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電視劇《紅樓夢》的服飾布景都借鑒自這230開的清代繪本
大型經典電視劇《紅樓夢》中的人物服飾、室內布景、室外布景的底本借鑒是什么畫冊?
今天到河北博物院會有一個答案:1月26日,“紅樓夢華——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畫冊展”將在河北博物院北區開展。“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獲悉,這套畫冊由畫家費時36年畫出,有230幅之多。
《紅樓夢》從流傳之日起便是眾多畫工心儀的絕佳題材,自嘉道以來的兩百多年,相關繪本層出不窮,國畫、年畫、版畫、壁畫、連環畫和人物繡像均有。比如改琦的《紅樓夢人物圖冊》、費丹旭的《紅樓夢十二金釵圖》等。而旅順博物館所藏清代孫溫所繪《全本紅樓夢》,也可被稱為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第四回 王夫人聞報接遠親

孫溫生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河北豐潤人,經歷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幾個朝代,卒年不詳。《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大約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開始醞釀、著手繪制,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體竣工,前后達三十六年之久,而其中大多數畫幅完成于1884年至1891年這七年之間,也就是說,這位畫師差不多從五十歲起一直到八十五歲,似乎把他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這套畫的創作中,與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紅樓夢》耗費的心血遙相呼應。除孫溫本人外,其侄孫允謨也參與了其中的創作。
縱覽《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全圖,筆法精細,設色濃麗,情節連貫且生動感人。其人物風格集改七薌、費丹旭一路,山石、樹木、亭臺樓閣畫法及其設色樣式承襲清代宮廷畫法,并吸納西洋繪畫元素,徐揚、余省、冷枚等宮廷畫家對其影響很大。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將各種人物活動情節置于特定的環境之中,以生動直觀的藝術形式,勾畫出一幅幅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的畫面,畫中涵蓋了山水人物、亭臺樓閣、樹木花卉、珍禽走獸、鬼怪神仙、舟車轎輿、家具陳設及博古雜項等,將一部洋洋大觀、令人蕩氣回腸的古典名著《紅樓夢》表現得耐人尋味、雅俗共賞。從全圖繪畫風格和技法看,孫溫應為民間畫師中的高手,其繪本表現情節之詳盡、筆法之精細、構圖之精美、篇幅之宏大,均為清代同題材繪畫作品所僅見。

第二十七回 埋香冢黛玉泣殘紅 花園中暇游觀鶴舞

另外,澎湃新聞還了解到,1959年7月,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無意中得到這套珍貴的畫冊,之后撥交給旅順博物館,自此成為旅順博物館的重要藏品,2004年在國內首次展出,引起世界性的轟動。大型《紅樓夢》電視劇人物服飾、室內布景、室外布景均參照孫溫圖畫設計。其中,新版“紅樓夢電視劇”劇照,用的就是孫溫的230幅圖畫中的一幅。今天,這套《全本紅樓夢》繪本已經是紅學界和普通讀者、觀眾熟知的經典作品,就讓我們一同欣賞這套瑰麗宏大的繪本,在古典文學和古代藝術的大觀園中暢觀神游。

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紅樓夢》被譽為中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自18世紀中期問世以來,《紅樓夢》便以各種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并成為繪畫創作的重要題材。旅順博物館所藏清代孫溫所繪《全本紅樓夢》的問世,充分體現了清代晚期《紅樓夢》美術創作的高超成就。河北省博物館的此次展覽,對倡導文學經典與藝術創作相結合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4月25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