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磅礴與柔美,四位女性作家書寫各自的“生活在別處”
原創 楊明曉 文學報

四位女性作家在以文學敘述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諸多美好瞬間的同時,凸顯扎根生活的文學書寫的社會功用,將對和諧人倫、自然、自由、理想的主體情感寄托訴諸于創作實踐之中。
“生活在別處”的磅礴與柔美
文 / 楊明曉
近讀新近出版的“生活志”文叢第二輯,包括南子的《綠洲之歌》、阿微木依蘿的《理想主義者》、周潔茹的《大圍有個火鍋店》以及王曉莉的《不語似無愁》4本散文集。4位女性作家以主體姿態介入生活,以不同生活背景之下的人物群像、所置身的環境景觀以及經歷的生活現象為書寫對象,并將回憶作為邏輯起點展開敘述。在以文學敘述反映普通人日常生活諸多美好瞬間的同時,凸顯扎根生活的文學書寫的社會功用,將對和諧人倫、自然、自由、理想的主體情感寄托訴諸于創作實踐之中。


《綠洲之歌》《理想主義者》封面
散文集《理想主義者》所描寫的諸多人物中,“蜘蛛人”弟弟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個典型的生活“理想主義者”,樂于接受新事物,并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蜘蛛人”弟弟退伍后寧可做頂著危險在46樓高空作業的工人,也不愿做安于分配的清閑工作。他本是熱愛音樂的,期望成為一名歌唱家,但現實卻未能使他擁有一副好嗓子和出眾的外表,因而與其職業理想遺憾擦肩。地面不能為他提供舞臺,他便在46樓的高空歌唱,用勞動譜寫贊歌,用歌聲實現理想?!爸┲肴恕钡艿軕{著熱愛與勤懇迎難而上,雖然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只換來微薄的薪水,但他仍然為自己的奮斗和堅持而感到滿足。相較于外部條件的艱辛,內在性格的錘煉也揭示出人物面對生存信念接受挑戰的勇毅。比如《綠洲之歌》中所刻畫的“制琴師”吐爾洪,他長年累月地手工制作樂器,面對繁雜的工序和嚴格的選材卻從未對自己的手藝降低過要求,作者南子形容他“在木頭上、石頭上、金屬上、花布上給耐心下了定義”,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手藝人和他們的工匠精神的存在,才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手工藝與優秀品質能夠得以傳承和延續。勤勞務實的品質使得“制琴師”吐爾洪能夠在變化萬千的時代洪流中堅守初心,把技藝傳承下去,這也彰顯出人物積極應對生活的行為選擇所具有的一種情感感召力。

對于作家而言,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回憶起過往,日常生活中的某件陳年往事或許會因為發生的時間與當時當下所處境遇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義。比如《大圍有個火鍋店》中的“小炒香干”“糖不甩”等民間小吃便被作者賦予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也正是因為人物在品嘗這些常見的小吃時一些有趣的經歷,讓日常生活變得充滿樂趣?!毒G洲之歌》中的《種粒》一文寫到了哈密瓜,敘述者坦言這種水果在新疆綠洲再常見不過,但是總有些味道是別處的甜瓜無法比擬的。就如同作家筆下的瓜農尼牙孜家的甜瓜,因為長期的生活經驗與細心照料觀察而總結出“秘方”,使甜瓜變得更加甜蜜有滋味,庸常生活在作家的記錄下變得妙趣橫生。藏于俗常生活之中的不僅有風情別樣的細碎小事,還有蘊含其中的深刻哲理。比如《不語似無愁》中的一篇散文《慢中日月》就記述了作家如何通過觀察一棵樹的生長而悟出了生活真諦。院中的茶梅樹經過了五年的風雨才慢慢長出果實,綻放出嬌艷的花朵;人奔走在快節奏里卻焦急企盼著令人心安踏實的結果。由樹的緩慢生長反觀及人,使得敘述者領悟到生活要慢慢經歷,愛要從容面對的道理。


《大圍有個火鍋店》《不語似無愁》封面
不難發現,四位女性作家通過書寫人物的命運沉浮經歷,對一景一物進行歷史敘述,不僅借不事雕琢卻細膩的語言描寫攜有一方歷史文化特色的俗常生活,引起讀者對“生活在別處”的興趣,更在文學書寫中使讀者感知自然的磅礴之美與人性的堅韌之美,使之與作品中的人物產生精神與心靈的共鳴。
(“生活志”文叢第二輯,南子、阿微木依蘿、周潔茹、王曉莉/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原標題:《磅礴與柔美,四位女性作家書寫各自的“生活在別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