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人能無著便無愁,萬境相侵一笑休。
豈但中秋堪宴賞,涼天佳月即中秋。
—— 楊皇后 題馬遠(yuǎn)畫

宋 馬遠(yuǎn) 《月下把杯圖》

宋 夏圭 《松溪泛月圖》

宋 馬麟 《樓臺夜月圖》

宋 馬遠(yuǎn) 《邀月就梅圖》

宋 佚名 《仙女乘鸞圖》

宋 馬遠(yuǎn) 《松蔭玩月圖》
「桂子月中落」之奇異,曾現(xiàn)于唐宋詩句中,傳說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曾有桂子從皎潔明月中落下,自天外虛空中撒落人間。唐中宗景龍四年,詩人宋之問離京赴越,游飛來峰,夜宿靈隱寺,寫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之句,為中秋佳節(jié)夜月中落桂子之神異留下注腳。
宋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卷二記載:「垂拱四年三月,桂子降于臺州臨海縣界。」宋代僧人遵式晦跡杭州武林山月桂峰下,忽遇天降桂子如雨,大如豆、圓如珠,有白、黃、黑各色,殼如芡實,帶有辛味,作《月桂峰詩序》云:「想月中桂子,嘗墜此峰,生成大木,其花白,其實丹。」又云:「天圣中天降靈實于此山,狀如珠璣,識者曰『此月中桂子也』。」
明人朱國幀《涌幢小品》記載,南宋理宗朝進士舒岳祥于中秋月夜讀書,忽聞屋瓦上冰雹撒落之聲。舒岳祥祖父開門到庭中查看,告訴他說「此月中桂子也」,岳祥聽聞后,喚隨身童子拾得二升。所拾桂子「大如豫章子,無皮,色如白玉,有紋如雀卵,其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氣味」。正所謂有緣之人得天賜之福,這樣的事跡被記錄下來,為后人明晰中華文化之神奧,破除后天觀念之迷霾,在煙障重重的紛繁現(xiàn)世中,找回聯(lián)通天人之際之鑰匙,留下了珍貴的線索。

秋菊初綻 ?武林書畫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