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林憶舊|南宋臨安中秋夜
“中秋”之名最早見于《周禮》,玩月之習俗,則興于唐,而唐人僅以賞玩吟詠之事,無論圓缺,尚無時日之固定,自宋孟元老作《東京夢華錄》追念舊都,“中秋”始作節日之名。及至南渡后,理宗朝相子肅監修《慶元條法事類》,中秋已錄作法定節假日,時宋都臨安,節慶之風盛矣。
臨安中秋之夜,不論皇城內外、庶民官宦,極盡賞玩之歡,《夢粱錄》卷四有載:
「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圞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
三秋恰半,月色倍明,鳳凰山麓,大內樂音繚繞,宛似仙宮,《武林舊事》有載云:
「禁中是夕,有賞月延桂排當,如倚桂閣、秋暉堂、碧岑,皆臨時取旨,夜深,天樂直徹人間。」
天街兩側則商鋪林立,都人絡繹,玲瓏陳設,燈火不絕:
「御街如絨線、蜜煎、香鋪,皆鋪設貨物,夸多競好,謂之歇眼。燈燭華燦,竟夕乃止。」
嘉會門外,錢塘江上萬盞燭光,璨若銀河,連江達海,共映月色:
「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爛如繁星,有足觀者。或謂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觀美也」
八百流過,自元軍入獨松關,臨安城破,鳳山一帶早已蕭索,月巖孤矗,罕有游人,昔日笙歌笛曲,俱付晚風,今湖上人聲喧沸,倒似舊景。湖山緘默,人影流龍,望今人攘攘,八百年來,人煙聚散亦如此,匆行留駐于此天地間,若有輪回之說,不知宋時光景,可曾記得。斗轉星移,更迭離合,唯此圓月,千秋照盡,澄明如初。
武林山人
二零一七年十月三日

南宋 劉宗古《瑤臺步月圖》

南宋 李嵩 《夜月看潮圖》

南宋 馬遠《樓臺春望圖》,楊后題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