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圖解七座國際都市③|所有大都市都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人口結構:北京老齡人口增加,幼年少年層大幅減少
人口金字塔可以展現城市的各性別、各年齡的人口結構分布。
北京青年層人口(20-29)在增加(與人口流入相關),5-19歲的幼年少年層大幅減少,55-95歲的老齡人口呈增加趨勢。與之相比,首爾55~85 歲的老齡人口都呈大幅增加趨勢。未滿14 歲的幼年少年層、15~29 歲的青年層亦呈減少趨勢。東京維持著較穩定的幼年少年層。
與亞洲城市相比,倫敦、巴黎、紐約的人口結構則較為穩定。在倫敦與巴黎,19 歲以下的青少年層與兒童層幾乎沒有變化。尤其是倫敦,幼兒層(0~4歲)正在增加,這需要嚴密把握其出生獎勵政策。另外,審視倫敦與紐約的情況,可知青壯年層(20~49 歲)的勞動力人口正在增加。

在幼年少年人口比率這一項,北京擁有最低的幼年少年人口比率。除了巴黎,過去十年間,其他城市的幼年少年人口比率都在減少。在老年人口比率一項,東京擁有最高的老年人口比率。除了巴黎與倫敦,所有城市的老年人口比率都在增加。
總和生育率是指“以每名女性在一生中將生育的子女數來預測的平均出生兒數”。紐約與北京的空間設定基準不同、倫敦的比較年度不同,城市間的單純比較存在困難。但以2010 年的基準比較總生育率,倫敦以1.83 名的數值占據最高位,紐約、巴黎則是1.5 名以上。而北京是所有城市中最低的,比首爾(1.02名)還要低。
歐美圈的城市與亞洲圈的城市相比,呈現相對較高的生育數值。亞洲圈的城市呈現出1 名上下的低位數值,所以需要通過政策審視歐美圈與亞洲圈的差異。其中,東京的數值雖然很低,但與2000 年相比,增加率最高,這值得注意。另外,中國二胎政策將產生的效果也值得關注。

老齡化指數指的是老齡人口(65 歲以上人口)與未滿15 歲的幼年少年人口相對比的比率。東京以187.3 居首位,北京是118.7,巴黎是97.9,首爾是68.5,紐約是68.1,倫敦是59.1,新加坡是51.7。
老齡人口比率指的是65 歲以上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據的比率。根據UN 的報告書基準,7% 是進入老齡化社會,14% 是進入老齡社會,20% 是進入超老齡社會的標準。根據調查結果,東京以19.8% 的數值位于進入超老齡化社會的門檻前,巴黎以14.3% 進入老齡社會,紐約12.1%,倫敦11.1%,首爾9.6%,北京9.4%,新加坡9.0%,所有城市都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總撫養比率指的是非勞動力人口(0~14 歲,65 歲以上)與勞動力人口(15~64歲)相對比的比率,也可以解釋為勞動力人口負擔的非勞動力人口的百分比(%)。總撫養比率最高的城市是東京(44.84%),其100 名勞動力人口需撫養非勞動力人口44.84 人。其次是紐約42.85,倫敦42.45,巴黎40.53,新加坡35.73,首爾31.09。北京屬于指數相對較低的城市,總撫養比為20.87。

(《首爾與世界大都市·千禧年之后的城市變化比較》由首爾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金善雄、張男鐘完成,韓國世宗大學丁晨楠進行翻譯,北京城市規劃研究設計院“北京·國際城市觀察站” 高雅、加雨靈進行編輯整理。澎湃新聞獲得授權,進行重新編輯和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