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牌中國總經理戴立博:來上海工作四年,這里已成為第二個家

第一次與大家面對面深入談論對于家的看法時,平時習慣于“走商務范”采訪流程的戴立博博士明顯有些緊張和局促,他有一個非常細微的“小動作”,喜歡雙手相握交叉,隨即大拇指快速轉動,而這個間接反映內心的小動作幾乎貫穿了整場采訪。
“一開始我在這里工作,主要負責的是亞太地區的銷售和市場,從2015年8月份開始,差不多兩年半以前,我開始負責整個中國市場的業務,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關注焦點全部集中在了中國。”戴立博博士自2013年8月第一次來到上海,到2014年1月固定在這座城市居住工作,已經在中國度過了整整四個年頭。
四年的時間或許不長,平時工作忙碌的戴立博博士也并非是張口就能說流利中文的“中國通”,但他對于中國文化以及一些不同于歐洲的習俗現象都在大程度表現出自身的尊重。
例如,對于中國新春佳節前浩浩蕩蕩的春運“遷徙”。事實上,戴立博博士了解到春節前擁擠的回家浪潮,但并不知道有所謂“春運”這個極富感情色彩的中文詞匯,但長期作為職業經理人所保持的敏銳感,讓他在第一時間覺察到在春節期間上海這座城市與往日里的不同。“在春節期間,這個城市一下子就好像空了一半,大家都回去了。”戴立博博士表示,“我也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已經三代都在上海生活居住了,但是仍然他們會有一個老家,會有一個自己的根,在其他的地方。”
雖然因為文化差異,戴立博博士對于“葉落歸根”這句中國成語的背景并不甚清楚,但他將其理解為對于中國傳統的傳承,因此時刻保持著一顆尊重的心。而為了能夠讓員工趕上一年里最重要的節日,戴立博博士給予了員工非常彈性制的請假調休,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春節“提前幾天回去或者晚幾天回來”在他看來都是非常正常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中國定居的四年時間里,戴立博博士沒有錯過每一年圣誕節與家人親朋相聚的時刻。毫無疑問,對于包括他在內的西方人而言,圣誕節就像春節之于中國人一樣的重要,“這是大家團聚并進行一年總結的時候,同時也是你和自己親近的人一起來慶祝、一起來愉快地交流生活的重要時刻。”
而與“年夜飯”類似,圣誕節前夜,西方家庭也會一起聚在家里吃上一頓一年里最重要的“圣誕晚餐”,而在這頓晚餐中,戴立博博士能夠體會到家人“一個也不能少”,這種節日所帶來的儀式感,與國別無關,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于親情,對于家的依賴更是無需言語的贅述。
在異國他鄉工作生活多年,戴立博博士也坦言對于家鄉的思念,尤其是一年回家見一次父母,能夠讓人清晰的捕捉到父母逐漸老去的容顏。但兼備機遇與挑戰的工作,以及處處充滿意外,驚喜的中國,令這位馬牌高管又深深的愛上了這個遠離故土的東方國度。
“中國發展速度非常之快,有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大的挑戰,但是正是因為這些挑戰,能夠讓你增加閱歷,學到更多的東西,能夠激勵著你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好,促使你獲得更好的個人發展。”戴立博博士說,他非常喜歡這樣的環境,一種并非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壞境,而是能夠帶來許多東西充實自我,令人時刻保持警醒狀態。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戴立博博士與妻子一同經營著在上海的“第二個家”。
在他看來,這座城市用自己的包容與友好,歡迎著每一位來此工作生活的外國人。
“我覺得上海是一個國際化而又非常友好的大都市,更重要的一點是它非常安全。是對上海這么大的城市來說,安全是非常可貴的。我在別的城市很難感受到這一點,所以我對于上海的這個方面是非常欣賞的。”戴立博博士解釋道,在上海,作為一個語言不通的老外,總是能夠在路上獲得熱心的幫助,即使大家都不太會表達,那么也可以借助自己的特殊的方式,可能是手勢或者是肢體語言來進行溝通交流。

其次,上海完善的交通規劃以及便民服務也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給人帶來的“安全感”。“另外感觸很深的一點就是,上海的基礎設施非常的發達,不管是公共交通的體系,還是市民服務的體系,都讓大家在這里的生活更加的方便,有的時候這個城市的運作可以說是無縫銜接,讓你感覺到一種安全感,而這樣的一種體驗在一些其他大城市你可能是感受不到。”
工作之余,戴立博博士會妥善的安排好陪伴家人的休閑時光,如果假期足夠長,一般來說會和家人一起規劃去旅行,比如會選擇去沙灘,也有可能去城市里探索,還有可能選擇走進大自然,去了解一些當地的文化遺產,或者去拜訪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在他看來,在喜歡的城市里擁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也擁有著家人的陪伴,“一張一弛”之間這種令人感到舒適的生活狀態,就是“家”的意義,這無所謂地域國別——正是“此心安處,便是故鄉”。
在采訪的末尾,向戴立博博士拋出了一個狡黠的問題,“如果您的孩子以后可能也要去一個離您很遠的地方工作,把那個地方當成第二個家鄉,您會支持嗎?”
沒想到,戴立博博士不曾猶豫的就回答“why not?”正如他會選擇搬家到別的地方生活,追求他自己的幸福。如果孩子也想這樣做,并且會因此感到快樂,那么一定會無條件地支持他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