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種植牙醫療服務調控目標每顆4500元,民營醫療機構仍可自主定價
包括種植體集采在內的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正式啟動。
9月8日晚間,國家醫保局發布《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簡稱《通知》)。這意味著,8月18日發布的《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已完成征求意見,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從年初國常會提及種植牙集采到多地發出價格登記通知,從征求意見稿到如今的正式版,可以看到國家醫保局在解決“種植牙高價”這一民生問題的決心。
相比征求意見稿,最新的《通知》明確了價格治理的時間表和具體原則以及規則。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明確,調控目標的直接作用對象是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仍按規定自主定價。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牙茅”通策醫療(600763)等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并不會被直接干預醫療服務價格,不過長期來看,當公立醫院口腔服務費用下降,且有醫保支持,或間接影響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收費水平。
《通知》也鼓勵對民營機構進行引導,提出對于區域內種植牙集采報量率高、中選產品使用率高、主動承諾接受價格全流程調控、口腔種植費用經濟性優勢突出、評價排名靠前的民營醫療機構,由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在官方網站上展示價格和費用情況,為患者就醫提供指引,對價格高、采用“介紹費”“好處費”買賣客源引流的予以公開曝光。
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價格調控目標確定4500元
口腔種植的費用分為種植體、牙冠和醫療服務三個部分,《通知》明確,三部分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價格調控。
具體來說,種植體通過集中采購產生,沒有人為設定具體量化目標。國家醫保局介紹,目前,公立醫療機構采購高端品牌種植體4000元-6000元每套,其他種植體2000元-3500元每套,流通過程存在價格虛高空間,集中采購后價格會有不同程度下降。
牙冠的價格通過競價掛網產生,同樣沒有設定具體量化目標。國家醫保局表示,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加工廠采購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競價掛網后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
醫療服務部分的考慮和要求最為復雜。具體來說,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500元。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的調控目標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分級定價的政策相應遞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調控目標范圍內進一步采取談判協商、成本監審等措施降價,進一步擴大調控效果惠及群眾。當前醫療服務價格整體已普遍低于4500元每顆的地區,鼓勵維持現行低價。
要強調的是,這里的4500元是指門診診查、生化檢驗和影像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等醫療服務價格的總和,不含種植體和牙冠。
對于設定這個數字的原因,國家醫保局介紹,醫療服務費用占種植牙整體費用比重較高,根據近期全國范圍內登記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以各省份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為例,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省市費用超過9000元,已經成為種牙貴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前期征求意見看,多數意見認為應當在規范收費時引導全流程費用回歸合理區間,部分意見認為應當考慮技術勞務價值、技術水平、風險程度以及資源稀缺性。綜合群眾、醫療機構、專業人士等各方意見,最終將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500元。
三種情形可放寬,最高放寬額度1800元
值得關注的是,4500元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目標并非“一刀切”的強硬要求。
