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校園籃球聯賽也能做校園版NBA,這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中美校園籃球間的差距,相比于CBA和NBA是更大還是更小?答案或許在今年夏天就能知曉。
1月的最后一天,NBA中國與中國教育部共同宣布,“全國校園籃球冠軍賽-暨Jr. NBA世界冠軍賽中國區選拔賽”將在5月舉行,然后官方組建一支年齡在14歲以下、男女各10名球員的“中國校園籃球戰隊”,前往美國奧蘭多,參加8月份的Jr.NBA世界冠軍賽。
同場競技的是8支美國校園籃球代表球隊以及另外7支國際球隊。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NBA在中國舉辦的第一場校園籃球聯賽。當三年多前NBA中國與教育部達成戰略合作時,一項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Jr.NBA聯賽就在中國應運而生。
“我們知道中國一直倡導‘體教結合’,我們辦青少年聯賽的目的就是鼓勵更多學生通過打球獲得正能量。”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專訪時,NBA中國青少年發展副總裁王曄分享了這個聯賽在幾年間不斷壯大的經驗,“將NBA文化融入中國文化,以籃球作為載體活躍校園氣氛,才會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
一家美國體育公司,在中國有聲有色地辦起了籃球聯賽,值得很多人思考和學習。

這是校園版的NBA中國賽
2015年誕生的Jr.NBA聯賽或許并不是中國覆蓋校園籃球隊伍最多的一項賽事,然而,它足以被稱為“影響力最廣”的青少年籃球聯賽。
早在2003年,一項由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和中國籃協聯合主辦的“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就已在全國各地打響;2012年,這項賽事加入了初中組的球隊,正式更名為“中國初高中籃球聯賽”。據官方數據顯示,這項有著接近15年歷史的賽事,如今涵蓋全國220所中學。
不過,這個“官方賽事”影響力似乎并不盡如人意。在社交網絡上,該賽事的官方微博擁有接近25萬粉絲,話題討論的閱讀量在18.2萬左右。
相比之下,Jr.NBA聯賽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前輩”——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8億。
單以在1月底結束的Jr. NBA上海站來說,那場南模中學以65比55擊敗上中國際的決賽,光是社交平臺上在線觀看直播的峰值人數就超過82萬,各種視頻瀏覽數量更是超過了360萬……
其實,Jr.NBA在2015年10月第一次舉辦時,只有來自北京的30支男子球隊和18支女子球隊參加。但在短短三年間,這項賽事已經擴大到了7座城市的148支球隊。

“NBA在全世界不同國家都舉辦了Jr.NBA的聯賽,我們的著眼點還是希望通過籃球豐富校園內的體育文化,鼓勵他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才是重點,才能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在王曄看來,NBA在全世界打造這個青少年賽事的初衷是相同的,那就是盡可能讓更多學生參與到整個賽事中。
就如今年上海站的比賽,主辦方招募了20多名參賽學校的學生組成“賽事小記者”,邀請參賽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到場加油,組織校園啦啦隊……
在決賽現場,從球隊入場儀式到暫停時段的“Hug Cam”(擁抱時間),再到中場的學生技巧挑戰賽……這場總時長接近2個小時的決賽就像一場學生版的NBA中國賽。
不為培養“下一個姚明”
如果說,NBA的號召力是Jr.NBA聯賽在中國不斷擴大影響的重要原因;那么,這項青少年聯賽的核心價值,或許是它能贏得市場的基石。
去年中國賽期間,NBA總裁亞當·蕭華曾經告訴澎湃新聞記者,NBA希望跟中國籃球有更多合作,幫助青少年成長,并且幫助中國籃球培養出“下一個姚明”。
而Jr.NBA正是扎根在青少年中的籃球賽事,只不過,在王曄看來,它目前并不是“培養‘下一個姚明’”的地方。
“從賽事來講,‘團隊、快樂、自信’是我們的口號和精神。我們堅信體育在孩子的成長中是能帶來正能量的。”

王曄在談起這項青少年賽事的競技水平時,直言NBA中國打造賽事之初,并沒有把發掘年輕球員的潛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盡管像上海站的比賽里,南模中學和上中國際已經可以代表上海公立和私立學校的籃球最高水平。
“發掘職業運動員并不是我們的重點。當然,如果參與校園籃球的人越來越多,那么根據體育運動的資源發展規律,我想相信將來也有可能出現競技水平高的年輕運動員。”
正因如此,NBA中國一直沒有舉行跨區域的校際對抗,比如組織一場上海賽區冠軍和北京賽區冠軍的比賽。“我們在各地安排比賽時間,還是以球員的上課時間為主,畢竟要考慮他們的讀書和學習。”
這種核心價值多少是源自于美國社區體育體制。大大小小的社區中心培養了龐大的體育人口,進而如金字塔塔基般支撐著從學校到體育協會各級聯賽,直至全美四大頂級職業聯盟的發展。
“近幾年,很多社會力量都在思考‘體教融合’這個問題。那么從Jr.NBA的層面,我們也很樂意跟大家一起探討如何進行‘體教融合’。我們愿意出一份力量,去探究這件事在中國應該怎么做。”
非營利聯賽,依然有商業吸引力
對于Jr. NBA這項聯賽的未來,作為NBA中國的青少發展副總裁,王曄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至少,如今這項賽事的影響力甚至是商業號召力,值得國內的不少青少年聯賽組織者們學習。
“我們是一個非營利的項目,從報名到參賽都是免費的。”王曄透露,目前這項聯賽有兩個合作伙伴,一個提供球員的統一裝備,另一個則是NBA聯盟原本的長期合作伙伴。“其實現在有不少企業都希望成為這項賽事的合作伙伴。”
在王曄看來,Jr. NBA的市場價值其實來自NBA這個體育公司的價值,所以才產生了足夠的商業吸引力。“我覺得這是一個互惠互利,Jr.NBA也可以成為NBA眾多合作伙伴在中國的另一個展示品牌的平臺。”

如今,NBA又將舉行第一屆“NBA世界冠軍賽”,邀請美國之外的8支球隊與美國本土的8支球隊進行較量。
而在此之前,NBA中國也聯合中國教育部計劃打造另一項涵蓋了至少15個省的“中國區選拔賽”。這相當于又是一個帶著NBA標簽的品牌宣傳平臺。
一個遠在美國的體育公司,借助自身最核心的資源在中國打造了包括NBA中國賽、NBA籃球學校、Jr.NBA聯賽這樣一項又一項具有高度商業吸引力的“產品”……他們在體育市場上的成功模式,的確值得包括姚明在內的中國籃球管理者和參與者們思考和借鑒。
值得慶幸的是,在今年的CBA全明星周末上,球迷看到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球員和CBA職業球員之間的競技和互動,這是校園籃球“牽手”職業籃球的一個良好開始。
NBA能在中國打造一個具有極高影響力的校園籃球賽事,那么,我們自己的各級賽事,在未來能不能也一樣精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