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怡:美美地活出自己的精氣神兒
原創 冰兒 民國女子

那一年,去電影院看陳凱歌的《妖貓傳》,當那個在深宮里長年幽居的白發宮女出場時,雖只是驚鴻一瞥,卻讓我過目難忘:
寬大的白色袖衫,雪白的發髻,紅色的束腰帶子,配上紅色的唇妝,端坐機杼前,緩緩而默默。對此畫面,我心中卻只有心驚和嘆息,我忘了她只是在演繹角色,只覺得她那么神秘那么美好那么詩意,“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被她這么不經意地渲染殆盡。

那年,秦怡已經95歲了。
尋常老太太的95歲,或許與“佝僂”、“嶙峋”、“蹣跚”這些詞兒劃上了等號,而她的95歲,依然如此飽滿而靚麗。
如果你不知道她的故事的話,只會覺得她把女人的美詮釋得如此圓潤出色,看不出絲毫歲月流過的波動與摧殘。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大家庭,有十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六,擅長表演的她很早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而她也確實有出神入化的表演天賦,能熟練駕馭各種角色:
既可以是對生活失望無助的女大學生,也可以是倔強堅毅的家庭婦女,可以是颯爽英姿的女籃運動員,也可以是視死如歸的革命戰士……獲得過無數獎項的她,是那個時代(其實現在仍然是)最耀眼的電影明星之一。

誰能料到,星途耀眼的她,婚姻家庭生活卻坎坷得驚心動魄。
不必贅述,每一件事拎出來都足以擊垮一個女人:
第一個丈夫陳天國當年在懸崖上以死相逼求婚,婚后卻是個酒鬼加家暴男,每每酗酒后就對秦怡拳打腳踢,秦怡生下女兒,生活困頓到竟然買不起奶粉,最終選擇了離婚,而陳天國貧病交加,最終上吊自殺,從此這個女兒與她陌如路人……
第二個丈夫金焰號稱“電影皇帝“,長相俊美,但性格偏執,長期無戲可拍后開始借酒消愁,最終也淪為酒鬼,因酒生病,臥床20年,秦怡為此犧牲了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悉心照顧丈夫,卻又因為歷史原因,雙雙被關進上海收容所……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的磨難嗎?不,更殘酷的還在后邊。
他倆的兒子金捷因為受到驚嚇,患上了精神分裂,直到上高三的時候才爆發出病情,后來由憂郁癥轉化成了狂躁癥,經常會沒有緣由的打人,而從來不打外人,就打他的媽媽,秦怡躲不過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
一個女人,得有多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抵抗生活給予的一個個迎頭痛擊。
她近百歲的人生,就被這樣分割成一塊塊的版圖:照顧臥床丈夫20年,照顧患病兒子40年,自己遭遇4次癌癥……
她的肩膀到底有多厲害?患病的丈夫需要她,眼里只有媽媽的兒子需要她,她的兄弟姐妹先后離世,留下的孩子還小,也需要她。
就這樣,秦怡在61歲時,送走了丈夫金焰,在85歲的時候,又送走了60歲的兒子金捷。
但她啊,就是能從無數的陰霾中尋找到溫暖自己的那一絲陽光。那年,50歲的兒子愛上了畫畫,她欣喜地陪著兒子一起畫畫,并把畫作拿去拍賣做公益,對著兒子的畫作綻放著最開心的笑容;2008年汶川地震,電影界舉辦的抗震救災晚會現場上,秦怡捐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20萬(她家的病人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這是她僅有的錢),她說,她從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只要社會需要;她依舊熱愛并延續著她的事業,自編自籌電影《青海湖畔》,遠赴青藏高原拍攝,出演《那些女人》《妖貓傳》等,一顰一笑依舊儀態萬方……
我不想僅僅評論這是大愛,是無私高尚的美德,是事業常青樹,我只想換句詞兒:因為種種的磨難,她根本無暇怨恨生活,與生活早早就和解了。
全盤接受,然后,在每一絲縫隙中依然逆風飛揚——如此,生活奈我何?

其實,寫秦怡的時候,我想起了先生老家一個鄰居老奶奶。
今年已經80歲了。也依舊身骨硬朗,腰板直直,穿著得體,臉上永遠掛著笑容。
從我嫁到先生家到后來搬走,我幾乎見證了她家的一次次變故:兩個兒子,大兒子在30多歲的時候不幸患病癱瘓,老太太把兒子接回家里照顧,每天給兒子喂飯,擦洗身子,剪指甲,把兒子收拾得清清爽爽,一直伺候了10年,兒子最終還是走了……
可能是家族疾病吧,過了幾年,小兒子又不幸離世了,這個兒子是猝然離世的,據說發現的時候,已經去世兩天了……
再然后,是自己的丈夫。小兒子去世的時候,老頭兒傷心過度也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很深的傷痛寫出來也是如此平淡的幾行字,但這其中的殘忍足以摧毀一個家庭的所有正常生活。

可是,你們能想到嗎?這個最普通的老太太,經過這些變故,仍舊是我們那條街道,那個胡同里最愛笑最陽光的老太太。
每天每天,她重復地把老頭兒推到門口的過道上,給他腿上搭個小棉墊兒,夏天的時候搖著蒲扇兒,冬天陽光好的時候,推著老頭兒在小路上晃悠晃悠,老頭兒沉默不語,老太太總是跟他找話兒開心地嘮嗑著。
去年冬天,她的丈夫也終于去世了。那么大個院子,就剩她一個人了。
那天回老家,遠遠的,看到她依舊搬了把椅子坐在門外,似在檢閱來回過往的人群,白發飛揚,氣閑神定。
我早早低下頭去,因為言拙的自己說不出什么寬慰的話,便總似心有愧疚,而這位奶奶早已洋溢了滿臉的笑,大聲跟我打著招呼:回來了乖,今天太陽好得很哪,你們還忙著下鄉嗎?
那一刻,我只能報以微笑,對她說:我一切都好,您老也要多保重身體。
這其實是我們尋常生活中的秦怡版。生活的磨難哪怕堅如磐石,之于強大的她們,早已被蝕骨削金,不留片甲鱗屑。

關于女人的活法,總有這樣兩句話相互矛盾又似乎很盛行,一句是:女人要做一輩子的公主,才能永遠優雅美麗。另一句是:女人一定要做女王,掌控自己的命運,才能笑傲人生。
細想這兩句話都沒錯,但有一點,做雞湯的人都忘了:做公主,還是做女王,其實全在于命運與生活的安排,由不得你自己啊。
所以,我不要贊美什么公主女王的俗詞濫調,我只想贊美這種生命本源里最美好的精神狀態:她們在命運拋擲的巨大海嘯前,乘風破浪,哪管驚濤陣陣,我自氣閑神定,穩穩地保持著自己的一貫姿態。
這就足夠了。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姿態。
有句話如此詩意如此動人:“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的邊緣,那就順便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
所以,秦怡依舊如此美。所以,我們身邊的凡人也能如此美。
人活在世上,總要這樣美美地活出個精氣神兒。這樣的人兒,美上一輩子又何妨!
作者:冰兒,熱愛文學,崇尚簡單。
原標題:《秦怡:美美地活出自己的精氣神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