《通知》明確,允許經濟發達、人力等成本高的地區根據本地實際放寬醫療服務價格調控目標,放寬比例不超過20%。根據公布的放寬情形,經濟發達、人力成本高、口腔終止技術領先的地區放寬幅度最高可到20%;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口腔終止專業列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醫療機構以及口腔種植成功率高,公開服務質量信息、承諾接受監督和檢查的醫療機構,放寬幅度為10%。

如果一家機構同時滿足三個放寬情形,國家醫保局明確,放寬幅度以調控目標4500元為計算基準,同時涉及多種放寬情形的,分別計算后加總,如同時涉及情形1、情形2、情形 3 的情況,調控目標放寬額度=4500×(20%+10%+10%)=1800元。也就是說,對于一家口腔醫療服務機構,最高放寬額度可以達到1800元。
每一種放寬情形均有嚴格的限制,具體來看,情形1以地、市為單位,各省份允許放寬調控目標的地、市具體范圍,由省級醫療保障部門統一確定,對于人力成本低、社會承受能力弱的地區,可按收緊的方式在4500元以下的區間確定該地區調控目標。
情形2僅限于國家口腔醫學中心,或口腔種植專業列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并經國家衛生健康委評估合格的醫療機構,各省份不得自行擴大政策適用范圍。不包括以聯名、掛靠、品牌共享等方式松散合作的醫療機構。
情形3需要同時滿足3個條件,其中口腔種植成功率是包括牙冠置入前的種植體的術間存留率和牙冠置入后種植體的持續存留率。其中,術間存留率是牙冠置入前未發生松動、脫落等,不影響牙冠置入的種植體數量/同期種植數量×100%。所謂口腔種植成功率高,是指累計的術間存留率≥99%;持續存留率是指種植后1年內種植體無動度,影像學檢查顯示種植體周圍無透射區,種植體及關聯區域無持續性或不可逆的疼痛、感染、麻木、壞死、損傷、感覺異樣等癥狀的種植體數量/同期種植數量×100%,情形 3 所稱的口腔種植成功率高,是指累計的持續存留率≥97%。
公開服務質量信息則需要機構承諾在其網站公開累計的種植數量、術間成功存留數量、種植后成功持續存留的數量(存留1年、5年、10年的數量分別公開)、常規種植和復雜種植的例數,并在當期按照上述口徑公開不少于最近3年的連續數據。
國家醫保局強調,調控目標是醫療機構的“高線”,不是絕對的“高限”。公立醫療機構的具體收費以當地醫療保障部門制定公布的價格政策為準,實際收費有所突破可能與患者需要植骨、軟組織移植等額外服務有關,有的種植前還需要額外拔牙或牙周治療,并不一定表示存在不合理診療和收費。此時,調控目標作為醫療機構的“高線”,主要是引導醫療機構更多的加強自我約束,也提示患者對明顯超線收費的警惕和監督,通過對各方預期的不斷引導,共同將種植牙醫療服務費用調整至合理水平。
此外,調控目標的直接作用對象是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仍按規定自主定價。國家醫保局稱,希望通過公立醫院發揮價格“錨”的作用,把調控目標的治理效果傳導至民營醫療機構,引導價格偏高的民營醫療機構也向調控目標看齊,與人民群眾的期盼同頻共振。
不過,國家醫保局也指出,民營醫療機構應嚴格規范自身價格行為,不得以虛假的或具有誤導性的“補貼”“低價”等價格手段,誘導欺詐患者。
三步走:9月陸續出臺種植體集采招標公告等
9月2日,國家醫保局曾發布消息稱,約60%的反饋意見支持開展專項治理;約30%的反饋意見在表達支持的同時提出建設性意見;約10%的反饋意見表達了反對或保留態度。
無論態度如何,專項治理工作已經展開,根據《通知》,此次專項治理分為三個階段,部分工作在8月已經展開。
第一個階段,2022年8月開始專項治理啟動階段,初期主要是開展口腔種植收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查登記,為規范項目和價格、實施集中帶量采購奠定堅實基礎。對調查登記期間發現的違規收費線索,及時查處糾正。相關工作不涉及政策調整,因此已經在《通知》正式印發前部署開展;9月至12月,將陸續出臺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發布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招標公告,實施種植牙牙冠競價掛網,各地也將及時制定發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的項目和價格政策。
第二個階段,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是專項治理的實施階段。種植體、牙冠、醫療服務等各項價格在各省陸續落地實施,由當地醫療保障部門重點做好監測工作,密切關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和種植體等耗材的實際采購情況,以及種植牙耗材、種植牙手術價格、患者次均費用等重點指標變化,確保各項治理措施落實落細。
第三個階段,2023年下半年是專項治理“回頭看”階段,由各省安排部署。主要是以區域內價格排名靠前、群眾投訴舉報較多、拒絕參加種植牙集采或隱瞞報量的醫療機構為檢查重點,檢查過程中發現醫療機構重復收費、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線索,以及提供口腔種植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合理不規范的檢查診療行為,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通報,國家醫療保障局將適時組織督導和交叉檢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