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心理熱線建成一年以來,累計接聽求助電話5萬余通
上海市心理熱線962525、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援助平臺、精神科醫聯體互聯網醫院平臺、基于“健康云”的非接觸式社區隨訪管理模式……依托上海市第五輪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多維度布局、多舉措創新,進一步完善健全本市應急心理救助和危機干預體系,筑起公共精神衛生的防護屏障。

上海市心理熱線962525。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供圖
9月1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心理熱線成為公眾心理疏導的主要通道之一。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通過建設心理援助呼叫中心平臺,為公眾提供“一對一”線上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導。
2021年9月,上海進一步整合全市心理熱線資源,建成“上海市心理熱線962525”,通過擴線增容、呼叫轉移等技術,集合400余名專業接聽志愿者7*24小時參與,一年來累計接聽心理求助電話5萬余通,最高時每天接聽近500通,熱線開通至今,有四分之一的來電和未成年人相關。
在手機應用端,健康云APP專設疫情心理版塊。通過疫情相關心理科普、心理自測和圖文心理咨詢三大模塊,提供24小時線上心理干預服務,累計科普信息點閱量11萬余次,線上心理咨詢3700余人次,自測問卷3.7萬余人次。
面對疫情下的特殊人群,上海市心理危機干預與心理援助平臺通過“分級分類干預”模式,一是快速組建心理援助方隊,進駐各類隔離點和定點醫院,為感染者、密接者和各類相關人員提供心理服務:二是通過系列科普發布、線上互動課程、家庭心理熱線專線和兒童健康論壇等,守護師生心理健康;三是為疏解一線防疫人員心理困擾,通過心理測評,線上團體心理科普課程、團體減壓、定期放松訓練、個體心理輔導等,為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關愛服務。
疫情期間,公共精神衛生實踐面臨新的挑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和社區精神衛生服務的難度劇增。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試點區、社區以及技術團隊積極溝通、緊密合作,構建基于“健康云”非接觸式社區隨訪平臺。

精神科醫聯體云平臺。
2022年4月,這一平臺率先在徐匯、嘉定和崇明等區試點實施,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醫生端”設置可選擇的視頻隨訪時間,向患者發出邀請,患者通過“居民端”選定隨訪時間并確認,雙方即可在約定時間通過“健康云”平臺進行視頻隨訪,并開展疾病監測、健康宣教、專業隨訪和康復指導等工作,可實現患者隨訪提醒、隨訪邀請、視頻隨訪等功能,消除精神衛生社區防治領域信息化建設的“信息孤島”現象。下一步,該項目將擴大服務覆蓋面,逐步推廣至全市。
與此同時,上海以精神科醫聯體云平臺為載體,16個區17家區屬精神衛生中心共同參與構建起“1+16”區域醫療聯合體。2022年初,上海市精神科醫聯體互聯網醫院上線,為需要心理咨詢、復診配藥的居家患者提供在線問診配藥,物流配送的醫療保障服務。截至目前,這一互聯網醫院服務復診續方患者1.6萬余人次,開具處方1.3萬余張,提供線上購藥1萬余人次,完成線上預約近4千人次,提供義診服務千余人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