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30年未曾移動的《開成石經》或將搬遷?館方表示尚未確定
西安碑林的“定海神針”、930年未曾移動過的《開成石經》或將移動位置?近日,澎湃新聞獲悉,隨著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擴建改造,《開成石經》是否要移動位置被納入討論,這一國寶級文物的動向引起了碑林學人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開成石經》始刻于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開成二年(837)完成。依次計有《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12種儒家經書,另有《五經文字》《九經字樣》附于《春秋左傳》之末。共刻114塊碑石,每石兩面刻,每碑上下分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經文650252字。碑石高約2.16米,面寬71-97厘米不等,下設方座,中插經碑。
《開成石經》是中國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經,堪稱中華文化的原典。原碑立于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內,北宋元祐二年(1087)時,《開成石經》與《石臺孝經》一同移至府學北墉,即今西安碑林現址。此后的930年中,碑林藏石不斷增加,碑林建筑也代有修葺,但《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因其體量巨大、價值非凡而從來沒有移動過。

擴建
據西安碑林博物館黨委書記王明升介紹,碑林博物館現占地50畝,由于面積限制,博物館的社會教育、陳列展示、文物保護以及游客服務等功能無法得到保證,“我們有石刻文物4000多方,但目前只展示了1000余方。高峰時期,游客來碑林根本沒法看,一個挨一個,極不安全?!贝送猓讖R和碑林都是古建筑,博物館東西兩側道路過窄,如果發生火災,消防車過不來,很容易“火燒連營”,造成不可挽回的文物損失。
2017年初,陜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提出碑林擴建,并擬對碑林所在街區進行同步改造,以提升其作為西安市“文化地標”的作用。碑林博物館計劃北擴,加上東西側道路的改造,預計擴建42畝,將建成一座地下三層、地上兩層的新館。新館包括庫房、文物修復室、多媒體展示廳等以解決上述問題,保證博物館的各項功能。而《開成石經》北移至新館的方案,就是在碑林擴建專家組的座談會上有專家提出的。當被問及提議專家姓名及座談會流程,王明升表示現在還在討論階段,不方便透露。

異議
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研究部資深研究員路遠、陳列研究部資深研究員王其祎、陳列研究部研究員陳根遠、陳列研究部副研究員楊兵等人認為,雖然擴建碑林是幾代碑林人的夢想,此舉也是提升西安文化建設的有力之舉,但《開成石經》不可輕易移動。
首先,1961年西安碑林即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刻及其他類國家編號第一號),其內容包括碑石、碑石附屬古建,以及《開成石經》和《石臺孝經》與附屬古建的依存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章《不可移動文物》第二十條規定:“建設工程選址,應當盡可能避開不可移動文物;因特殊情況不能避開的,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無法實施原址保護,必須遷移異地保護或者拆除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遷移或者拆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批準前須征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得拆除;需要遷移的,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第二十六條規定:“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負責保護建筑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動文物。”因此,他認為搬動《開成石經》不僅破壞了《開成石經》與附屬古建的依存關系,實質上也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行為。
其次,《開成石經》是極其特殊的碑石組群,其大規模搬遷與移動幾件單體碑的石難度不可同日而語。搬遷移動以及重新安放的過程中,要做到114塊碑石環環相扣、絕對對齊,難免會對石經上的文字造成一定的損傷。陳根遠告訴記者:“以現在的技術手段,移動《開成石經》而不發生損壞根本做不到。單體碑的移動都經常出現問題,更不要說這114塊、僅相隔幾厘米的碑石組群了。如果發生石經上文字的磕損,即使是幾個字,我們也無顏向子孫后世交代!”


再次,930年前《開成石經》的搬遷、陳列本身就是一項極為慎重、周詳的系統工程,今天看來,它的布局依然嚴謹合理、參觀路線相當通達順暢,并無搬遷必要。至于碑石密集、采光不足的問題也很容易解決,如2017年秋改進完成的、同樣是民國建的第五展室,如今照明效果就非常好。
最后,碑林有很多碑石墓志,過去因為陳列面積不夠而無法予以陳列,如今碑林北擴是有充足的文物準備和許多主題可以填充的。如建立專門的碑帖藝術館、墓志陳列館、中國書法源流館等。
陳根遠等人認為,保持《開成石經》現狀不會妨礙西安碑林擴建改造項目,相反還可以表現出一代碑林人對碑林文化遺產的深刻理解與尊重。“當年拆北京城的時候,梁思成站出來反對,這么多年過去了,證明梁思成說得對。反過來說,現在我們知道了梁思成是多么難得,而跟他同時期的那些教授、規劃人員都沒有說話?,F在的溝通渠道有些不暢,在我看到的簡報中,《開成石經》似乎是確認要移動了。我希望我們基層研究員的意見能夠被更多人聽到,對《開成石經》是否應該移動給予充分討論的機會!”





目前確認館內一些文物會移動位置,但對于《開成石經》是否向北移動,現在仍然在討論當中,且分歧意見較大。王明升也不排除移動《開成石經》的可能性,“碑林現在不叫展示,而叫庫房,一個挨著一個,只有一個人能過去的道道,根本沒法看,這樣怎么能展示出文物背后的故事呢?碑林里所有的碑石都是移過來的,原生地并不在此。如果保護技術可以支持,現在的展示條件那么差,為什么不能把國寶放在更好的地方去展示呢?即使搬遷《開成石經》,也是為了更好的展示、保護、傳承。”
對于移動《開成石經》可以出現的損壞問題,王明升回應,“我們委托浙大專家團隊在做《開成石經》的三維掃描工作,對所有碑石做全面檢查,看哪些碑石有裂縫,不同碑石的問題都有相應的保護方案。之后還要考慮到防震的問題。我也希望等方案出來,大家好好討論討論,《開成石經》到底搬不搬,搬遷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么大體量的碑石怎么搬,這不是我能決定的,最后還需要全國專家的討論。”
據悉,西安碑林博物館計劃于三年內建成,目前征地、拆遷工作仍在進行之中,博物館新館設計方案的確定時間尚不明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