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說“美人魚”儒艮在中國已經“功能性滅絕”?專家回應
因外型與海牛類似,且有一條類似鯨魚的尾巴,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海洋草食性哺乳動物儒艮常被人們誤認為是“美人魚”。8月26日,一則關于“美人魚原型(儒艮)在中國滅絕”的話題引發網友關注。

儒艮
據一份由中國科學院和倫敦動物學會的科學家共同完成,并在近日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稱,近幾十年來,中國的儒艮經歷了快速的種群崩潰。目前,“美人魚原型”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Functionally extinct)”。
公開資料顯示,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動物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據公開報道,1999年12月,廣西北海附近海域發現一頭死亡的儒艮擱淺于海灘,這是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發現的最后一頭死亡的儒艮個體。中國最后一次發現儒艮的記錄則停留在2008年,地點在海南省的東方市。
8月26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中國綠發會”)秘書長周晉峰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在過去的十年中,沒有人在中國再觀測到儒艮,中國的儒艮可認為已介于“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的狀態。

近日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的一份研究稱儒艮在中國已“功能性滅絕”
紅星新聞:判定一種生物為“功能性滅絕”的標準是什么?
周晉峰:“功能性滅絕”一般是指野生物種依靠自己不能維持繼續繁衍,若不加以緊急救助,將會走向“野外滅絕”的狀態。還有一種說法是,野生物種在生態系統中是存在各自的職責和功能的。如果數量太少,以至于無法履行它的功能時,便可以稱之為“功能性滅絕”。
紅星新聞:為何說儒艮在中國已經“功能性滅絕”了?
周晉峰:目前,儒艮在中國已介于“功能性滅絕”和“野外滅絕”之間的狀態。近十年我們在做南海生物多樣性調查的過程中,走訪了不少相關人群,如專家、漁民、保護人士。但最終的走訪結果都是沒有人在中國再觀測到儒艮了。
如果進一步的科考仍然找不到儒艮,就有可能被宣布野外滅絕。所以,今年我們成立了中國綠發會儒艮課題組,并且把“儒艮的重引進”作為工作組主要的目標。
紅星新聞:我國最后一次發現儒艮是在14年前,導致其急劇減少以至于功能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周晉峰:首先,是我國近海的海草床在大規模地退化和消失。因為儒艮是以海草為食的,而海草床的退化與人類活動有關。人類向近海排出污水,污水中的化學物質、以及渾濁度對海草會造成傷害。其次,人們在近海的航運、捕撈、采砂等活動,會影響海草的生存環境。就像熱鬧的大街上不長草,熙熙攘攘船來人往的熱鬧海邊同樣也長不了海草。沒有海草,儒艮自然不會來了。此外,早期的過度捕撈,以及船只的撞擊也是導致儒艮數量減少的因素。
紅星新聞:1986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合浦儒艮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國務院又將其批復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就是說我們很早就在對儒艮進行保護,為什么結果還是不樂觀?
周晉峰:自然保護區不是動物園,不是建個籠子就行。儒艮雖然在保護區內可以被保護得很好,但是若是周邊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消失,導致它的棲息迅速地退化、減少、甚至崩潰,也是會導致儒艮的滅絕的。
所以我們認為,有效的保護是全面的保護,而不只是單個瀕危物種的保護。我們要保護的是自然生態,因為生態系統比物種更重要。生態系統承載了物種,物種承載了基因,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三個層次。所以儒艮保護區不光得保護儒艮,還得保護海草。
紅星新聞:儒艮在我國乃至于全世界的分布區域是什么樣的?
周晉峰:在世界范圍內,儒艮是一種分布比較廣泛的海洋生物。澳洲、美洲、非洲、南亞都有,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水域。至于我國,原本在東南沿省的近海也有,主要是由于以前那些地方有大量的海草、近海比較淺、日照比較充足、海水比較干凈等原因。
儒艮是近海生態系統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它在我國的功能性滅絕只是一種區域性的現象,但在世界上的其他海域還是有儒艮生存著的,它還沒達到瀕危物種的標準,只是易危物種。
紅星新聞:目前你們在保護儒艮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周晉峰:首先,我們開展了科學傳播,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因為作為全國一級學會,科普是我們重要的工作。然后,我們有向關部門發函,以及聯系國內外在儒艮領域的科學家,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同時,我們也制定了儒艮課題組未來三年的工作計劃,希望社會各界都可以參與進來,通過儒艮的重引進來重建我們近海的“綠水青山”。
這個工作計劃主要包括,研究儒艮生存環境和現在廣西北部灣儒艮保護區的情況,努力讓儒艮保護區恢復其原有的自然生態;研究所有的儒艮保護區和儒艮遷徙路線;向相關國家和部門建議“重設航道”,讓航運、捕撈等人類活動盡可能避開相關線路;攜手國際社會進行引導性的物種重引入。
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5年后能夠在中國再次看見儒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