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寢食無憂|飲酒可否助眠

在研究中,我們觀察到了一個清楚的劑量反應關系,即每多喝一點酒,睡眠質量就會下降一些。而各種不同酒中,白酒危害更大。 視覺中國 圖
酒無疑是人類最古老的藥物。比如,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字典《說文解字》里面對于“醫”的解釋就是:“治病工也,……,得酒而使,從酉”。酉,形似古代酒瓶,或代為酒。而酒最早的臨床應用是鎮靜與催眠。一直到現在,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酒還屢屢被用來催眠。
2016年,我們基于兩個哈佛大型隊列的5.5萬人進行研究,發現和不喝酒的人相比,每日攝入酒精30g者(約2兩多高度酒),未來患不寧腿綜合征的可能性下降25%(Batool-Anwar A, et al, JCSM, 2016)。不寧腿綜合征是西方一種常見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晚上睡覺時腿部皮膚有難以言狀的感覺,如針扎,如螞蟻咬,此病西方人多發,約5%的成人患病,但在亞洲人中極為罕見。不寧腿綜合征和多巴胺不足有關,這可能是飲酒降低其風險的背后機理。
但是有不少臨床研究發現,飲酒雖然能夠助人快速入睡,但是受試者往往會出現早醒、打鼾的癥狀。另外一個非常顯著的現象是多夢。但這些研究納入人數非常少,往往數十人乃至區區數人,而且沒有對酒精量和睡眠的劑量反應關系進行研究,因此無法知道到底喝多少酒才會影響睡眠,是否不良反應僅出現在飲酒過量。
我們于是進行了第一個大型人群研究(專業上一般稱為“流行病學調查”),對飲酒和睡眠進行了系列探討。這次,我們使用的是中國的開灤研究。在2012年,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我們對開灤研究中的13000人的睡眠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飲酒后頻繁出現“多夢”現象,而且夢境往往瑰麗吊詭。比如,宋代詞人晏幾道就曾寫到酒后多夢的情形: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我們于是首先從這個問題入手,并于2018年發表了一篇關于飲酒和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BD)的研究報告(Ma C, et al, ACTN, 2018)。這里首先介紹一下快速動眼期。睡眠主要由慢速動眼期和快速動眼期構成。成人大概每晚會有1個半小時的快速動眼期,此時我們會有一些奇幻夢境,情節生動,想象豐富。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發展了一套保護機制,此階段肌肉張力喪失,故不會隨著夢境手舞足蹈,避免出現摔下床或擊傷睡伴等不必要傷害。否則就可以被初步診斷為RBD。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與不飲酒的人相比,即使是少量飲酒,也會顯著增加RBD的風險。可能原因是飲酒會影響快速動眼期的結構,使之變得不規則。
飲酒還會使我們的上呼吸道緊張并變窄,也能影響神經遞質的分泌,從而影響睡眠節律。我們因此進而對開灤研究的睡眠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看飲酒是否會影響綜合睡眠質量(基于失眠、白天嗜睡、睡眠時長和呼吸暫停癥等多個問卷數據;Zheng D, et al, JAND, 2020)。我們觀察到了一個清楚的劑量反應關系,即每多喝一點酒,睡眠質量就會下降一些。而各種不同酒中,白酒危害更大。
把這些研究放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出,以飲酒來助眠,可能不妥。但由于這一系列研究是世界上最早關于這一問題的大型流行病學調查,故還需要進一步證據來支持。因此,目前我們對于飲酒是否影響睡眠這個問題,尚無法言之鑿鑿。
(作者高翔,系復旦大學公衛學院教授,研究營養、睡眠和腦健康。“寢食無憂”是高翔教授在澎湃科技開設的獨家專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