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來圣賢皆寂寞”可以是“皆死盡”,李白詩作為何版本多
視頻中,這位淄博市周村區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史大喜長吟短嘆,表情投入,姿態撩人,夸張而不失動人。網友神評論道:有了這樣的語文老師,上課再也不走神了!而史大喜老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朗誦詩歌之前一定要“觸摸到詩人的靈魂”。
哪個才是李白的靈魂本尊?
但是要觸摸到李白的靈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李白詩歌,實際上存在著多個版本。
以《將進酒》來說,日前網友“太常寺協律郎”在網上po出敦煌殘卷上的《將進酒》,和如今流傳的《將進酒》就有很大不同。

在敦煌殘卷伯二五六七中,《將進酒》題為《惜罇空》。“高堂明鏡”寫為“床頭明鏡”。“朝如青絲暮成雪”中的“青絲”寫作“青云”。大家耳熟能詳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天生吾徒有俊才”。 “請君為我傾耳聽”中沒有“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則是“鐘鼓玉帛豈足貴”。而最讓人咋舌的是“古來圣賢皆寂寞”則寫的是“古來圣賢皆死盡”,可以說很放飛自我了。
如果說只是辭藻的差異倒也無妨,但是有些差異是意思、意蘊的差別。題目“將進酒”是“來來來再干一杯”的豪邁,“惜罇空”則是惋惜酒杯已空的惆悵。“請君為我傾耳聽”意思是“請你們聽我要唱歌”,而“請君為我傾”是“我要唱歌了,沒功夫,你們給我倒酒”;而“古來圣賢”到底是“皆寂寞”還是“皆死盡”,意思上固然截然不同,氣勢上也不可以同日而語。難怪網友驚呼,敦煌本“很李白”,“非常貼合喝大了、啥也不在乎的狀態”,“以后就背這一版了!”
那么問題來了,差異巨大的兩個版本《將進酒》哪個更接近原版?這里面的差異是傳抄錯誤,還是后人有意改動,抑或是李白自己改的?以后史老師朗誦用哪個才能觸摸到李白的靈魂?

宋人不懂唐人的瀟灑?
“‘床頭明鏡’較‘高堂’日常。殘卷本無‘將進酒,杯莫停’,宋本才加入,但與原題不符,酒喝完了,又豈能‘杯莫停’?‘請君為我傾’后‘耳聽’也是宋本所加。‘古來圣賢皆死盡’,大概是嫌原文粗鄙,宋本改為寂寞。” 網友“太常寺協律郎”分析認為,這一切都是宋人搞得鬼。而順著這個思路,更有網友感慨,“宋人到底沒有唐人瀟灑。”
盡管大部分網友覺得敦煌本更貼近李白的風格,愿意相信是為“原本”,但也有人指出“敦煌本的價值不可能跟宋本比,鄉間抄本而已,不必太當回事”。還有人分析,敦煌殘卷雖然早于宋代的《文苑英華》以及清代的《全唐詩》,但并不能完全證明其所載《將進酒》為原版。因為宋代編纂詩集的文人也有可能是根據更早之前的底本進行修訂而來。

陳尚君:傾向于是李白自己改的
各版本中李白詩歌的異文情況早被學者注意,從羅振玉在敦煌搜集《鳴沙石室佚書》里獲得二十葉殘卷《唐人選唐詩》開始,到現在學界對此問題已經有了不小的積累。
學者普遍研究認為,李白詩歌在其生產就已經廣為流傳,其詩歌異文,尤其是《唐人選唐詩》中的,有很多是在傳唱、傳抄中產生的。以《河岳英靈集》中所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為例,該詩與宋蜀本對校,共得異文九處,基本上都可以歸于傳抄所致,如“錦袍/ 錦抱”、“北京/ 北涼”、“長跽/ 長跪”顯然是形近造成的,“四海/ 海內”、“與君一遇/ 就中與君”、“西歸/ 歸家”、“歡樂/ 行樂”的差異則屬意近。這種傳抄上的異文大多比較容易辨析。
但是敦煌本與包括宋本在內的存世本之間的差異,則差異性和復雜性更大,唐代文學研究權威、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認為,幾乎可以肯定不是傳抄原因造成的。
包括《惜罇空》(《將進酒》)在內的敦煌殘卷伯二五六七所存李白詩歌,陳尚君傾向認為是李白的初稿,其后自己反復修改而為傳世定稿。
陳尚君給出的重要證據是諸詩詩題提供了一些有關各詩寫作時不為人知的細節。如李白《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在各種存世版本中,如《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文苑英華》《書史》《萬首唐人絕句》《全唐詩》以及宋蜀刻本、咸淳本所錄的詩題都是相同的。
但問題是,天寶三年初,賀知章辭官歸鄉,玄宗親作詩為送,并詔百官餞送于長樂坡,此時的李白已經賜金還山,并沒有參與此會,這個詩題就有問題了。而敦煌本的題目則是《陰盤驛送賀監歸越》,陰盤驛其地在長安、洛陽之間,是李白與賀在中道相遇的記載,這個歷史信息其他書里都沒有記載,陳尚君認為,必有所本。
類似的差異超過四十例,所以陳尚君認為,可以肯定不會是傳寫者的抄脫,而是作者修改的結果。“如果伯二五六七所錄李白詩為其初期詩歌文本的判斷不錯的話,則可以認定他在詩歌定稿中,于原作有增有刪,增寫一二句或四五句的比例應稍高于刪去詩句的比例。”
李白被公認為是天才的詩人,詩思縱橫,才思敏捷,言出意表,想牽世外,清人黃周星甚至有太白寫詩用胸口一噴即成的夸張稱許。但是在陳尚君看來,其天才縱逸的另一面,則是極度勤奮地學習與修改。“其于自存詩稿反復修改,本屬情理中事。”
(本文參考陳尚君《李白詩歌文本多歧狀態之分析》、方本文《唐人選唐詩中李白詩歌異文芻議》、鈴木修次《李白詩歌的傳承及版本輪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