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圓桌|看軍旅美術的當下呈現:從“紅色題材”到“綠色時空”
“綠色時空—當代美術名家上海邀請展”日前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以80多位軍旅藝術家和地方藝術家的130余件作品。
開幕當日的研討會,藝術家、評論家們共同探討了軍旅美術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并就本次展覽在藝術個性,風格、樣式、語言等方面的拓展與變化作了不同的闡述。“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kxwhcb.com)選取部分與會者發言刊發:

毛時安(文藝評論家):開拓軍民生活視野,展示和平使者新角色
我是五、六十年代在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當中成長起來的,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種感染人的強烈的氣息。首先,英雄主義作為繪畫的重要母題,在近年的藝術創作當中,沒有得到充分有力的重視。而在軍隊繪畫當中,英雄主義作為一種理想和人類追求的共同氣質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展現。
第二,現代軍旅生活對于繪畫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戰,因為我們的中國畫和油畫,一定程度上與冷兵器時代結合在一起,它跟高度現代化的軍旅生活在表現有很大的距離。我看到此次展覽中,有些軍旅畫家在藝術上正在實現有效的轉換。相比油畫,中國畫偏文人,比較輕巧、纖細,用中國畫的方式表達大的主題、畫大畫面在技術上是一種突破。
第三,軍民生活視野的開拓。中國軍隊,不僅僅肩負著保衛中國人和平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人類命運共同體。但在我們軍隊創作的視野,還有待進一步突破和拓展。我們的軍隊作為人類和平使者的新時代角色,應有更加充分的展示。

龔云表(藝術評論家):為人們記住的歷史,不是文字,而是藝術作品
現實社會變成歷史,歷史成為過眼煙云了,唯獨藝術是永恒的。現在我們如果要講拿破侖,記得的是繪畫中拿破侖的形象。如果沒有藝術,歷史就變成一個概念。但在當下,主題性的突顯不是宣傳畫,這不會讓人感動。今天我看到很多畫,有幾幅國畫非常好。有幾個降落傘的傘兵,就是一個讓人記得的當代表達。
現在我們對于歷史畫的那一些,或者是重大歷史題材的,僅僅是從哪一種正面表達,直奔主題的,我感覺沒有它的永存的價值。藝術家要把自己的心放進去,理解歷史和某一個題材,把藝術作為第一元素來考慮。作品才是真正站得住腳,才會永恒。

潘耀昌(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畫中敘事的多元化呈現
建國以來,涌現出了一批非常有名的畫家和作品,但不得不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主題性創作發生了變化。比較單一化的造型方法開始突破,我們走向了一個多元的時代。在這次軍旅展覽中,我們感受到各種探索。我搞外國美術史,我覺得西方給我們灌輸了一個陳舊的觀念或者是偏見,就是西方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其實我們的優勢是別人沒有的,所以能出現這種多元并存的狀態,這是一個極大的進步。這種多元化,不光表現在觀念,也在表現手法和繪畫技法上。畫家的創作觀念也突破時空,不要被一些陳舊的觀念約束,好像一畫到主題性創作應該是怎么樣的,西方的歷史畫,一開始也是以舞臺戲劇故事情節一瞬間為標準的。但是后來觀念打破了,表現主義也進入歷史畫領域。我覺得相對來說,我們還可以再突破一點。

朱剛(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館長):表達壯美部隊和多彩生活
這一次展覽,從我的角度看了三個特點,一是,歷史的敘事當代的呈現。因為從展品來看,很多題材都是歷史性的題材。但是呈現上,軍旅藝術家,確實與時俱進,有很大好的表現手法,主題鮮明。第二,特色鮮明,主題彰顯。整個作品來看,洋溢著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只是其他畫展上少見的,也是軍旅畫家的一個特點。第三,這一次因為邀請了一些地方上的藝術家參展,使之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展覽,它既有部隊的壯美,同時也有生活的多彩,表現題材的廣度特別廣。

李超(上海美術學院教授):歷史需要研究和重構,不單是簡單圖解
軍旅的主題,在成長過程當中影響很深的。但是我感到現在有了很好的轉型,也就是突破了以往概念的,從“紅色題材”到“綠色時空”,帶著人類歷史的和平生態和人文情懷。
第二,如何體現特定主題創作的藝術性,使歷史不成為一張翻過去的頁章,成為民族永久記憶的話,這個樣式是本體思考的問題,大家都在不同的程度意識到觸碰到這樣的問題。所以這里面也發生一個轉型,就是從現實生活的題材,要轉型到一種民族記憶的樣式,因為我感覺這里面探討的一個核心問題點,就是如何通過我們本土的藝術家,在文化自信的時代的感召下,研究歷史、重構歷史,而不是簡單的圖解歷史。

傅軍(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副館長): 思考文化和現實,表達和平生態
軍事題材,在新中國美術史上,曾經達到過很高的水平,以上海油畫雕塑院為例,第一代的藝術家,都參與了軍事題材的創作。不論是紅旗、黃河,其實都是軍事題材的創作。在這次展覽上我更關注對于歷史有反思,對于文化和現實有思考的作品。比如一幅南京投降書的作品,在我看來,它走向了歷史深度。羅翔的《歡樂谷》,畫的是動物,動物的眼神跟歡樂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蠻讓我震撼的。還有《平安行動》這幅作品,這幅作品非常多元的,有一種逼仄生活空間的隱喻,表達和平生態,而不是單純的紅色主題。相對概念化的主題性創作,其實可以一些多的拓寬,尤其是上升到文化層面的思考,體現人文精神體現。

許向群: 保持純凈的心探索重大題材創作
“綠色時空”已經辦了第三屆了,由于工作關系,每次多少都參加了它的策劃我們這一次邀請了很多軍旅畫家參展,但展覽的定位當中,我們希望把它做成主題性的以軍事題材為主,偏重于學術方面的展覽,所以也有別的一些題材,山水、花鳥,甚至地方題材都有涉足。這些題材更能顯示藝術家的藝術個性,在展覽上顯得更明確更豐富。
我覺得部隊在主題性創作,尤其是軍事歷史題材創作當中,一直是堅定的推動者、實踐者。而部隊在大型題材地創作當中,不斷的實現,本身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保持純凈的心探索這個題材也是不容易的。從個體的出發,努力進行創作。可供大家評論,對于我們重大題材創作,應該是有借鑒意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