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評農村移風易俗治理:讓文明鄉風吹遍鄉村大地
由熟悉基層、熟悉群眾的縣鄉長主持策劃演出;有的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說唱和街舞,將當地農村新風尚娓娓道來;有的用當地傳統曲藝形式,講述如何化解高價彩禮給村民帶來的困擾……這不是什么流行節目的現場,而是第三屆“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優秀節目展演。形式新穎多樣,內容取材自農民身邊人身邊事,充分反映了新時代鄉村新風貌。

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專項治理從今年8月持續到明年12月。此外,今明兩年的9月還確定為“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
為啥要在農村提倡移風易俗?從大處著眼,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風文明賦能鄉村振興。從小處打量,過去在農村,高價彩禮難以禁絕、“無事酒”“人情債”負擔較重、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各方也高度關注。經過一系列治理,各地移風易俗已取得不錯成績,但不可回避的是,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抓重點領域、抓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勢在必行!
先立規矩再治理,依法依規才能行之有效。不少地方已經開展了調研摸底,并把移風易俗寫進了村規民約。有了“規矩”,好成“方圓”。提倡什么文明新風、反對什么陳規陋習,紅白喜事該怎么操作、不該做什么……規定印在紙上、貼在墻上,農民群眾辦事有了參照和依據。同時創新開展文明積分、道德超市、紅黑榜等好做法,發揮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帶動作用,讓農民群眾主動參與、積極自治,在實踐中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時間久了,自然更容易糾正不正之風,樹立并推廣文明新風。

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移風易俗好推進。“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這句在農村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正是說明了,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落實,群眾才能心服口服、積極響應。完善農村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的規定,嚴格落實農村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報備制度,不僅能加強黨員、干部抵制超標準、超規模的婚喪宴席和人情往來的自覺性,也能更好為農民群眾作表率,帶動他們主動自我管理、自覺踐行移風易俗。
農村移風易俗絕非一日之功,需要綿綿用力、下足功夫。人情負累減下去,良好風尚加起來,讓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等文明新風勁吹廣袤鄉村大地,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必將得到更好弘揚傳承,農民精神風貌和鄉村文明也必定不斷煥發新氣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