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新報告:中國所有已登記單位場所已停止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
中國正式實行象牙禁貿將滿月,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最近一次的市場走訪發現,所有登記的象牙及制品定點加工單位和銷售場所都在規定期限內停止了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的活動。
“這表示象牙禁貿目前已落實。”1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聯合發布消息稱。
2017年12月31日開始,中國政府履行承諾正式關閉了國內合法象牙市場,這一舉措被譽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國際社會普遍稱贊中國象牙禁貿是一項改變格局的舉措,期待這項禁令能扭轉非洲野生象種群下降的趨勢。
1月29日,在“中國象牙禁貿的成就與挑戰”研討會上,WWF和TRAFFIC介紹了去年開展的象牙市場調查的主要發現。TRAFFIC的《2017中國象牙市場回訪調查》報告表明,在政府宣布象牙禁貿時間表后,無論是合法還是非法象牙市場,國內的象牙交易量都有所減少,象牙價格也有所下降。
此外,WWF和TRAFFIC針對消費者如何看待象牙禁貿開展了調查研究。
報告《禁貿下的需求—中國象牙消費研究(2017)》稱,消費者對象牙禁貿認知度有待提升,但象牙禁貿仍然獲得了大眾的廣泛支持,并可能在未來持續地影響消費者減少象牙購買。在北京和成都等大部分監管更為嚴格的受訪城市,公眾對象牙禁貿認知度較高,象牙購買有所下降。
“鑒于象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地位,中國在象牙禁貿方面展現了其堅定的政治意愿及信守承諾的大國風采。我們希望東亞及東南亞的其他國家能夠緊隨其后,制定并執行本國的象牙禁貿措施,以防止非法象牙從中國流入到其本土市場。” WWF國際野生物項目負責人Margaret Kinnaird說。
研討會還分別討論了有關執法、減少需求、象牙雕刻技藝傳承以及NGO在中國象牙禁貿中所起作用等議題。除了認可中國象牙禁貿的成就以外,參會代表還一致認同應加強執法能力以打擊非法野生物貿易——特別是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的非法貿易。
參會代表們表示,減少象牙市場需求是未來有效執行象牙禁貿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他們同時還強調,有必要警示赴境外旅游的中國公民,購買和攜帶象牙入境是非法行為。
TRAFFIC中國項目主任兼WWF中國野生物貿易項目總監周非表示,“TRAFFIC和WWF將致力于通過市場監測和研究為政府執行象牙禁貿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也廣泛鼓勵公眾參與并根據研究結果量身定制宣傳信息以影響不同的消費群體。”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