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2“理想之城”報告發布,上海海外人才吸引力突出
紐約、波士頓、舊金山(含圣何塞)、北京、東京、巴黎、上?!?0座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人才集聚形態如何,發展態勢是否有所變化?
對此,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開展了《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平科學家分析報告》調研,對20座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近年來涌現的高水平科學家及其學術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關聯研究。
本期報告是《理想之城》系列研究報告的第六期,以覆蓋近10年時間,總計超過70萬條翔實的第一手科技統計數據為依據,注目高水平科學家與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之間緊密的共生發展關系,俯瞰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高水平科學家的涌現與遷移大趨勢,前瞻全球創新城市網絡中正在崛起的人才高地景象。

全球主要城市科學家分布集聚“等高線”。圖中橙色圓圈面積顯示了城市2021年集聚的高水平科學家總人數(比例),紅色圓圈面積顯示了城市擁有的2012-2021年全球成果貢獻排名前2000科學家人數(比例)。 來源 上海市科委
上海名列全球高水平科學家集聚最多的城市前五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期刊論文作者數據庫可以有效反映高水平科學家在全球城市中的分布態勢。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21年北京、上海、紐約、倫敦、波士頓高水平科學家人數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前五位,香港、深圳分別排在10、14位。北京、上海近年來已經初步形成了高水平科學家集聚的全球高地。

2012-2021年全球主要城市高水平科學家人數變化趨勢

全球各區域主要城市2012-2021年高水平科學家人數變化趨勢。
2012-2021年全球20座城市中以論文影響因子總和計量的學術貢獻Top 2000頂尖科學家人數,北京、波士頓、紐約、倫敦、莫斯科排名前五,上海、香港和深圳頂尖科學家人數分別排名13、14和17位。進一步加強頂尖科學家的集聚培育是未來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中的重要任務。
近10年高水平科學家遷移匯聚趨勢向上海轉移
報告對分布在全球20座城市中的高水平科學家2012-2021年逐年度統計分析結果顯示, 10年間,高水平科學家人數增加最多的前五名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倫敦、紐約和深圳。

全球主要城市之間2012-2021年高水平科學家流動?;鶊D。
2021年北上港深高水平科學家總計人數達到2012年的約3.5倍。上海2021年比2012年高水平科學家增加了8000多人,總人數超過2012年的3.8倍,近年來更顯示出了人才進一步加速匯聚的良好趨勢。
成為全球最主要的人才流動樞紐城市
對2012-2021年全球20座主要城市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作者地址信息進行的追蹤分析結果顯示,2012-2021年全球20座城市中,北京、上海、紐約、深圳、波士頓居于最主要的人才流入城市前五位。其中北京高水平科學家流入人數超過3000人,上海也接近2500人。北京、上海高水平科學家集聚總量、流入和流出數量均居全球20城市前列,體現了顯著的人才樞紐效應。

全球主要城市2012-2021年智力引進量(學術論文影響因子計量)。
與中國城市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引進高水平科學家的來源顯得更加多元和平均,體現了這些城市對于全球人才的普遍吸引力和開放包容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世界級高水平人才高地城市的重要特征。與發達國家中心城市相比,中國城市在全球人才來源的多元性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名列全球城市科學家高水平成果產出前五
根據2018-2020年“自然指數”收錄的全球20城市科學家高水平論文綜合統計分析結果,全球20城市科研成果產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紐約、波士頓、舊金山、上海。香港、深圳分別排名20城市的第13和15位

全球主要城市科學家2018-2020年在“自然指數”期刊發表論文總數。
全球成果產出前10名城市中包含4座東亞城市(北京、上海、東京、首爾),4座美國城市(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和兩座西歐城市(巴黎、倫敦),明顯呈現了全球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的東亞-北美-西歐地域大三角態勢。
北京、上海學科發展均衡性取得顯著進步
在《2019“理想之城”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城市分析報告》基于截至2017年統計數據的研究中,北京僅有化學、物理和工程技術3個領域,上海僅有化學、物理2個領域在本市成果產出占比中超過10%。

上海2018-2020年間各領域科研成果產出占比。

北京2018-2020年間各領域科研成果產出占比。
而本年度報告的2018-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成果占比超過10%的領域已達到5個,上海也有4個,體現出近年來北京、上海在學科發展均衡性上有了顯著的改善。
上海高水平科學家已形成良好發展態勢
隨著上海人才樞紐地位凸顯,海外人才吸引力突出。自2012年到2021年,上海高水平科學家人數從2940人增加到11215人,增幅281.46%。上??茖W家年度發表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總影響因子增幅達到449.52%。

上海2012-2021年與國際主要城市人才交流情況。
從高水平科學家國際流動態勢看,2012-2021年上海從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引進的人才數量普遍多于流出的人才數量,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其優良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環境對全球人才產生的強烈吸引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