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健身房:生存和跑路
來源:村長
風險最大的投資是什么?股票、期貨,還是大宗商品?如果加上“健身房”這項,或許并不會令人感到意外,甚至會讓很多資本發出會心一笑。
面對無數突然出現又一夜間消失的健身房,網友們一針見血地調侃:“10家健身房,9家跑路,1家準備跑路。”人們對健身房的印象跌至谷底,后廠村村長在百度搜索輸入“健身房跑路”字樣,有關“健身房跑路報警有用嗎、健身房跑路前兆、健身房跑路怎么維護權益、健身房跑路算詐騙嗎、怎么防止健身房跑路”等相關信息就會層出不窮地跳出來。
這種現象是如此屢見不鮮,甚至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健身房跑路算不算一種龐氏騙局?
01
健身房,新時代“跑路”健將
2022年1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曾創作《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知名小說的作家紫金陳再次進入了廣大網友的視線。不過,這次讓他出圈的不是哪部作品,而是他成為了健身房跑路的受害者,損失4萬元。
“先被莆田醫院坑了腰,然后為了練腰去健身,結果健身房老板卷錢跑路......”紫金陳的慘痛經歷又同情又忍不住發笑,原來在讓人“防不勝防”的健身房跑路面前,是沒有普通人與知名作家之分的。
而這個讓紫金陳耿耿于懷的健身房金吉鳥并非健身行業無名之輩,它成立于2005年,全國門店連鎖最多時達400多家,但早在去年7月份,金吉鳥在南京、天津、長沙等地的門店接連關閉,不少會員都陷入了退卡難的境地。
同樣被騙,紫金陳還能夠憑借自己的影響力在微博和電視臺發聲,而很多普通人卻只能默默承受被騙的下場。
根據中國消費者報2021年10月報道,消費者鄭女士在重慶榮昌區凡爾賽健身中心繳納681元,辦了一張健身“挑戰卡”,合同約定1年之內可健身88次,還承諾次年退還680元押金,健身中心如若轉讓,次卡繼續有效。可該月20日,鄭女士就得知健身中心老板跑路,而健身中心自己還一次沒去過。
.......
類似的事件如此之多,以至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相似的新聞曝出,健身房也成了近幾年新晉的投資“高危”項目。
02
光鮮的背后,是深不見底的龐大負債
減肥、健身,被很多人視為是一生的追求。
早在2020年,我國經常參與鍛煉的人口已達4.35億。為了擺脫一個人健身的枯燥與懶惰,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健身房,促進了這一行業的蓬勃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線下健身場館總量為9.79萬家,從業人員約300萬人左右,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
市場看似一片“藍海”,也吸引了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向這里,不知道投資者對行業的了解有多少,反正健身房是一家接著一家地出現了。接下來就是網羅健身教練和工作人員,批量招募會員,每天健身房的門前都是熙熙攘攘,看起來隆重而熱鬧。
但看似光鮮的背后,真的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嗎?對于業內人士來說,這筆賬很容易算。
大部分健身房采取的都是先收錢,后提供服務的經營模式,這就注定了在開業初期,健身房會集中開發周邊三到五公里范圍內的客源,將引來的客流轉化,收取預付款,獲得較大的現金流,這筆錢不僅能夠填平之前所投入的成本,甚至還會有“盈余”。
但當健身房真正運營起來,每個月包含租金、物業水電、員工工資、員工課時提成、設備維護等在內,成本就能達到幾萬到十幾萬不等。如果想持續經營下去,就要有穩定的現金流進入,而健身房90%以上的現金流都來自私教課和會員卡,一旦會員購私教課、續卡的速度,不能平衡健身房的日常開支,資金鏈就會有斷裂的風險,就會導致關店。
03
求生存,健身房的套路一環接一環
“脆弱”的資金鏈讓健身房的生存處境堪憂,因此頻頻“爆雷” 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根據三體云動數據中心統計,2020年中國主流城市健身俱樂部的倒閉率為16.15%,健身工作室倒閉率為21.55%。
一位健身房跑路的親歷者說:“健身房跑路應該算是一種新型的龐氏騙局。作為初級的健身小白,我恐怕上當,選健身房時貨比三家,在考慮門店成立時間、性價比、設備、教練專業性和營業時間、距離種種問題后,確定了離公司較近的一家連鎖健身房。每天風雨無阻,咬牙堅持3個月健身小白,正在慶祝自己頑強毅力的同時,萬萬沒想到,健身房跑路了,才發現自己只是萬千維權者的一員。”
為什么健身房比明星都容易“塌房”,卻還是有那么多人輕易上當呢?或許這與健身房求生存的層層套路密不可分。
據了解,健身房為了快速回流資金,往往會在銷售上大作文章,開業前就會以低價、折扣的形式吸引人們辦會員卡,且往往年限越長越優惠;經營期間會適時推出私教課的買贈活動或全額返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買;通過會員體驗卡或免費體測制造健身焦慮;還有永遠都能找到促銷噱頭的店慶日、周、月等,只要讓消費者掏錢,理由總能想出一萬種。
健身房的套路數不勝數,但當“門店即將升級”、“各種優惠活動上線”等字眼出現時,往往就是健身房跑路的前兆,現金流已難以維持健身房的經營,或許是時候收割最后一茬“韭菜”了。
村長語錄:
明明是去健身,最后卻學會了維權,對于健身房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尤其是隨著短視頻“網紅教練”與居家健身的井噴,健身房的發展已經岌岌可危。如果健身房的投資者、經營者不改變目前的局面,只想著用預付款、會員卡等套路掙快錢,或者致力于“打一槍換個地方”,那么未來的發展就是:消費者不會等到他們“跑路”,健身房自己就會被時間和市場所淘汰。
end!
2022年8月30日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