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墻內的中秋|思念不僅在節日,更貫穿著我的整個刑期
大墻內的中秋佳節總是五味雜陳的。

在監獄的服刑人員 上海青浦監獄供圖
今年中秋節,上海市青浦監獄舉辦了“高墻思悔悟,情暖中秋月”主題教育系列活動,通過情緒疏導、關愛微視頻、觀影、講座、情感互動、誦讀經典、故事演講等形式,舒緩服刑人員思親念家情緒。
在青浦監獄內,服刑人員王某也品嘗到了月餅,這勾起了他對家鄉的牽掛,他說:“記得在這里的第一個中秋,捱不過思念,心仿佛就要撕裂般地悔痛。”此后十年,每逢中秋,他總是感慨萬千。
以下是王某的自述:
我姓王,2010年因犯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2011年到上海市青浦監獄服刑改造至今。
身陷囹圄的這十幾年,親人的面貌似乎已幻化成模糊的悵惘,對家鄉的眷戀和親人的思念,卻不減分毫。在月圓、人圓時刻,過往的點滴總能在我心底勾起漣漪。
我小時候家中貧寒,月餅是難得的奢侈品,母親便親手做月餅滿足我和弟弟的愿望。傍晚時分,透過色漆斑駁的木窗,夕陽懶懶地斜照進來,灰黑灰黑的烤爐旁,一個略顯瘦弱的矮小身影正在案板上忙碌著,我還記得,整個小院溢滿撲鼻的香味。
記憶中的老家,小河彎處,全家團坐,輕剝芋頭,細品小餅,談天論月。在如水的月色里,母親拉著我們,目光慈祥,神情滿足。在月圓夜,涼風習習,鄉音暖暖,笑意濃濃,我悠然自得。
多年來,我為了生計在不同的城市間來回奔波,遍嘗了廣味的甜膩、蘇式的松脆,心底卻總有一股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忘不了,夕陽的余輝里,那忙碌的瘦小身影,忘不了,月光下小河邊,那暖濃鄉音。流淌著月光的小圓餅帶著撲鼻的香味,把我的思緒牽回那魂牽夢縈的鄉村,帶回熟悉的烤爐旁,融入慈愛的目光里。
今年中秋,我自覺早已淡忘對月餅的渴望。意想不到的是,9月9日早晨,月餅如約而至,服刑人員每人兩個。品味之余,監區組織的活動更是消解了我的愁緒。
作為服刑人員,思念不僅在每年中秋,更貫穿著我的整個刑期。其實,無論多少年,回歸社會,與親人團聚,都是我和大墻內的每一名浪子最心心念念的夢想。
在中秋節的教育講評中,監區也教育我們“要把思念與懺悔化作改造的動力”,要求我們在思想上進步,在行為上自律,在心理上成熟,從而完成靈魂的蛻變,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