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肉毒素的是與非
文/美顏新觀察
肉毒素可以說是當今醫美界的扛把子之一,哪怕是對醫美不勝了解的普通人,肯定也聽說過肉毒素的大名。但眾所周知,肉毒桿菌毒素是一種強效毒物,是由肉毒桿菌細菌(Clostridium botulinum-Bakterien)產生的神經毒素。更早以前,變質的香腸或被污染的肉制品罐頭常常導致食用者中毒身亡,經過研究后,人們才發現,敗壞的肉制品含有肉毒桿菌毒素,會麻痹人的呼吸肌與肺功能。
這種危險的致命毒素只要1克就足以讓上百萬人喪命;對一個人來說,口服70微克便會喪命,而肌肉或靜脈注射更是只需要0.1微克。不過,每一支肉毒桿菌毒素安瓶中的實際劑量微乎其微,大約注射50~70小瓶才會有致命危險。
肉毒素雖然毒,卻也有著無可比擬的醫療優勢。自1978年起,肉毒桿菌毒素就被作為一種治療藥物投入使用,用于醫治斜視、眼瞼肌肉痙攣、斜頸、出生時缺氧導致的兒童痙攣型腦癱,也就是用于治療嚴重抽筋、硬化的肌肉組織。簡單來說,通過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可以軟化肌肉,使其不再繃緊,并有助于之后的理療發揮更好療效。

肉毒桿菌毒素作為“皺紋殺手”,來自于一次意外。早在20世紀80年代,一名美國醫生為他的患者注射了肉毒桿菌,用來治療眼部肌肉痙攣,不久之后,他驚奇地注意到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不但肌肉組織放松下來,就連眼周皺紋也都奇跡般漸漸消失了。究其原因,當肌肉組織不再繃緊時,位于其上的皮膚便也不再皺起。這也就是“肉毒桿菌毒素抗皺”的來源,自1989年以來,世界范圍內肉毒桿菌的使用增加了上百萬倍。
肉毒桿菌毒素會阻斷神經肌肉接頭處釋放乙酰膽堿(Acetylcholin),注射幾天后便會生效,通常能保持5個月左右,失效后便會回歸“衰老”模式。就像運動員有型的肱二頭肌,倘若沒有定期進行正規訓練,便會很快失去模樣一樣。注射肉毒桿菌后的面部肌肉變得柔弱,相應部位的皮膚得以放松,于是皺紋也不再緊鎖在一起。不過,當肉毒桿菌失效后,除皺效果也會隨之消失。
所有發生痙攣或過度活躍的肌肉,都可以由肉毒桿菌來醫治。比如,神經科醫生會將其用于頭痛與偏頭疼的治療。肌肉過度緊張會壓迫到神經,從而引起頭疼,因此,當相應部位的肌肉放松后,痛感也會漸漸消失。牙醫利用肉毒桿菌來縮小過大的下顎咬肌,以治療磨牙癥和美化過于棱角分明、寬大的下頜。泌尿科的膀胱過度活動癥、矯形外科的“網球肘”、婦科的陰道痙攣,都會利用肉毒桿菌來治療。此外,肉毒桿菌毒素還被用于治療中風后的肌肉痙攣癥。
不過,肉毒素雖然許諾了人們不錯的醫美效果和治療效果,但“劑量決定毒性”也并沒有錯。注射肉毒素對劑量的要求十分苛刻,對醫生的專業水平也要求頗高,更重要的是,人們必須確保自己注射的是合格的肉毒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