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大會址”日記|寒假中,大小學生都來這里了解革命歷史
【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1月28日,周日,天空飄著小雨。興業路76號門前人來人往。
正值寒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內多了許多年輕的身影。中午時分,一群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紀念館,對于館內的諸多藏品,無論是黨旗、雜志、石碑……他們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不時地向家長拋出問題,家長也微笑著一一為孩子們朗讀展板上的文字,讓孩子們對展品能有進一步的了解。

來自上海市徐匯區五十四中學的六年級學生蔡宇嘉、席韜、張任靜就在今天的參觀隊伍中,他們由蔡宇嘉的媽媽陪同著。
這已經是蔡宇嘉第三次來中共一大會址了。早在他之前就讀高安路第一小學時,學校就要求同學們自行參觀紅色建筑,接受歷史教育,因為一大會址是“黨的誕生地”,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這里。
而這一次,老師安排同學們自行組織策劃與“小康社會”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蔡宇嘉表示,“說到小康社會,必然和共產黨的領導分不開。”所以他和小伙伴們還是決定前來回顧黨的光輝歷程。因為熟悉,這一次,他臨時擔起為其他兩位隊員做介紹的任務。
蔡宇嘉和席韜是男生,也是軍事迷,一大會址紀念館內的手槍模型和輪船模型讓他們流連忘返。“很喜歡看這樣的展品”,他們表示。而讓女生張任靜印象深刻的則是中國共產黨先驅之一李大釗的生平和故事,她說,之前在課本上學到的都比較淺顯,而如今了解到的更詳細了。
蔡宇嘉介紹,這次參觀結束后,他會制作一個小報,記錄今天所見所聞和大家的感想,老師會對大家的小報進行評選,選一部分貼在班級黑板報上。
參觀隊伍中也時而出現三兩結伴的大學生,他們低聲交談,回顧展品所對應的歷史背景。
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和青島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的兩名研究生一年級學生就在認真瀏覽館內的展陳項目,他們是本科同學,趁著寒假在上海相聚。他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之前上海在下大雪,所以他們幾乎沒有安排游玩日程。今天天氣穩定一些,兩人共同選擇來到一大會址。
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李同學說,他愛好歷史,看過不少近代歷史方面的書籍和紀錄片,比如《長征》,這次來到中共一大會址,通過參觀展品和閱讀文字介紹,他對歷史事實有了更加直觀和詳盡的了解。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曹同學表示,他是一名中共黨員,來瞻仰黨的誕生地是想追求思想上的不斷進步。
細雨紛飛,一群又一群的參觀者陸續進入一大會址紀念館,他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里,只為一睹紅色圣地的真容,在歷史故事和久遠的畫面中流連忘返,為歷史,為初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