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石化天津接收站首船LNG到港,將向京津冀魯地區供氣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消息稱,2月6日,來自澳大利亞的“中能北海”號順利停靠在中石化天津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碼頭。該船LNG氣化后將通過配套管網向京津冀魯地區供輸天然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華北地區天然氣供需緊張局面。
這標志著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正式進入調試階段。中石化天津LNG項目投資總額136億元,由碼頭及陸域形成工程、接收站工程、輸氣干線工程三部分組成,其中,LNG碼頭設計吞吐能力625萬噸。該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供氣能力達40億方/年。
中石化稱,天津LNG接收站將通過配套管網與中石化山東天然氣管網、山東LNG、鄂安滄天然氣管線及中原文96、文23儲氣庫群相連通,構成氣源互補、統一調度的中石化華北供氣管網。
由于北方多地大力推進煤改氣工程等原因,去年供暖季開始后,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一度出現較大缺口,引發各地LNG價格飆漲,多地出現“斷氣”停暖情況。據中青在線報道,為此,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天津市、河北省等多地多部門聯動,重點解決渤西管線拆改、大港港區十萬噸航道通航及南港LNG碼頭投產問題,保障氣源供應。
上述報道稱,作為重要的天然氣運輸通道,大港港區十萬噸級航道全長44.2公里,自2013年4月開工至2014年12月已完成疏浚42.2公里,剩余2公里受渤西管線未完成拆改影響,一直未能施工。
此次為了全力搶通航道,多部門緊急配合,承建方中國交建天津航道局在短時間內調集國內全部大型耙吸船和絞吸船共7艘,除正在國外施工的“通途”輪、“通力”輪外,其余分布在國內施工的其他6條大型耙吸船全部被調遣至該工程。這是天津航道局歷史上第一次將6條大型耙吸船同時投入單項工程。全部工程量正常清淤時間約需三個月,而本次任務要求在一個月左右完成。此外,施工還面臨大風寒潮天氣、作業面干擾大等困難。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天津市擁有中石化和中海油兩個LNG接收站項目,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區的中海油天津LNG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在中石化LNG項目投用后,兩個項目累計液化天然氣接收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年520萬噸。目前中石化和中海油的LNG二期工程項目也在推進過程中,項目完成后天津市將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氣接收區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