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寫生·創作丨陳昭:繪畫即是寫心


策展人言
“寫生”一詞,對于藝術創作者并不會陌生。在不同的藝術踐行過程中都不會缺少這一環節。古往今來中國畫歷史上,大成就者都是“寫生”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早在五代時期便出現了黃荃的《寫生珍禽圖》,真實的體現了以中國工筆畫的手法來塑造對象的寫生能力與高超的藝術水準。宋代荊浩在其《筆法記》中提到自己在太行山中畫松樹,先是“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清代鄒一桂在《小山畫譜》中論述花鳥寫生的規律,“萬物生于天,天有四時。”“至禽鳥蜂蝶,各按四時。梅時無燕,菊候少蜂。冬花不宜綠地,春景勿綴秋蟲。隨時體察,按節求稱,各當其可,則造物在我?!笔瘽恰八驯M奇峰打草稿”,黃賓虹則將師古人和師造化結合起來。綜上所述,前人繪畫鮮少面對景物寫生完成,多半是通過目視、心記、神會完成其創作,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西方寫生是直接面對對象進行描繪的一種繪畫方法,西方的藝術貴在寫實,而中國的藝術重在寫意,其“寫實”與“寫意”背后都有深邃的歷史文化蘊藉,各呈異彩。古今中外,藝術殊途同歸,寫生遂成為近代中國藝術創作與傳承中,被廣泛接納的一種方式。寫生在當下中國畫系統中不單純是物象的表現,就藝術創作的結果而言,寫生同時完成創作;借助寫生收集素材,重新結構畫面,最后完成的作品也是創作。如何理解和表達“寫生”,是中國畫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私享藝術」推出線上系列云展:“寫生·創作——中國畫寫生系列云展”。展覽遴選不同題材的寫生作品,有體現北國風光、江南水鄉、西部風情等,旨在集中展示當代畫家在中國畫寫生方面的創作能力與審美趣味,進一步探討寫生與創作之間的關系,召喚我們對自然、人文及一切瀕臨衰落的歷史遺存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關懷。

陳昭-版納花卉四條屏-紙本設色-231x53cmx4-2021

陳昭-鐵骨-紙本設色-132x71cm-2014

陳昭-清骨貞潔花卉聯

陳昭-春意濃濃-紙本設色-248cmx125cm-2019
氣韻本乎游心——淺論寫生
文·陳昭
寫生于中國傳統繪畫的學習和創作中是除卻臨古之外又一極為重要的過程和手段。臨古可習得歷代諸家之筆墨技法、經營位置等繪畫能力,而寫生則能夠觀察到無窮的萬物形態,更能在寫生的過程中豐富感受,從心而發,落筆必然格外生動。
古人亦尤為重視寫生,流傳至今的歷代經典作品多是在寫生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這在歷代畫論及作品的題跋里都可以得到印證。中國畫家歷來堅持師法造化,造化即天地萬物,是我們要表現的物象,正如唐代畫家張璪所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正是此理,又如唐代畫家韓幹的傳世名作《照夜白圖》,里面所繪馬匹皆栩栩如生、英姿勃發,而韓幹之所以畫馬筆端有神,就是因為他平時注重觀察和寫生,他說“廄馬萬匹,皆吾之師”。之后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稱的五代畫家徐熙,他的畫風對其之后中國花鳥畫的發展趨向有著重要影響,他的繪畫多取材于田野之自然景物,并注重體察生趣,“嘗徜徉游于園圃間,每遇景輒留,故能傳寫物態,蔚有生意”,所以他筆下的汀花野竹、蔬菜藥苗、水鳥淵魚等都能“意出古人之外”。北宋趙昌的花鳥畫主要得之寫生,他自號“寫生趙昌”,形神兼備是他繪畫的主要特點,范鎮《東齋記事》中提到趙昌畫花:“每晨朝露下時,繞欄檻諦玩,手中調彩色寫之?!狈泊朔N種,即可見寫生于中國畫創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歷代畫者對于寫生的重視程度。

