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刊:有領導不信中央信“大師”甚至被政治騙子蒙蔽
十八大以來,共有440多名中管干部因嚴重違紀受到懲處,令人扼腕。追根溯源,他們無一不是理想信念動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喪失自信,乃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全面蛻變,最終把自己送上不歸路。諸多案例反復證明,黨員干部一旦喪失“四個自信”,永遠忠誠于黨和人民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最終沒有不出事的。
前段時間,一部記錄共產黨情報人員雖歷經磨難卻始終堅守信仰的連續劇《風箏》熱播,令萬千觀眾心潮澎湃。今年1月,作為中央特科最后一人,百歲功臣姚子健老先生故去,更引發對隱蔽戰線英雄的無限追思。人們不禁要問,在那些行走于刀尖的暗黑歲月,是什么讓那些英雄赴湯蹈火、舍生忘死?曾經的錚錚誓言中自有答案:“我自愿參加中央特科,不計較個人得失和榮譽地位,隨時準備被捕犧牲……堅決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到底,誓做一名無名英雄!”的確,就是那九死不悔的忠誠、堅若磐石的信仰,和對勝利終將到來的堅定信心,讓他們在如晦風雨中奮勇前進、向死而生。
共產黨人的自信,源于理想,成于堅守。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之際,資本主義、改良主義、民粹主義等紛紛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馬克思主義一經引入,就以其巨大的理論魅力成為中國革命的指路明燈,它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最崇高的理想和奮斗的終極目標。朱德曾任云南警務處處長兼省會警察廳廳長,但他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并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之后,毫不猶豫拋棄高官厚祿,與舊勢力分道揚鑣,終身緊緊追隨黨。葉劍英、彭德懷、陳賡等人無不如此,他們堅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使在我們黨最困難的時候都矢志不移,歷經考驗、信仰彌堅。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乃至今天的黃大年、羅陽等,一代代共產黨人放棄安逸舒適的環境和優厚的生活待遇,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詮釋忠誠,為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接續奮斗,換來了中華民族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無論順境逆境、高潮低谷,真正的共產黨人始終信心滿懷、忠貞不屈,從未曾動搖半分。
然而,也有一些黨員在前進路上因為種種原因對共產主義喪失信心,背棄信仰、拋卻黨性,與初心漸行漸遠。革命戰爭年代,有人因為敵我力量懸殊而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淪為可恥的叛徒。和平年代,有人為利益所蠱、為干擾所惑,認為社會主義太長、共產主義太遠、馬克思主義太舊,不能太當真,言行之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毫無信心,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屑一顧,只顧攬權、撈錢、享樂,影響極壞。過去五年被嚴肅查處的領導干部中,就有不少這樣的壞典型,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不信中央信“大師”,為求名利、保“平安”設佛龕、供佛像,甚至鬧出被政治騙子蒙蔽的黑色幽默;有的對中央正風反腐的決心觀望猶疑,對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聞,看不到反腐敗斗爭的光明前景;有的認為腐敗是千古難題、世界難題,共產黨終究也無法徹底解決,于是放縱自己隨波逐流、腐化墮落。“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堅持和加強“四個自信”,說到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是對黨的領導的自信。沒有“四個自信”,何來“四個意識”,更遑論對黨無限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要堅定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諱言甚至丟掉遠大理想。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面前,在市場經濟商品交換原則的沖擊面前,堅守理想信念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黨員干部必須始終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永葆共產黨人忠誠于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原標題為《喪失“四個自信”,何來對黨忠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