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2小時》“寵物醫院”熱播,制片人郭靜:生活本身有力量
“這期的主題,就是城市里面的人與寵物之間、人和動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是我們做這期節目的出發點。 ”
近日,上海紀實頻道《72小時》最新一期寵物醫院的故事引起網友熱議,片段視頻不僅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截至1月19日,播放量已超過3000萬次。就這期節目的主題,上海紀實頻道《72小時》欄目制片人郭靜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想要“避人耳目”的阿姨
《72小時》欄目是紀實頻道2017年推出的一檔紀實類節目,每期時長26分鐘,每周一期。以72小時為拍攝周期,每一集擇取一個公共空間,采訪在此出現的不同人群,詢問他們此時此刻出現在此地的原因,并邀請他們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
自2017年11月1日,開播以來,至今已經播出至第11期,拍攝涉及上海復興公園、富民面館等。欄目主編劉躍告訴記者,這樣的寵物醫院的選題,他從節目開播之后一直想拍,在前面幾期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就陸陸續續在聯系可供拍攝的寵物醫院,最后選擇的這家醫院位于市中心,也是節目組聯系過的醫院里面,唯一有24小時有寵物醫生值班的醫院。節目組就是在這家醫院遇到了那位帶著寵物狗來安樂死的阿姨。
郭靜回憶了當天晚上的情形,那天是深夜3點鐘。那位阿姨選這個時間其實就想避人耳目。因為她覺得非常內疚,但是她家里面的壓力確實很大。

當時,阿姨一進去就看到劉躍的攝制組。她就說:“唉呀,我本來就想著這個時間來,沒人知道我來做這個事情,沒想到有你們在?!弊詈?,這個阿姨還是接受了拍攝,這樣才有了節目中,她的寵物狗做安樂死全過程。
只是即便如此,觀眾還是會看到阿姨在盡量避免用“安樂死”這樣的字眼。那位阿姨最后一直在向小狗道歉,她對小狗講:“下次不要投胎做狗了,做人好了?!?/p>
艱難的取舍
這樣一期26分鐘的節目,72小時的拍攝期間,前前后后要拍出40到50個人,最終呈現在節目當中的只有10個人左右。
郭靜告訴記者,因為節目時長實在有限,有的時候導演不得不仍痛割愛。“我們節目只有26分鐘,每一集里面只有四五個比較長的故事,導演都很難取舍。后期剪輯的時候,通常粗剪版本都會比正片要長。”
在寵物醫院這一集后期剪輯的時候,劉躍就遇到過這么一個故事。一個外地打工的小女孩,國慶假期在路邊撿到一只很小很小的流浪貓。小女孩就把小貓帶回在上海的住處養了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小女孩也不知道怎么養貓,就上網去查了很多很多資料。她也向朋友請教如何養貓。她上班的時候放心不下小貓,就偷偷把它帶到公司。這樣她的同事也一起開始養這只小貓。就這樣前前后后養了一年多。
后來,這個女孩做出自己的人生抉擇——她決定離開上海,回老家工作。只不過,由于帶動物上飛機,手續非常繁瑣,就希望能夠將這只小貓送給別人來養。
那天這個女孩去寵物醫院送貓,才遇到了劉躍和《72小時》的攝制組。
劉躍說:“她其實已經聯系好了那個養這只小貓的人。但是她就是覺得接受不了別人來養這只小貓的這個事實。最后,她費了很多心思,才最終將這小貓帶回了老家?!?/p>
“這也是人和動物之間相互的關系,一方面是人對于動物就是那種情感——一個素不相識的小貓咪,她可以投入這么多精力;另外一方面貓咪對于她來說也是一種陪伴?!?/p>
對于節目故事當中的取舍,劉躍表示,這中間主要有三個考慮。第一就是故事本身講述的表現力——這個故事就更容易打動人,更容易出其不意;第二就是采訪對象本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個就是其實是主題,比如這一期的主線故事也是一個救助流浪貓的勇敢的小姑娘,她的故事可能就貫穿這個三天。而前面講到的那個女孩子的故事,出于結構的考慮,沒辦法才從節目中拿掉了。

劉躍說:“我的想法就是,先告訴大家,這個城市里面有很多人他們都很愛動物,然后再告訴大家,為什么他們這么喜歡動物。最后一個內容,就是究竟動物對于這些人來講它意味著什么。最終想要表達的是,其實人和動物之間的這種情感是非常感人,相互之間是一種激勵。每一個環節里邊那就對應了這樣的思路去選故事?!?/p>
“真實是生活的力量”
“采訪的時候,采訪對象聊得很真誠,他們講述了他們的故事,我們認為也都是真實的,紀錄片真實的力量就在這里——平凡的人講述的日?,嵤隆罱K這些日常里,能夠體現出生活本身的力量?!敝破斯o這樣來描述節目制作當中的感受。
記者問郭靜,在這樣一個“做爆款、求爆點”的傳播環境下,做這樣的“慢”內容會不會覺得擔憂,會不會有些壓力。郭靜表示,這個她并不擔心,因為觀眾內心都是有一個評判標準在的。
“不光是這樣的紀錄片,就是傳統的長期跟蹤拍攝的紀錄片來說,其實還是有很多觀眾會想要看,因為其實大家對于社會、對于其他人的生活都是有好奇心,也是很關心的。”
她認為,愿意思考的人會沉下心來看其他人的故事,看其他人的生活,然后反思自己的生活。這些人也可以透過這些,來看到社會發展和問題。
“這個欄目開播之前,我們在思南公館做過一次試映,當時來了很多觀眾。這也是出乎我們意料的。當時我們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觀眾有好奇心,讓他們想要來看我們的節目。”
郭靜覺得,最吸引大家的原因,是這些往往就是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甚至是我們的親朋好友或者我們自己,所以大家很容易引起共鳴,這些紀錄可能會成為城市歷史的一部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