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買iPhone14如外賣,誰能拿下“第一單”
買iPhone如外賣的時代,來臨了。
8日凌晨1點的“超前瞻”秋季新品發布特別活動上,iPhone14系列和新款Apple Watch、AirPods Pro一同亮相,讓全世界的“果粉”們一飽眼福。

然而,不同于“果粉”需要在蘋果線下門店大排長龍的以往,今年美團、京東到家等電商平臺擴大了Apple授權專營店的合作覆蓋范圍,在即時零售上再次提速,讓消費者們能在第一時間內收到新機。
今年美團外賣將繼續采取與Apple授權專營店合作的方式。在前兩年合作基礎上,今年合作門店擴展到全國200多城,共1000余家門店。
9月16日iPhone官方發售當天,消費者在美團外賣上的當地Apple授權專營店下單后,騎手最快在30分鐘將新機送達。
京東的套路也是一樣。
作為,目前唯一獲得Apple品牌預售資格的即時零售平臺。如果從京東到家上選購,或者在京東APP內選購手機時看到商品帶有“小時購”標識,下單即可享受小時級甚至分鐘級送達服務。
京東賣手機,不奇怪。
京東到家賣iPhone14就有點怪了。
更何況還加了個更怪的美團,這不是把iPhone14當外賣點,猶如買菜了嗎?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楊昕怡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iPhone14不就是美團、京東主流用戶喜歡的一道“菜”嘛,專賣店賣得,外賣買菜平臺為何不能附送。

阿里、京東等大廠紛紛布局本地生活賽道,和美團搶生意,本就因為傳統電商正在和O2O合流。
電子商務除了純線上就是O2O,這是兩大領域。
阿里、京東在完成了標準商品領域的電商攻略后,要擴展自身的勢力范圍和尋找新的增量市場。
最近的領域就是非標商品的本地生活服務,意圖實現從商品到服務的全電商領域打通。
買iPhone14,自然是第一步,讓消費者們習慣在菜籃子或外賣單上看到“非菜品”。
事實上,用戶確實開始養成習慣了。
據美團統計,今年1月到8月,美團外賣平臺上的Apple商品銷量同比增長437%,iPhone銷量同比增長850%。
銷量最高的蘋果產品,分別為 iPhone 13、13 Pro Max 、13Pro、EarPods 耳機、電源適配器、USB-C 轉接線、AirPods Pro 無線耳機、iPad等。
面對各家大廠的圍攻,美團在本地生活業務能撐得住嗎?這成為了一個熱議。
愚以為,美團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

在本地生活服務上,美團依靠本地物流逐步深化服務的內容,不限于外賣和生鮮電商,還可涉及到同城配送的更多垂直細分內容。
此外,消費者的消費慣性也已形成、地面覆蓋也已完成,美團本身已經成為一個在流量上比肩于阿里、京東的超級平臺。
新來者不可能向過去“千團大戰”時那般以價格戰的方式,通過以本傷人的路數去殺入戰團,必須另辟蹊徑。
如抖音以短視頻、直播帶貨這個優勢項目跳出商品銷售的范圍、進入為本地生活服務種草的領域,就是一種從超級平臺覆蓋范圍縫隙做戰術穿插的打法。
此次京東到家買iPhone14,本質上也是將京東自己的3C優勢用在到家業務上,試圖從美團的陣地上撕開一個缺口。
不過,iPhone14也不過是一道特色菜,并不能改變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的面貌。
目前本地生活服務格局基本形成,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上一家獨大,并逐步形成從外賣、生鮮電商(買菜)到共享出行等一系列鏈條上的組合。
其他本地生活服務則走垂直細分市場,如主攻外賣的餓了么,主打買菜的淘菜菜(中低端)、盒馬鮮生(中高端)等,形成一超(超級平臺美團)多強的相對穩定格局。
如果在本地生活服務的“種草”上有顛覆式創新的打法出現(例如抖音直播帶貨在阿里電商帝國上打開了一個缺口一般),撼動格局很難。
當然,本地生活服務賽道本身也并沒有真正建立起所謂的核心壁壘,其所依仗的是既有模式下的消費習慣。
畢竟超級平臺都是輕公司,較少自己下場而是平臺化,只是美團在千團大戰中勝出,其在商家覆蓋、流量引導和相關服務衍生上已經形成了圖譜。
任何挑戰者在短時間內都很難建立起這樣的“地圖”,且在價格戰中燒錢,其結果只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其他大廠僅僅靠流量引導也很難達成破襲,除非有顛覆美團玩法的本地生活服務新姿勢出現,否則不可能超越。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