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在消失|自我的形式
辛迪·雪曼是既簡單又復雜的藝術家。說她簡單,因為她處在一條非常有趣的藝術史脈絡上。
從杜尚到安迪·沃霍爾到辛迪·雪曼,其藝術動機都發生在現代工業批量制造的商品中。
本雅明認為,可復制性是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分手的路口。進入工業復制時代之后,藝術和商品的界限模糊不清,用于膜拜的藝術品被用于展示的商品/藝術品取代(本雅明不是在此做價值排序,而是觀察變化中的事實)。商品基于某個原型復制而來,各有其功能、結構和形式。每一件商品都是個別的,保留了原型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質,但數不清的表面無差異的個別之物,構成一類整體,因其重復使人倦怠。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況?

Untitled Film Still #47 Cindy Sherman 1979
原型和個別之物中所包含的美學品味,如何被復制和流通所稀釋,最后因雷同變得令人厭惡,這種社會情緒是一般理論家關心的話題。藝術家對此的考量,很少從這種情緒出發或自限于其中。以杜尚為例,對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分途,杜尚顯然和本雅明有類似的敏感,以及有自己的觀察所得。但杜尚的興趣,并非在于現代藝術與工業品在制作和流通方面可以比較的相似性上,而在于藝術家如何通過重新命名來中斷語境的連續性,并在自己制造的語境斷裂上,植入另一種語境,從而一舉改變兩種語境的固有邊界,為一種基于觀念而非形式的藝術實踐開辟立足點。杜尚一邊指出,商品和現代藝術的邊界早已互相滲透,無法區分;一邊演示,如何保持兩者截然不同的指向:商品是匿名的,而藝術源自命名。這正是后現代藝術的開端。
和杜尚在小便池上簽名使其抽離商品語境不同,安迪·沃霍爾通過絲網印刷技術翻制大眾媒體上的名人照片,或以照片寫實主義的風格繪制食品罐頭,并在自己的藝術工廠(作坊)里(?。┡繌椭七@些作品,使其始終保持在商品流通的語境中。如果說,杜尚在1917年的藝術實踐,乃是將自己在立體主義運動中積累的象征資本用于對達達主義運動的投資(他在小便池上的簽名,乃是對象征資本再生產的授權和背書),那么,安迪·沃霍爾真正不辭辛勞,在象征資本和經濟資本之間建立了可兌換的渠道,以實際銷售來保障觀念商品的收益,把象征資本變現為經濟資本。杜尚展示了商品語境和藝術語境的可轉換性,安迪·沃霍爾卻展示了命名和匿名這兩種狀態如何共生——比如把簽名注冊成商標。

Untitled Film Still #54 1979
工業資本主義和晚期資本主義在文化邏輯上的差異,多少體現在杜尚和安迪·沃霍爾的行事方式上。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將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對所有類型商品一視同仁。質言之,在為消費者提供滿足的性質和程度方面,小便池和裝飾畫并無區別。但老一代的文化學者,如丹尼爾·貝爾,卻認為有必要區分基本需要(need)和欲求(want),因為它們導致了不同的文化邏輯。那些滿足基本需求的商品是結構-功能導向的,后者是形式導向的。
丹尼爾·貝爾覺得,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基本需求較易得到滿足,欲求卻因其多樣性很難通過一般商品生產加以滿足?,F代藝術因此在商品生產中扮演了一種特殊角色。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因其功能雷同和競爭激烈,對形式的想象遂成為生產環節的核心,尤其是當復制還未發生、商品原型尚在開發時?,F代藝術不再限于為廣告業說服乃至誘惑消費者提供靈感、素材和工具,而是通過賦予商品原型以形式,提供了將多樣性內置于商品生產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安迪·沃霍爾做的事。
這里所說的形式,是指藉由符號表達的慣例。形式常常觸發思考,但對思考者而言,形式不僅意味著靈感,有時形式就是思考本身:我們需要借助符號思考,并且是借助那些藉由符號表達的慣例在思考。形式也并不限于物或圖像,它還可能是情感和社會關系的模式。辛迪·雪曼的復雜,就在于此。

Untitled Film Still #21 1978
最初吸引雪曼興趣的商品,不是物,也不是圖像,而是電影中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大多是作者電影和B級片的女主角——置身特定故事語境中,但總體是類型化的,因為她們的人設迎合觀眾(尤其是男性)對女性的常見認知。然而,這些由大眾媒體塑造的、類型化和缺乏深度的女性形象,在雪曼所浸染的1970年代紐約城市文化中,卻有特殊的流動性。這些女性角色成為雪曼最初模仿和自拍的對象,也即早期代表作品“無題劇照”(Untitled Film Still,1977-1980)的主題,如同初入社會的少女通過模仿別人確立自我身份。通過這些照片,雪曼確立了一種層層套疊的鏡廊式的凝視關系。
觀眾通過電影凝視角色,或通過劇照和八卦新聞凝視演員,這兩種公然凝視如同隱身斗篷,將更為隱秘的凝視包裹其中。那是年輕少女對成熟的女性世界的凝視,當她們依照劇照裝扮自己并凝視鏡子中陌生的自己,那投向鏡子的目光,可能來自一個正在蘇醒和成形的自我,也可能來自對其他人(尤其是男性)目光的模仿。但隨著時間推移,變裝舞會前那種通過想象的他者目光審視自己的興奮感,逐漸被更廣泛的文化關切取代。最終,雪曼否認這些照片屬于自拍,似乎照片上的人物和金寶湯罐頭一樣,是匿名之物,只是某種可以無限復制的文化形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