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民調查⑥被訪高學歷人才中,碩博學歷占比不高
【編者按】
5100多戶家庭問卷、8600多份成人問卷(15歲以上)、近1900份少兒問卷:上海大學“數據科學與都市研究中心(Center for Data and Urban Science, CENDUS)”歷時一年于2017年7月完成了上海都市社區調查(Shanghai Urban Neighborhood Survey, SUNS)。
調查對上海540個社區進行數據搜集,問卷對象包括居(村)委員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活動以及社會工作者等社區治理主體。調查人群包括戶籍人口、非戶籍人口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關注的問題有就業、移民態度、教育、住房等公共話題。
澎湃研究所經授權選摘刊發調查的部分內容。本文主要針對來滬人才的生活情況、收入水平、對上海的態度,以及去留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被調查的高學歷人才所在單位超過半數成立了黨組織,而在滬高學歷人才的入黨比例為25.1%。


最近各地政府也都在提供各種有競爭力的條件來吸引人才,那么上海的人才主要來自于哪些地方?在上海的生活情況如何?對上海的評價如何呢?是否會離開上海?上海大學“數據科學與大都市研究中心”的都市社區調查數據(SUNS)對該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如何界定高學歷人才
在調查樣本中完成學歷的總人數有6430人,其中高學歷人才的總人數為227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高學歷人才中,大專學歷的有933人,達到了高學歷人才的四成;而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數為1117人,占比接近高學歷人才總數的一半;而研究生學歷(包括碩士和博士)的人數只有222人,占比也僅為10%。這說明上海市的高學歷人才中,以大專、大學學歷的為主,而研究生學歷的人數規模、占比都相對來說比較低,上海未來應進一步加大對研究生學歷人才的引進力度。
25%的在滬高學歷人才是中共黨員
在滬的高學歷人才以本科學歷為主,主要是在上海、江蘇、安徽讀完大學在滬工作,超過70%的高學歷人才在制造業、金融業、信息等上海市支柱行業就業,他們主要在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工作,工作的單位中超過半數的企業都建立了黨組織。
在滬高學歷人才中,黨員比例為25.1%,換言之,每四個高學歷人才中就有一個是黨員。高學歷人才的黨員比例遠遠高于低學歷人群中的黨員比例,是低學歷人才黨員比例的三倍。
大學和工作單位是這些高學歷人才入黨的主要地方。從這些高學歷人才入黨的地方來看,工作單位排在第一位,占比為一半,在大學期間入黨的比例也接近三成,說明工作單位和大學是發展黨員的主要場所。
十八大以來,各類組織中的黨組建設發展迅速。在滬的高學歷人才工作的企業是否建立了黨組呢?數據顯示高學歷人才工作的企業中超過半數企業都建立了黨的組織。高學歷人才企業建立的黨組的比例要比低學歷人群工作的企業高出20個百分點。
學歷與收入成正比
在學歷為大專的群體中,收入介于3500元和6500元之間的人數最多,有264人,占大專學歷人數的43.9%;而學歷為本科、研究生的群體中,收入超過10000元的人數最多,在學歷為本科的群體中,收入超過10000元的有375人,占比為43.9%;而學歷為研究生的群體中,收入超過10000元的有151人,占比為77%。
至于高學歷人才從事的職業,從各專業來看,工學專業的高收入群體比例最高,經管類的高收入群體比例最少,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經管類畢業生的基數比較大,而且工作崗位之間的工資差異也較大導致的。
在滬工作的高學歷群體中鍛煉身體的人數超過60%,其比例比低學歷群體鍛煉身體的比重還要高,但經常鍛煉身體的人數比重則略低于低學歷群體。
高學歷群體臨睡前上床后使用電子設備的比例要比低學歷群體高出20個百分點。高學歷群體上床后使用電子設備比例較高的原因可能在于高學歷群體白天工作比較緊張,沒時間用來瀏覽網上信息,只好等到臨睡前才有空閑瀏覽,這樣雖然比較節省時間,但是卻會影響休息質量,數據顯示,高學歷群體中有42%的人數在早晨醒來后感覺休息得不充分,比低學歷群體高出了7個百分點,而臨睡前使用電子設備可能是其休息不充分的一個原因所在。
愛上海勝過愛上海人
來滬工作的外地高學歷人才對上海、對上海本地人的態度是否有差異呢?在滬工作的高學歷人才對“上海”這個城市的喜歡程度要遠遠高于對“上海本地人”的喜歡程度。在1023個回答了 “您喜歡上海這個城市嗎?”問題的高學歷群體中,有650人表示“喜歡”上海這個城市,占比達到了63.5%;而“不喜歡”上海這個城市的只有55個人,占比僅為5.4%。而在1022個回答了“您是否喜歡上海本地人”問題的高學歷群體中,只有371人表示“喜歡”上海本地人,占比為36.3%;有8.4%的人表示“不喜歡”上海本地人。喜歡“上海”這個城市的要比喜歡“上海本地人”的高出將近三成。
你會離開上海嗎?
吸引人才是當前各個城市工作的重點,但在各個城市展開吸引人才大戰的過程中、城市能否最終留住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能否留住人才也就決定了未來競爭中城市是否可以勝出。那么上海吸引了如此多的高學歷人才,是否可以留住他們呢?這些高學歷人才是否會離開上海呢?
數據顯示在外地讀完大學離開上海的比例是在上海讀完大學的兩倍多。在對回答是否會離開上海的問題中,224位在外地讀完大學的人有離開上海的打算,占在外地讀完大學總人數的30.9%;僅有37位在上海讀完大學的人有離開上海的打算,占在上海讀完大學總人數的13.1%。可見,高學歷群體中是否有離滬意愿與其大學所在地有非常大的關系。在本地就讀大學的外地高學歷人才,工作后離滬比例更低。
為什么在外地讀完大學離開上海的意愿更高,可能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是拿到上海戶口比較難。在外地讀完大學來滬工作拿到上海戶口的概率會比較低。其次是外地讀完大學在滬的網絡也可能比較弱。在外地讀大學的在滬工作的高學歷人才,其讀書時的同學在滬的比較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