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謝伯陽聽取關于黃河下游懸河治理的匯報|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一級學科建設(05)
2022年9月16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理事長謝伯陽同志聽取了綠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王飛博士、前所長李銳研究員等關于黃河下游懸河治理的匯報。
王飛和李銳研究員向謝伯陽理事長匯報了關于黃河下游懸河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治理的主要技術及其出現的不足,并結合目前黃河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下降、洪水無法輸送粗沙以及下游水庫和河道依然逐年淤積增加的實際,提出了“粗沙細化、粗細分離”的懸河治理新技術,并詳細匯報了這一創新的科學原理和相應技術。

謝伯陽理事長認真聽取了匯報,并明確表示,懸河治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和當前黃河流域國家戰略緊密結合。
他說,盡管建國以來,黃河下游經歷了70多年的安瀾,但這并不意味著黃河已經長治久安了,更不能認為黃河下游懸河可以不治或者可以緩治,把泥沙放在高出地面的河道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謝伯陽理事長和王飛等專家還就粗沙細化技術、現有技術的改進、其他可能的新技術等進行了詳細討論。他強調,無論是防災減災,還是保障黃河下游地區安全,都需要結合近些年黃河水沙實際,積極開展懸河治理討論和研究,鼓勵大家提出新理念新方法。

謝伯陽理事長建議,針對粗沙細化這種創新方法而言,需要開展和實驗,盡快拿出更多證據以證明技術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在實地開展嘗試。同時,他建議盡快組織國內同行,開展討論,認真辨析,爭取形成一組與懸河治理相關的方案,向水利部等管理部門提出建議,請更多相關行業和科學家一起,聯合攻關,參考河流泥沙運動的自然過程,從歷史演化角度考慮,以實現黃河長治久安為目標,穩步推進治理黃河下游懸河的長期目標。
謝伯陽理事長表示,愿意與水保所和相關單位的專家一起推動懸河治理,積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


(圖源:王飛)
文/王飛 審/Daisy,Linda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