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務院:對涉安全、健康、環保產品依法實施強制認證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今日發布《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著力發揮強制性認證“保底線”作用,遵循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則,對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等方面的產品依法實施強制性認證。
《意見》明確,通過3—5年努力,我國質量認證制度趨于完備,法律法規體系、標準體系、組織體系、監管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國際合作互認體系基本完善,各類企業組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質量管理能力明顯增強,主要產品、工程、服務尤其是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的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品牌。
《意見》提出深化質量認證制度改革創新。完善強制性認證制度。根據產品風險等級和產業成熟度,建立認證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低風險產品逐步調出認證目錄,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根據企業管理水平和誠信狀況,實施分類管理,優化認證程序,引入“自我聲明”方式,鼓勵企業加快提質升級。
創新自愿性認證制度。發揮自愿性認證“拉高線”作用,創新質量標準管理方式,優化標準體系,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新領域研發認證“綠色通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行高端品質認證,開展綠色有機、機器人、物聯網、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產品和健康、教育、體育、金融、電商等領域服務認證,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增加優質產品及服務供給,打造質量標桿。支持運用認證手段推進區域品牌建設,培育優勢產業和拳頭產品,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
《意見》要求清理涉及認證、檢驗檢測的行政許可和行業評價制度。清理、整合、規范現有認證事項,取消不合理收費,堅決治理認證亂象。凡已建立國家統一認證制度的,不再設立類似的合格評定項目。面向社會的第三方技術評價活動應遵循通用準則和標準,逐步向國家統一的認證制度轉變。全面清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加快向國際通行的產品認證制度轉變。加快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清理涉及檢驗檢測能力的行政許可事項,避免重復評價,實施統一的資質認定管理。鼓勵認證機構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認證“一體化”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意見》強調,簡化規范認證機構審批、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程序。完善認證機構審批程序,整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許可項目,精簡整合技術評審事項,積極推動“五減”(減程序、減環節、減時間、減收費、減申請材料),實行申請、審批、發證全流程網上辦理,提高便利度和滿意度。嚴格從業機構資質認定標準,建立行政許可和技術評價相結合的資質管理制度,確保從業主體具備相應資質能力。
加大認證監管工作力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獲證企業、產品的聯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從事檢驗檢測認證活動和偽造、冒用、買賣認證證書或者認證標志等行為,嚴禁未獲強制性認證的產品進入市場,確保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
《意見》提出嚴格落實從業機構及人員責任。嚴格落實從業機構對檢驗檢測認證結果的主體責任、對產品質量的連帶責任,健全對參與檢驗檢測認證活動從業人員的全過程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出證人對檢驗檢測認證結果負總責制度,落實“誰出證,誰負責;誰簽字,誰擔責”。推行從業機構公開承諾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從業機構及從業人員的誠信檔案,完善永久退出和終身禁入等失信懲戒機制,提高違法失信成本。
(原題為《涉安全健康環保產品 實施強制性認證嚴打偽造冒用買賣認證證書行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