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南宋能撐150年,而南明18年就亡國了?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
崇禎帝自縊煤山,明朝滅亡。
消息傳到南京朝廷,大臣和宗室一陣慌亂,但最終還是擁立福王,開啟了南明的新章。
這么看來,南明其實與南宋有頗為相似。
但為何南宋能撐150年,南明卻僅18年就亡國?
如果你也有和熊貓君一樣的困惑,
那這本明清史的里程碑著作就為大家揭示這段繁雜歷史的真相!
《南明史》
01
南明:在內訌中粉墨登場
首先要解釋一下,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
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南京作為留都,保留了一整套與北京相對應的中央機構及官員;
隨著崇禎帝身死的消息傳到南京,
立誰為新君的問題變得迫在眉睫。

當時,主要的人選是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和桂王朱常瀛。
福王是崇禎帝的同輩,而且人就近在淮安,
在倫序和地理上占了明顯的有利地位。
再加上權臣馬士英的擁立,不久就順利即位,
史稱弘光朝廷,這就是南明的開局。
表面上看,明政權后繼有人,但南明從一開始,就注入了內斗的基因。
直到后來亡國,依然生命不息,內斗不止。
此時,明帝國雖分裂為山西以西的大順政權,和以南京為中心的南明政權,
但地域遼闊經濟富裕,實力仍然相當可觀。

作為朱元璋開國之地、明朝兩京之一,
有的人把南京看成復興的中心,有的人把它視作茍且偷安之所。
然而,僅僅一年的時間,南京城就糊里糊涂地淪陷了!
歷史曾經給了南明君臣無數良機,
但架不住弘光朝廷的荒誕鬧劇一再上演。
先是以“君子”“小人”為分野的黨爭,
再是皇帝以搜羅角色美女為頭等大事。
到永歷時期,更是完全成了權力爭奪和傾軋,
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紛紛“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種種荒唐都根植在了南明諸政權里,
最終導致短短18年就走向了亡國的結局,
這歷史的結局,不能不讓熊貓君扼腕嘆息。
02
南明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南明,是明朝的延續,
是清初歷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的敘事中長期“失語”,
直到明清史大家顧誠將其原原本本地還原。
歷史學家葛劍雄曾評價,
“沒有南明史,就沒有完整的明史、清史;沒有顧誠的《南明史》,就沒有完整的南明史。”

▲《南明史》作者顧誠
《南明史》1997年成書,至今25年,
榮獲中國國家圖書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始終代表著“南明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想了解明末清初那段繁雜歷史,《南明史》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存在。
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嚴謹而著稱的史學家顧誠,窮盡一切挖掘考證,將這段“失語”的歷史帶到我們眼前。
除了鞭辟入里、力透紙背的分析,
這部經典著作還寫得像小說一樣精彩!
當年出版時,據說連印廠的校對工人也讀得津津有味。
拋開學術的光輝,對每個試圖了解中國歷史的人而言,《南明史》的意義更在于,
它完整再現了在一個充滿未知與選擇的大變局時代,每個人是如何做出不同的選擇的。
在《南明史》出版的第25個年頭,熊貓君終于再版了這部史學經典。
原標題:《為何南宋能撐150年,而南明18年就亡國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