陳昭-綠玉藤-紙本設色-240x200cm-2022

陳昭-秋海棠-紙本設色-69x34cm-2022
“寫生”二字,最精妙在這個“生”字?!吧闭?,“生氣”、氣韻也。是將外在事物的形態轉化為內心感受,進而通過毛筆訴諸紙端的過程。古人歷來追求“師造化”,反對泥古不化之作,在自己原有的萌養、學識、技法之外,將“氣韻生動”奉為繪畫作品的最高品評準則,所以,歷代繪畫都是在良好的繼承中創新、發展的。石濤和尚有“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之語,講的就是人與山川在精神上的交流,最后跡化在絹素上的就不僅僅是毛筆的痕跡了,乃是心靈的感受和內在的修養。張璪所說的“外師造化”最終也還是要落實到“中得心源”上來,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中國畫的寫生絕不等同于照搬物象,而其一貫的精神內涵乃是“以形寫神”和“借物言志”,通過描繪物象,來表現物象的精神面貌,進而傳達畫者自身的情感。正如惲壽平曾說:“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保ā懂T香館集》卷十一)無論所畫題材幾何,畫者都是要通過繪畫來表達自我,一幅作品,便能傳達出畫者于作畫當時的各方狀態,對眼前景物的描繪,既能表現所繪物象的形態特征,又能全面傳達出畫者對筆墨技巧、經營位置等各種繪畫語言的把控程度,更能表達畫者當時的情緒、感受。

陳昭-沒骨黃花圖-紙本設色-130x34cm-2022

陳昭-秋菊佳色圖-紙本墨筆-76x46cm-2022
元人黃公望在《寫山水決》里記道:“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生之意?!鄙剿畬懮臓顟B大抵如此,四處游歷、感受,當見到可入畫的景致時,心中不免澎湃,且有不吐不快之感,于是鋪氈理紙研磨,在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中抒發出此時的激動?;ɑ茴}材寫生創作時亦是如此,一簇植物或是置于案頭,或是于路邊偶見,畫者在面對它的時候,必然先是內心有所感受,贊嘆它的生長形態之美,抑或是如詩圣杜子美詩中所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般聯想到自身際遇以致頗多感懷,諸種情緒一時從心中涌出,意欲將其表達出來。如漢代著述《毛詩序》言:“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如此,畫亦然。理紙磨墨后,人已凝神靜氣,一邊參照眼前物象的姿態、生長結構,一邊在腦海中大致布局一幅構圖,構想也無需處處精到,就著心中所感將筆落于紙上,隨著著筆之處愈多,畫面構成中的濃淡、枯潤、虛實、疏密等對比因素也隨之于生發中變化。
繪畫即是寫心,觀歷代經典繪畫作品尤為有此領受,它們之所以被世代奉為經典,不單是由于畫面中的物象描繪精準、筆法墨法妙逸超群、賦色搭配和諧有度、畫面構成別出心裁,更為重要的則是情感的抒發,這才是那些名作們最為打動人心的地方。正如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中云:“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筆”,一幅傾注了作者情感的作品,加上相應的繪畫技巧,畫面中的氣韻即隨之產生了。

陳昭-百葉繁茂-紙本水墨-281.5x192cm-2021

陳昭-金針花-紙本設色-36x45.5cm-2021

陳昭-沒骨寫生-紙本設色-132cmx71cm

陳昭-硯海圖-紙本墨筆-2021

陳昭-洗石山房清賞圖-紙本設色-2020

陳昭-一枝花滿室香-紙本墨筆-2020

陳昭-云南花卉四條屏-紙本設色-200x33cmx4-2019

陳昭-西番蓮寫生-紙本設色-245x125cm-2019

陳昭-禪石-紙本水墨-2019

陳昭-槿艷繁花滿枝紅-紙本設色-130x67cm-2018

陳昭-朱瑾花開-紙本水墨-45x75cm-2018

陳昭-使君子-紙本設色-248x125cm-2019

▲ 點擊上圖訂購
陳昭-墨筆繡球-紙本墨筆-35x36cm-2022

▲ 點擊上圖訂購
陳昭-醉桃源芙蓉詩意-紙本墨筆-34x71厘米-2022

▲ 點擊上圖訂購
陳昭-水仙圖-紙本設色-55x45cm-2018

陳昭-雨打芭蕉-紙本墨筆-248x125cm-2022

陳昭-百合蘭草-紙本設色-2022

陳昭-蜀葵花開-紙本設色-2022

陳昭-金秋來喜-紙本設色-69x69cm-2022
藝丨術丨家

陳昭,美術學博士,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花鳥專業教師,九三學社社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2005年至2009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花鳥工作室,獲文學學士學位;2010年至2013年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花鳥工作室,獲文學碩士學位,導師于光華教授;2017年至2020年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美術學博士學位,導師張立辰先生。
-- END --
出品丨私享時代
學術主持丨劉大石
主編丨王成業 編輯丨劉慧
圖書策劃丨媒體傳播丨展覽策劃丨書畫經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