年少成名的天才詩人,對第三代詩群產生重要影響的“他們”流派的開創者和代表性詩人之一,小海在人群中寫詩,四十年漫長的潛心創作結集成《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本周六,詩人小海將帶著他最新詩集——四十年詩選《世界在一心一意降雪》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作家葉兆言,詩人、作家韓東,評論家何同彬,詩人、圖書策劃人馬鈴薯兄弟,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李黎一起暢談創作內部的詩歌實踐與創作之外作家間的往來交游。

武漢|西摩·斯坦自傳《聽見天才:塞爾唱片和獨立音樂的故事》全國巡講會
時間:9月24日(周六)14:30
地點:江岸區惠濟路3號卓爾書店
嘉賓:余永黎(音樂人)、王江(音樂策劃人)、宋一壯(唱片店主理人)
《聽見天才:塞爾唱片和獨立音樂的故事》全國巡講會·武漢站將于年9月24日在武漢卓爾書店澳門路店舉行,項目總策劃人、中國資深音樂策劃人王江,譯者余永黎,和小宋CD創始人宋一壯共同擔任嘉賓。現場譯者老師也將演唱書中提及的大咖樂隊的作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