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人日報社評:必須追問惠民工程何以淪為擺設
惠民工程淪為擺設,暴露出一些干部責任心缺失,追求政績“面子”、忽視口碑“里子”的問題,這給我們敲響警鐘。相關部門必須嚴格惠民工程從前期設計、規劃到后期維護的全流程管理,責任到人,并且強化監管機制、追責機制,嚴防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同時,多聽取群眾意見,建立惠民工程的運行追蹤機制,把群眾的使用滿意度納入相關考核。
據近日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相關調查組在湖南、內蒙古等地督查發現惠民工程遭棄用的現象——自2005年以來,湖南省耒陽市累計投入資金2.2億元,興建集中式供水工程579處,但部分村民守著自來水管卻無自來水可用;內蒙古通遼市多地不同程度存在農村機電井損毀、廢棄現象,督查組從電力部門后臺抽取2363臺農村機電井變壓器用電量數據,發現有一半建成就閑置。
“驚動”督查組的這些問題已困擾當地村民數年,而類似問題在其他地方和領域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為村民改造的廁所,一到冬天水管就凍住;有的地方投資數千萬元建設“防氟改水工程”,打深井取水,含氟高的問題雖然解決了,鐵錳又嚴重超標,當地群眾仍喝不上“放心水”;有的地方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在內部停車場,用得上的人進不去,進得去的人用不上,諸如此類。
這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設的惠民工程最終淪為擺設,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直接影響民生政策的落地和當地群眾的獲得感,更損傷當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惠民工程淪為擺設,直接原因是前期缺乏可行性論證和規劃,不了解群眾實際需求,工程建成后,中看不中用。比如,有的地方改造的廁所先天設計存在缺陷,沖水量太小,起不到清潔作用。同時,這些工程涉及設計、建設、運行、維護等多個環節、多個部門,如果不通盤考慮,不做統一規劃,很容易被閑置。比如,農村機井不通電就無法運行,某地在機井項目立項5年之后,有關部門才與電力部門對接,而此時相關電力標準已變,建設項目不符合通電要求。
此外,資金不到位也是惠民工程淪為擺設的一個現實原因。有的工程,中央資金到位了,地方配套資金遲遲不到位;有的工程資金來源于多個渠道,個別渠道不能按時到位,耽誤整體工程推進;更有甚者,有人暗中截留惠民工程資金。
追根溯源,惠民工程淪為擺設的根本原因還是有關地方的干部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這些惠民工程往往是當地政績工程,一些地方只注重把工程的架子建起來,不管到底能不能用,導致惠民工程淪為“盆景”。比如,某地為完成廁所改造數量的考核指標,甚至連沒人住的院子也改造了廁所,廢棄的房屋和嶄新的廁所形成鮮明對比。有些地方的相關部門重建設輕管理,在工程建設完工后,把管理、維護責任推給基層,并不理會基層是否有維護的能力。
與此同時,一些惠民工程從規劃、實施到維護,缺乏有效的監督,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督查組在內蒙古發現的問題,當地村民此前通過多種途徑反映未果。
惠民工程淪為擺設,暴露出一些干部責任心缺失,追求政績“面子”、忽視口碑“里子”的問題,這給我們敲響警鐘。要避免類似鋪設了水管卻沒有自來水、改造了廁所到冬天竟不能用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再次發生,相關部門必須嚴格惠民工程從前期設計、規劃到后期維護的全流程管理,責任到人,并且強化監管機制、追責機制,嚴防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同時,多聽取群眾意見,建立惠民工程的運行追蹤機制,把群眾的使用滿意度納入相關考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