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戰后德國最長組閣談判終落定,德政局將重回“大聯合”政府
四個半月,從選舉結果出爐,到組建“大聯盟政府”組閣協議談判結束,這是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陷入最長時間的政治僵局。
當地時間2月7日上午,歷經幾乎整整一晝夜的談判,德國籌組大聯合政府的最后一輪談判終于落下,德國傳統兩大政黨陣營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最終達成組閣協議草案,從而終結了自去年9月大選以來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政治僵局,也避免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組建一個少數派政府、或是重新選舉的可能。
接下來,社民黨45萬黨員將就組建大聯盟談判協議草案的內容進行投票,大概三個星期后,投票結果將出爐。如果草案得以通過,今年4月前新的聯邦政府將建立。
據悉,此輪談判后,社民黨將拿下財政部長、外交部長、勞工部長等職務,而經濟部長、國防部長以及內政部長則有聯盟黨人士出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這是對社民黨做出的一個讓步。據鄭春榮分析,有入閣意愿的舒爾茨可能將擔任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職務,然而,“社民黨黨內對此明確不同意。因為社民黨想重新振興,如果黨首成為內閣成員,社民黨又要再一次受制于總理,精力分散,黨的形象也難以突出。”
不過路透社報道稱,目前尚不確定協議內容是否就此完全敲定,雙方在某些問題上或仍存分歧。
在妥協中艱難達成一致
2017年9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未能在國會大選中取得過半席次,執政黨不得不開啟組閣談判之路。2017年11月,大選后一直進行的“牙買加聯盟”(聯盟黨、自民黨、綠黨試圖組建的聯盟)試探性談判破裂,此后德國又開始了新一輪——聯盟黨與社民黨的“大聯盟政府”試探性組閣談判。
早在“牙買加聯盟”談判破裂之際,默克爾就表示,與其未來組成少數派政府,不如重新大選。1月7日,“大聯盟政府”試探性組閣談判開啟之際,默克爾表示,最重要的是在談判結束后建立起一個穩定的聯邦政府。默克爾強調,聯盟黨下定決心將以高速度和強度開展工作,確保談判成功。
在此次大選中獲得二戰結束以來最低支持率的社民黨本來已下定決心要做反對黨,但在去年12月初態度有所松動,表示愿意與聯盟黨展開商討。
德國政治的穩定,對于歐盟未來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而此次談判也承載了外界太多期待。
由于雙方都意識到談判意義重大,談判節奏沒有絲毫的遲滯和懈怠。面對雙方談判清單上的15項議題,內容包括歐盟、財政、養老、移民、醫療等話題,雙方一直在彌合分歧,就這些議題對應成立談判小組。有些議題,比如歐盟議題,甚至由默克爾、社民黨主席舒爾茨、基社盟主席澤霍夫親自掛帥磋商。
本輪談判開啟前,雙方爭執的焦點是勞工和醫療政策。
德國媒體報道指出,對于社民黨而言,他們希望看到德國雙軌醫療保險體系的改革,來縮小享有商業醫療保險和社會強制性醫療保險兩個群體之間的差距;而基社盟則拒絕任何改變,他們認為“一刀切”的醫保體系代價太過昂貴。
舒爾茨也力主逐步取消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德國,有280萬人在沒有給出明確理由的情況下合同期限是固定的,這使得30歲以下的工人利益尤其受到影響。
但就在最后一輪談判進行的一個晝夜,仍不時有媒體曝出,雙方難以擱置議題分歧,談判懸而不決。直至6日上午10時,雙方于柏林基民盟總部再次會談,談判開啟前,默克爾就呼吁各方作出必要的讓步,達成一項協議來結束數月來的困境。7日上午,雙方就重組“大聯合政府”進行最后一搏,最終達成組閣協議。
“大聯合政府”掣肘多
2017年德國大選中,聯盟黨獲得32.5%的支持率,社民黨的支持率為20%。極右翼政黨選擇黨獲得12.6%的支持率從而歷史性地闖入議會。德國組閣談判數月懸而未決,今年1月,選擇黨拿下了預算委員會的職位。
鄭春榮表示,現如今聯盟黨和社民黨加在一起在聯邦議會也只占有50%多的席位,對比之前,這對長期搭檔的選民支持度已經明顯下降了,議會牽制力量增加了,行動余地也減少了。就政府運作而言,鄭春榮認為,“現在的問題是能不能確保多數黨在每次議會投票中都團結一致而不要逃票,這點很重要,如果避免內部出現不和,大聯盟政府能夠抱團,就能夠降低反對黨的牽制。”
鄭春榮同時指出,未來反對黨選擇黨在德國議會里的份量肯定更重,也會有更多的表現機會。選擇黨執掌預算委員會,在議程的設定上確實也有一定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選擇黨就一定會不停阻撓,它沒法也沒有理由去阻止許多正當的預算。
從整體外交政策上看,鄭春榮認為較之“牙買加聯盟”,“大聯盟政府”會使得德國的歐盟政策因禍得福。聯盟黨和社民黨在關于歐洲方面有很多立場是一致的,社民黨對歐盟另外一個重要國家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想法是非常支持的,高層也多次對馬克龍的歐洲倡議表示跟進,因而這對歐洲一體化將是好消息。
不過鄭春榮也指出,在歐元區共同財長制度和獨立預算上,現在還沒有看到雙方的任何協議文件,歐債危機后歐洲穩定機制(EMS)也沒有在試探性談判文件中體現,關于“歐洲貨幣基金組織”后期如何建立也有待觀察,看雙方妥協情況。
路透社報道指出,此次兩黨最終達成協議將消除近期德國在國際事務中不確定的角色形象,也給投資者和德國的盟友們帶去些許安慰,在歐元區改革和英國脫離歐盟談判迫在眉睫的當下,結束曠日持久的談判顯得十分必要。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