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樂游上海藝術季”將啟幕,數百展覽演出陸續登場
澎湃新聞從今天上午舉行的“四季上海”秋季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在今秋全新推出“樂游上海藝術季”。作為上海首個城市級藝術季,將按春、夏、秋、冬四季推出,不間斷構筑起上海市文博、美術、演藝資訊集成平臺。
即將啟幕的“樂游上海藝術季”秋季(9月-11月)將涵蓋文博展覽100余個,演出劇目200余個,包括上海博物館的“何以中國”考古藝術大展、中華藝術宮的“何謂海派”海派美術展到舞劇《只此青綠》《朱鹮》、“海派城市考古”藝術游賞路線,以立體多元的文旅體驗成為市民游客文化生活新向導。
首個城市級藝術季金秋啟幕
上海目前擁有400余家文博場館和劇場劇院,每年推出演出4萬余場、各類展覽2000多個。美術館、博物館、演藝資源集聚已經成為上海的突出優勢,也是最優質的文旅資源。為了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強整體宣推,用高品質的文旅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消費需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在2022年金秋全新推出“樂游上海藝術季”。

“樂游上海藝術季”海報
那么,“樂游上海藝術季”是什么?據介紹,它將作為上海首個城市級藝術季,不間斷構筑起全市文博、美術、演藝資訊集成平臺,持續面向廣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輸出和展現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魅力與風采。
“樂游上海藝術季”將成為藝術資源發現新平臺,市民游客的城市文化生活新向導,都市文化體驗新方式。
“樂游上海藝術季”將按春、夏、秋、冬四季推出。今年將首推秋季(9月至11月)和冬季(12月至2023年2月)。

“四季上海”秋季發布會現場
藝術季將每季發布《樂游上海藝術季市民手冊》和《樂游上海藝術季指南》。“市民手冊”是《上海城市文化服務手冊》的升級版,以服務市民為主要目標,集成當季演出展覽資訊,并按活動項目分類,方便市民檢索查詢。“藝術季指南”則凸顯主體內容的策劃性與設計語匯的豐富性,重磅推薦當季首演、首展、首秀,特別設計上海“藝術游賞”路線,各大文化場館、文藝院團、藝術機構負責人將親自推薦“新館”“新劇”“新展”和“名家經典”“駐場演出”“精彩熱點”。
同時,“樂游上海藝術季”還將依托樂游上海官方微信公眾號、“藝哚哚”小程序等,推出電子手冊、周歷月歷、主題宣推等產品,對藝術季演展信息進行動態更新,方便廣大市民游客一鍵獲取當季藝術資訊。
上百場文博展覽與演出不落幕
金秋是上海最美的季節,也是滬上文旅活動最活躍、最熱鬧的時節。據不完全統計,9月至11月,全市將推出文博展覽100余個,演出劇目200余個。
據發布會透露,“樂游上海藝術季”秋季刊活動包含以下幾大特點:
“文物熱潮”持續升溫。作為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的首展,“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自7月開幕以來,持續引發觀展熱潮,也由此引發大眾對文物展的極大熱情。可以預見,“文物熱”在今年秋季依舊會繼續,除了“宅茲中國”外,秋季有兩個新展值得關注,分別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光明搖籃 精神之源——迎二十大上海文物史料展”和閔行區博物館的“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

“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現場展出的春秋晚期鑲嵌綠松石神獸

“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現場的“鸮尊”
一系列展覽彰顯海派美術的文化自覺。海派美術是極為重要的上海文化資源。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將以遷新址10周年為契機,推出年度藝術大展——“何謂海派”系列展首展,勾勒百年海派美術的發展脈絡,是近年來系統梳理海派美術發展的重要之舉。此外,還包括賀友直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展等。

海派名家錢瘦鐵畫作,《此君偏許傲清寒》

賀友直白描作品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將聯合上大美院舉辦“中國現代美術教育文脈大展”,從上海美專與海派美術的關系為出發點,展現其在近現代美術教育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秋季美展的另一大看點是綻放青春的力量,程十發美術館的“界線之上”、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的“改造未來”、華僑城藝術中心(上海館)“共同的____”等均為當代青年藝術家搭建平臺,充分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
劇場生活方面,隨著8月劇場陸續恢復開放,金秋的演藝市場逐步復蘇,名家經典、首演首秀、主題展演交相輝映。三部登陸過央視春晚的舞劇《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將在金秋先后獻演上海舞臺,三部入圍今年國家最高文藝評獎“文華獎”的參評劇目雜技劇《戰上海》、滬劇《敦煌女兒》、京劇《紅色特工》也將回到上海與觀眾見面。話劇《覺醒年代》、都市喜劇《寶興里》、舞劇《白蛇》、交響樂《復興的大地》、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一批首演劇目值得關注和期待。

登陸過央視春晚的舞劇《只此青綠》
活動還首次推出藝術游賞路線圖。秋季刊中將主推一條地鐵線,提取四組“海派城市考古”關鍵詞,邀請大家參與藝術版 “海派城市考古”。“一條8號線 穿越五千年”游賞之旅,途經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三大場館,從古代文明,到近現代藝術,再到當代藝術,五千年中華文明就在眼前。推出“閱讀建筑”“漫步街區”“流連水岸”“發現新城”四組“海派城市考古”關鍵詞,串點成線打造多元化的文旅體驗新場景,形成藝術、城市、人之間的互動,來一場藝術化的“海派城市考古”。
《樂游上海藝術季》秋季刊將于今年旅游節期間推出,“市民手冊”電子版將于9月5日在上海微信公眾號率先上線。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坐落于蘇州河畔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發布會在新開館的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舉行。自7月19日開館以來,日日約滿,已成為滬上少年兒童及家長暑假首選去處和打卡旺地。據悉,少兒館也將陸續推出“美育”藝“起來”名家美學系列課程、“行走的閱讀”少兒城市考古研學系列等活動,“美育”藝“起來”將在金秋與上海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動,開展非遺手工藝、戲劇、曲藝以及飲食、器物等生活美學等相關課程和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體驗活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