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現實中玩“仙劍”:下半年的事,誰能不愛月靈兒
過去的一年里,版號的停發無疑是造成行業增長降速的主要原因......
我相信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我們也已經做好下半年重磅新游戲發行的充足準備,我對中手游在下半年迎來爆發是充滿信心的。
8月26日,中手游執行董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肖健在中期業績會上如是說。
而他的底氣,依然是眾多中手游掌握的IP里的寶石:仙劍奇俠傳。

不能想象,如果沒有仙劍,中手游會如何!
中手游官方資料顯示,除騰訊游戲外,中手游擁有中國游戲公司中最大的IP儲備,共123個IP。其中獲得授權IP55個,自有IP68個。IP游戲發行累計收益排名第一,份額約占13.7%。
同時,除騰訊游戲外,中手游是過往兩年中推出最多的移動IP游戲數量的中國游戲發行商。
值得注意的是,仙劍幾乎是這個IP概念中的最關鍵之詞。
“仙劍”系列作為中手游的大IP,正在四處出擊。
在游戲領域有《仙劍奇俠傳一VR》、《仙劍奇俠傳四:重制版》、《新仙劍奇俠傳之揮劍問情》、《仙劍?緣起》等。
在影視方面分別與企鵝影視、愛奇藝合作籌拍《仙劍奇俠傳一》和《仙劍奇俠傳四》。
動漫方面,中手游與嗶哩嗶哩合作制作《仙劍奇俠傳四》動畫,并與企鵝影視合作拍攝《仙劍奇俠傳一》及《仙劍奇俠傳三》的動畫番劇。
除了影視動漫,還開展了實景娛樂項目。
據了解,仙劍實景娛樂項目杭州西溪仙劍小鎮將于下半年對外試營業。
同時,仙劍首個集個人空間、內容共創、內容變現、社交為一體的社區《仙劍聯盟》將于2023年1月2日正式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仙劍也在進入元宇宙。
據介紹,中手游自研的《仙劍世界》是國內首個具備開放世界元素的跨PC、主機、虛擬現實設備和手機的國風文化元宇宙游戲,也是國內首個提供虛擬現實深度體驗,并讓玩家利用虛擬現實設備真正化身虛擬角色的國風文化元宇宙娛樂社交平臺。
中手游能否讓仙劍爆發,從經典IP變成爆款呢?
瘋狂的衍生,又能帶來怎樣的利好?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仙劍除非改變玩法形態,否則很難從經典回歸爆款,畢竟在移動端,MMOPRG已經是非主流。
中手游看到了這一點,肯定會探索一些打破游戲類型的玩法。

如近期和青瓷游戲的合作,表面上是在指定平臺聯合運營、使用、推廣、宣傳、銷售及發行手游《新仙劍奇俠傳之揮劍問情》。
但一個以放置類游戲為主打的公司,為何成為中手游的聯運方,是否后續進展會出現放置類的仙劍游戲呢!
或許,這不是想象。
畢竟,作為IP大戶,中手游此前的表現一直不佳,和做放置游戲的青瓷游戲聯運仙劍,可以看做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市場表達。
在當下游戲精品化、游戲出海成為游戲產業大趨勢的背景下,這種抱團探路和開路的方式,可以讓戰斗力指數級上升,更好的突破。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手游海外拓展的爆發。
財報顯示,中手游上半年海外收入2.28億元,同比增長3.6%,收入占比升至18.5%;研發投入為人民幣2.04億元,同比增長65.1%。
隨著中手游在海外區域的收入占比增加,以及已上線游戲所需承擔的運維成本減少,公司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38.5%提升至40.6%。
中手游海外收入的提升,說明其在海外市場上有了相當的進展,這也說明IP大戶在海外也同樣受歡迎,自然也對于國內業績有相當的補益。
更為重要的則是其海外拓展、參與全球競爭,可以讓其從過去用IP來吸引用戶,進階到用IP來打造精品游戲的狀態中。
畢竟中手游手握的許多大IP,在中文世界影響力巨大,但卻在歐美用戶處無感,更需要有優質的游戲體驗來拓客,進而成為IP的粉絲。

同時,這種海外練兵出來的優質游戲,也會為此后在國內市場的拓展增添實力。
在此次中手游財報中,也提到了版號的影響。
中手游表示:“受部分產品未能如期取得版號及加大研發投入影響,經調整后上半年凈利略虧1565萬元人民幣,較先期盈警預虧不多于6千萬有所收窄。”
但中手游的回暖也傳遞出了積極信號,即國產游戲市場正在進入新的爆發期。
愚以為:
游戲產業近十年來從高速增長轉向增速放緩,但依然在增長,尤其是游戲精品化和海外拓展,都讓游戲廠商有了打破國內游戲市場紅海化競爭僵局的可能。
國內游戲市場并沒所謂回暖問題,只是目前缺少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產品,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等幾款三五年前的游戲之“統治時間”太長,造成了一種一潭死水的狀態。
一旦新的顛覆性游戲出現攪動一池春水,則將實現國內游戲市場的一次質變。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