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還在天天“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只會賣卡,活該你們倒閉

近年來,在體育產業大發展和全民健身的熱潮中,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走下基層,發揮自己的專長。
這其中,上海籍世界冠軍錢震華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第一個拿到世錦賽現代五項冠軍的亞洲人以及全運會冠軍,錢震華日前造訪了位于青浦的LemonFit健身教練學校,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希望把國家隊級別的訓練知識融入到全民健身、群眾體育的培訓體系中。”

無證上崗,看不下去
擁有近30年專業體育訓練的經驗和營養,錢震華此番“試水”為什么放在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培訓這個細分領域呢?
對此,錢震華開門見山,沒有回避過去幾年自己耳聞目睹的一些怪現狀。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去健身房健身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是很多人在業余鍛煉中受傷,甚至出現了猝死的案例,除了自身的一些原因外,一些健身教練并不具備專業的培訓知識和能力,更有甚者,‘無證上崗’的現象屢見不鮮。”
與澎湃新聞記者的攀談中,錢震華對于健身教練人群中魚目混珠的現象直言“看不下去”。
“全民健身重在強身健體,但在提高運動水平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依靠科學的指導與管理讓你減少運動傷害,現在很多地方連這一點都無法保證了。”
正是基于內心這樣的掙扎,錢震華決意為群眾體育盡一份力,從培訓健身教練開始自上而下影響到普羅大眾。
他表示自己從事的現代五項包括跑步、游泳、擊劍、馬術和射擊,是一個綜合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體能、爆發力、控制力、協調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覆蓋老百姓健身活動中需要的各種知識技能。

什么人都敢當教練
世界冠軍有這樣的訴求,其背后我們恰恰看到了產業發展中一塊空白:在國內健身人群井噴式增長的情況下,合格的健身教練極度匱乏,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以尼爾森的一份數據顯示,以健身運動發達的美國為例,人均可配置教練資源是中國的60倍,而在中國數量有限的教練隊伍中還存在大批不合格者。
圈內人透露,“很多教練其實就是愛好者,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和考核,一些健身場館甚至有銷售人員臨時抱佛腳直接上崗做教練的情況,北上廣等大城市情況較好,但三四線城市非常混亂。”
在美國若要被專業健身館和健身項目雇傭,通常需持有三證(心肺復蘇資格認證、個人健身教練認證和團體健身教練認證),需要經過正規的學習和考試,包括運動學、營養學、解剖學甚至心理學等等。
在中國雖然設立了國家健身職業資格證書,但健身場館在雇傭教練時并沒有硬性的考核機制。
一些場館的專業程度、職業操守不夠顯然值得拷問,而健身人群成倍增長之后造成的教練人才匱乏也是倒逼出這一尷尬局面的誘因。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現狀,此番與錢震華攜手的LemonFit健身把目光瞅準了開設健身教練學校這一領域。
“過去健身場館的競爭主要還是在招募會員這一階段,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讓老百姓買健身卡,單純比拼價格在服務體系上偷工減料并不鮮見,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老百姓健身的意愿非常強烈,我們要考慮如何為群眾體育健身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其核心的一環就是為行業輸出大批專業教練。”LemonFit創始人楊明遠如是說。

賣卡的時代過去了
“我去美國考察了多次,但除了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有大型的連鎖健身房之外,主要是工作室的形式,這種小而美的模式更利于健身植入老百姓的生活當中,是大勢所趨,更加強調教練一對一專業的指導。”
輾轉中國和美國之間多次,楊明遠感受頗深,“現在國內工作室的比重也在成倍增長,在硬件迅猛發展的態勢下,我們的軟件主要是教練人才根本跟不上。”
2017年年初,線下的LemonFit健身教練學校正式啟動,針對18歲至35歲有志成為專業健身教練的人群開設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學習,課程包括運動生理、運動心理、營養學、醫學、康復按摩等等,課程結束后通過考核獲得國家認證的健身職業資格證書才算出師。
事實上,做健身教練培訓學校,LemonFit不是第一家,早在8年前一家名為賽普的健身學院就落地生根,時至今日,已經在新三板上市,年收入超過1.4億。在上海地區銳星健身學院也起步較早,年收入超過7000萬。

對于當下健身教練學校的逐步興起,上海體育學院體育賽事研究中心賽事管理研究室主任陳錫堯也有自己的看法。
“從百姓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需要更多專業人才的進入;從產業和行業的商業運作來看,健身項目也面臨盈利模式的突破。”
“過去銷售健身卡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現有的收入上存在透支未來的問題(比如辦年卡),而當你的服務跟不上,一個可以容納百人健身場館達不到相當的人流,你的邊際成本就高了……現在健身場館越來越強調精準對位的服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