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求解磷石膏綜合利用難題,湖北“懸賞”千萬元廣發科技英雄帖
據湖北人大官方微信號9月19日消息,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2022年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與綜合利用科技攻關課題發榜會,會上發布了5個“揭榜掛帥”課題,面向全國廣發科技“英雄帖”。
這5項課題分別為“中低品位磷礦源頭減量技術及示范”“磷酸生產過程磷石膏源頭轉化關鍵技術及示范”“磷石膏超溶提純及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及示范”“磷石膏共浮選凈化關鍵技術及示范”“百萬噸級磷石膏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及示范”。湖北省科技廳面向全社會征集揭榜方,經費支持額度為100萬元-200萬元/項,總經費1000萬元。
“我們誠摯邀請全國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歡迎有研究開發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或其組成的聯合體來積極踴躍參與揭榜。”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治田說。
湖北涉“三磷”企業約占長江流域7省市總數的四分之一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曾報道,我國磷礦、磷肥和含磷農藥制造等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簡稱“三磷”)密集分布在長江中上游,是導致長江中上游局部區域總磷超標的重要原因,也是這些區域水質改善的關鍵。許多磷石膏庫沿江、沿河分布,有的磷石膏庫滲濾液回水池和長江僅一壩之隔、近在咫尺。大量磷石膏長期堆存一處,存在環境隱患。
2019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將“三磷”的排查整治作為長江減“磷”的攻堅目標。湖北省涉“三磷”的企業共210家,約占長江流域7省市總數的四分之一。

截至2021年9月,湖北省共有磷石膏庫(含在用、閉庫和停用)37座,總占地15.8平方公里,相當于1800個標準足球場。其中有18座距長江和漢江干流不足5公里,最近1座距離長江僅50米。 資料來源:湖北省應急管理廳
2020年湖北省磷石膏產生量達2996萬噸,較2015年產生量增加125萬噸。由于資源化綜合利用不夠,截至2020年底,全省37座磷石膏庫的磷石膏堆存量已達2.96億噸。
這些磷石膏庫有18座距長江和漢江干流不足5公里,最近1座距離長江僅50米。大量堆存的磷石膏不僅侵占了土地資源,其中含有的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和水溶性氟也對長江水環境安全構成較大風險隱患。
“懸賞”千萬元破解磷石膏綜合利用難題
解決磷石膏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必須采用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法,也即“削存量、減增量”。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葉學東曾經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磷石膏是用硫酸分解磷礦萃取磷酸過程中的副產物,磷酸是生產高濃度磷復肥、飼料磷酸氫鈣的主要原料,制取1噸磷酸約產生5噸磷石膏。磷石膏產生量大又相對集中,且含有一定雜質,磷石膏資源化利用是世界性難題。
葉學東表示,在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基礎研究等方面,仍是企業自主科研攻關。部分院校雖然也在做相關科研,但研究成果與產業化脫節。
為進一步提升湖北磷石膏污染防治創新能力,解決磷石膏綜合技術治理瓶頸,推動磷化工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湖北省科技廳近日發布了磷石膏污染防治與綜合利用科技攻關5項課題。
“此次榜單的技術需求具有先進性和具體性的特點,從源頭污染防治到末端治理兩手發力,工業污染防治向縱深推進,對于全省乃至全國的磷化工產業發展與磷化工污染防治都具有示范帶動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表示,迄今為止,全世界磷石膏的有效利用率不到10%。如何低成本處置和規模化利用磷石膏,缺乏可資借鑒的成熟技術,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磷化工產業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而我國磷化工產業主要聚集在長江中上游的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磷石膏污染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關乎長江大保護的成敗。
作為磷石膏下游企業,湖北力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波表示,湖北基本都是中低品位磷礦,初級產品多、副產有害廢物多、處理成本高,生產磷石膏建材產品的下游企業被很多難題“卡脖子”。
“我們有大量的實踐經驗,迫切需要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研究、破解技術瓶頸。”柴波說。
在發榜會上,湖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治田表示,磷石膏綜合利用是湖北省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此次開展磷石膏污染防治與綜合利用科技攻關課題發榜活動,就是要通過“揭榜掛帥”的方式,鼓勵有能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及重點企業開展協調攻關,著力攻克磷化工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進一步提升湖北磷石膏污染防治科技創新能力,為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更好地助力長江大保護。
“我們誠摯邀請全國各類科技創新主體,歡迎有研究開發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或其組成的聯合體來積極踴躍參與揭榜。”劉治田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