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陪TA走過青春期13|青春期的父子關系,怎么做能避免緊張
你有沒有過被老師告狀的經歷?今天我來考大家一個問題。
面對即將爆發的沖突,你會怎么做?
題面是這樣的:
初二的兒子放學進家門,爸爸正在接電話:“這孩子真是!氣死人了!我們肯定會好好督促他。”這一看就是老師告狀了。爸爸放下電話,氣得用手指著他:臭小子,你回來干嘛!天天惹事!男孩聽了這話,沒吭聲,一拳砸在自己臥室的房門上。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我們來設想一下。
“你要造反?!”“你還想打老子是嗎?”爸爸更生氣了,父子之間可能要上演一場劇烈的沖突,搞不好兒子就此離家出走。
假設我們是這個父親,怎么做可以避免沖突朝糟糕的方向走呢?
人就像冰山,被看見的只是一小部分
家庭治療中的薩提亞流派有一個技術叫畫“冰山圖”,它的觀點是:我們習慣了看一個人做了什么而評判TA是好是壞,這種了解很淺很外在也很受限制,完整的人就像冰山,被看見的只是露在海面上的一點點,藏在海里的部分是這個人的感受、想法、期待、渴望等等,而這些才是這個人更加本質和重要的部分。
看見海底的部分,可以找到更多解決辦法
如果能看見這個男孩隱藏的東西,我們可能就有了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先猜一下,這個男孩一拳砸到墻上,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嗯,他很憤怒,“為什么爸爸永遠不相信我呢?”他可能很期待爸爸公平地對待他,先問問他具體發生了什么情況,而不是聽老師的一面之詞。他內心渴望爸爸覺得他是一個好孩子。
如果爸爸愿意潛一下水,看到了孩子的這個部分,他可能就不會直接懟回去,可能會心軟、會被打動:“你先跟我說說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
你的孩子有哪些讓你很難忍受的行為?我們也可以試著用“冰山圖”的方式去觸摸他們內心隱藏的部分,找到更多的解決辦法。
作者簡介:
尹琳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發展心理學碩士,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本欄目以公開回信的方式回答讀者有關親子、情感、自我成長等問題,您可寫下自己的困惑發送郵箱:yinlin@thepaper.cn,以及關注@澎湃親子。我們將對來信進行匿名處理,并隱藏關鍵隱私信息,以分享給有類似困惑的朋友,若您實在不愿公開發布,請在來信中注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